新闻采访长辈
1、采访父母时该问哪些问题
1、你在什么瞬间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像父母?
我刚结婚的时候,北京的秋末冬初还在卖冬储大白菜。在黄昏的寒风中,我在菜店门口排队,买了二百斤大白菜。用答凯判自行清改车后座几颗几颗地驮着,往住的小平房窗前运送。
驮着第一自行车白菜,骑到半路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怎么这么像我妈妈做的事啊!好像走在我妈妈曾经走过的路上。
我不觉得我哪里像我妈孙亩妈,可是这时候我真切感到,我会去做妈妈做过的许多事。
2、生孩子要么早生,要不不生,这句话有道理么?
这话有道理,严重同意前半句,但是如果早没生,那也只能是晚生啦!25岁和35岁,体力精力,那差异不是一般的大!能给孩子的先天优势也不一样。以前人们孩子多,最小的孩子往往是父母年龄大的时候有的,人们常说老小身体弱。
有了自己的孩子,都想多陪孩子些年月,多陪10年,年轻父母、年老父母大不同。
2、求一篇采访长辈的作文。1000字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记者这个职业,因为当记者能采访许多名人,从这些名人成功的背后汲取经验、知识,在发生大事情的时候,记者总能第一个知道……在国庆放假期间,老师让我们采访自己亲戚里最受尊敬的人,我的记者梦终于实现了! 爷爷是我的采访对象,因为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是最受尊敬的人。我的爷爷是位教师,他教了30多年的书,桃李满天下,有的读了名牌大学、有的读了研究生、有的刚毕业就走上了领导之路、有的……他们时常打电话问候爷爷,时常节假日看望爷爷。从奶奶那里,我了解到了爷爷为什么那么受尊重。 爷爷教中学时经常被评为优秀教师。他常常接受重担,教毕业班,最难教的、最调皮捣蛋的总是留给他,而爷爷总能在第一时间把班里的同学凝聚在一起,到毕业时,爷爷教的这个班是全年级纪律最好的,升学率最高的,许多家长就是相信爷爷,点名要爷爷教,可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爷爷进行采访。 我:爷爷,你读书那时候很少有人读大学,你为什么要选择广西师范? 爷爷:1.那时候家里穷,读师范不要钱,包吃、包住、包穿,回家有路费。2.当老师很光荣,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是很崇高的事业。 我:为什么毕了业回到家乡教书? 爷爷:家乡的文化很落后,要想改变这里的穷面貌,必须提高文化水平。 我:爷爷,您最好的学生有多少岁了? 爷爷:大概有30、40岁了吧,他们有的当县长,有的当法院院长,还 有的当科学家。 我:您的学生看望您的时候,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爷爷:我心情很高兴,很自豪! 我:那教师节的时候,您收到最多的是什么? 爷爷:以前是明信片,现在是电话。有一个学生在教师节的那天从广东打来了电话。 我:听奶奶说您能教好别人不能教好的班,这是您用了什么方法呢? 爷爷:教好一个班,首先要有爱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爱他们,诚诚恳恳地教他们,耐耐心心地辅导他们。 我:奶奶还说,晚自习您也要去看。 爷爷:是呀,晚自习总是要下班以后看他们,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我:对贫穷的学生您是怎样帮助呢? 爷爷:学生家里经济困难,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比如说:有一个学生他的妈妈得了病,没有钱上学,我就自己拿钱帮他交学费,还动员班上的学生资助他,使这个学生度过难关。 我:那您教了几届毕业班? 爷爷:13届毕业班啦! 我:您当了一辈子清贫的教师,觉得值吗? 爷爷:值!无怨无悔! 这次的采访虽然结束了,但它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爷爷将成为我学习的目标,超越爷爷,又成了我的理想。3、跪求采访老人的新闻稿
白叟安度晚年的乐土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人群的增长以及养老不雅念的转变,平易近办老年公寓逐渐走进“养老”的前台。日前,记者采访了位于大砂坪的花园式的纯平易近办老年公寓———兰州康乐老年公寓,其实施的专门医疗系统、文娱系统、住宿系统、教育系统、驴友度假系统,是真正关怀老年人、补充家子养老弊真个一种良好方式。
三面绿树环抱,清核春弯晨鸟语花香。陪同着柔以及的古典音乐,院中央的不雅赏鱼怡然自得地周游,白叟们三两成群地或散步,或看书,或打麻雀(麻将),腿脚不便的白叟则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洗澡以及健身器材的磨砺,这就是康乐老年公寓中白叟的生活写真。据该公寓卖力人之一的曹主任介绍,这搭居住的70多位白叟,60岁到90岁不等,身体状态各别,不能自理的白叟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照看。兰州康乐总部在兰州,同时在海南省海口市设立分院,秋冬季节以及春季组织老年人到那儿驴友、疗养。
据相识,兰州康乐老年公寓总院以及兰州分院(省警察职业学院斜对于面)旅社式公寓已为白叟们提供了300多个床位,单人间、双人间、三改闷人间不同,有3个专业医务室,医务人员可为入寓白叟提供医疗、保健、恢复健康、心理治疗服务,做到小病不恢复健康出院,大病不误诊。公寓一日肉、奶、蛋、果三餐自助营养餐,为白叟提供各取所需的可口、富含营养、易消化的保健食物。公寓每一天24钟头供应热水,无论春夏秋冬,要连结18摄氏度以上的室温,保森衡证入寓白叟住得以及缓。还有阅览室、棋牌室等各类文化文娱设施。可以说,康乐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团体养老的快乐家园。
本报见习记者李艳梅
4、采访老人该问什么问题
独居老人-问题
1.你的家人都在哪里?
2.你的家庭生活以前幸福吗?
3.他们为什么留下你让你独居?
4.希望社会给予你们的资助
5.年轻时候的工作?
6.希望多点人谈心?
7.生活的快毁洞数乐吗?
8.喜欢简单的生活还是奢华的生活?颤野
9.平时怎么打发时间?
10.儿女经常来看你们吗?
11.什么时候开始独居?
12.习惯独居了吗?
13.有没有想要的礼物或者帮助?
14.需要心理支持吗?
15.政府补助资金的希望?
16.有没有散步或这和人交谈的习惯?
17.有没有人关心你们?
18.对于现在社会独居老人增多的迹象有什么看法?
19.每天看新闻吗?
20.有足够的资金生活吗?
21.有人来探访你们吗?
22.对生活抱有希望吗?
23.认为儿女以后会把你们接到他们那里去吗?
最近学校正好要带我们去探访,正好在写,告诉你好了纤首。希望LZ给好评。
5、写好自己当小记者采访长辈童年生活的发言稿?
长辈、父母的童年生活:太奶奶告诉我她们那个年代是封建时代,日子过的很辛苦,因为那时候太奶受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从来没进过学堂租仿,所以直到现在还不认识字,太奶刚说完,奶奶就接着说她们小时候虽然比太奶奶好一些,过生日和过年还能吃上有两回肉。但是饱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痛苦,吃不饱饭,衣服常常打着补丁,为了保护好唯一的一双鞋,奶奶总是光着脚去上学。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可以上学,但学校离家比较远,交通又不发达,他们每天很早起床去上学。为了省钱,他们每天省吃俭用,买少量的学习用品,每天还要帮大人干家务活。 长辈、父母的童年生活:太奶奶告诉我她们那个年代是封建时代,日子过的很辛苦,因为那时候太奶受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从来没进过学堂,所以直到现在还不认识字,太奶刚说完,奶奶就接着说她们小时候虽然比太奶奶好一些,过生日和过年还能吃上有两回肉。但是饱受战乱和闹侍自然灾害的痛苦,吃不饱饭,衣服常常打着补丁,为了保护好唯一的一双鞋,奶奶总是光着脚去上学。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可以上学,但学校离家比较远,交通又不发达,他们每天很早起液型吵床去上学。为了省钱,他们每天省吃俭用,买少量的学习用品,每天还要帮大人干家务活。
6、采访稿了解长辈们是怎样过年的
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围在桌边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于是,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问了一下爸爸妈妈小时候是怎样过春节的。
我问:“爸爸妈妈,你们小时候是怎样过春节的?”
妈妈一听我问这个,一下子来了兴趣,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我们小时候过春节,除了贴春联,倒福,大扫除等传统习俗之外,还要自己用糯米包汤圆,用石灰水刷墙,把客厅铺满松针呢!”
“噢,那你在过春节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我问道。
“当然是铺松针喽!我们在那时要上山采松针,要是运气好,还能捡松果呢!捡完松针之后,我们就要等到大年夜再铺上松针,然后要到初四才能把松针扫掉。那三天里,松针的香气让我们觉得非常舒服,以至于我们甚至不想扫松针呢!”
爸爸看到妈妈说完了,于是也急不可耐地讲了起来。“我小时候过年要比你们讲究多了,不仅要贴春联,倒福,大扫除,还要祭祖,送灶,迎财神呢!那时我们过年,还要在小孩的枕头下放糖,小孩起来之后把糖吃了就不会乱说话了。”讲罢,便笑了起来。
“爸爸,那你现在改掉不会乱说话的毛病了吗?”我故意问道。
爸爸听后,不知如何是好,就故意傻笑。又严肃起来:“下一个话题!别问这个,真是的。”
“那你小时候过春节时最难忘的事是什么?”我问道。
“当然是吃年夜饭喽!那时候穷,平时早午晚饭几乎都是清粥加咸菜。只有在吃年夜饭时才能吃上鱼肉。于是在那时,我们兄弟一等到年夜饭时就光吃肉,不吃菜了。”说罢,爸爸忆苦思甜地笑了笑。
“那你们有压岁钱吗?”我又问道。
妈妈笑笑着点点头,拍拍我的肩膀说:“有呀,不过我们以前没那没多钱,爷爷奶奶就给我们一个大红包。”
我听了,心想:天啊!大红包!里面是不是有几百几千元啊?哇塞!我口水都要下来了。
妈妈好象猜中了我的心思,故意的咳嗽了几声,说:“李娟,别乱想。我们小时候,不像你们那么幸福。一到新年,就给你们几百几百的。你妈我的压岁钱顶多就是一两块。”爸爸也插过来说:“Me too。”(我也是)
“ 哦,行了,访谈结束。”我丧气的对他们说。
7、老年记者接受青年记者采访有感
7月2日《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报社一行四位记者提前来郑专访。回去后经济新闻采访部副主任丰舒潍先期发了个朋友圈,我知道对她对我的溢美之词是由衷言表,但我也清楚,没有好的工作环境,你再有抱负又能怎的?
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说过,一个好记者的产生也要有三要素:新闻土壤、领导识珠、敢于放手。
我真是幸运,在柴国庆执掌报社的十几年里,很多重大题材和新闻人物我可自由采写,直接上编前会。像为民请命的女人大代表姚秀荣、普通教师徐国立等平民人物典型都是我自由采写的,他们不仅登上头版头条,而且有的甚至引起全国的关注。
我对其他一些事情可以将就,但对稿子绝对较真。重要稿子我要直接交给总编室主任处理。三任总编室主任张国柱(退休老干部)、王爱军(现任社长)、李弘(现任总编辑)对我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
我退二线后总希望写篇告别新闻的收官之作。时任副总编王爱军给我提供了谢延信的线索,我首写的这个普通矿工典型2007年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的这篇文章被评为焦作市、河南省、中国城市党报三个一等奖,我的收官之作也成了我新闻事业的巅峰之作。我退二战后,刚刚到焦作晚报主持工作的副总编李弘就在该报给我开辟了专栏,这个以我名字开设的《少勇随笔》是《焦作日报》历史上的第一个个人专栏,我经营了两年,也圆了我一个年少时的作家梦。
天时、地利、人和。《焦作日报》这个平台成就了我。一个地市报的记者晋级正高职称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啊,可是我做到了,我以达到高级记者一倍的硬件让省高评委桐穗无可挑剔,1999年我晋升高级记者,至今18年了,我盼望焦作日报后继有人。
给我写微信的《焦作日报》经济采访部副主任叫丰舒潍,是我看着她成长起来的,在焦作日局此卜报经我手招进或者建议提拔的记者至少有十余人了吧,时任总编辑柴国庆对我的提议几乎从没拒绝,这是何等的知人善任?因为他知道我惜人才,没私心。如今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报社的中流砥柱,今年春节后,报社新老领导来看我,王爱军对我培养的、现在的报社骨干如数家珍,我深感欣慰。
附丰主任的微信朋友圈文:
昨日有幸赴思念果岭拜访老领导,一位我们早已视为亲人的长辈。大家趁机毫无压力地吃吃喝喝,玩玩转转,表示以后工作若都这样就好啦[偷笑]
老领导是我们的偶像。他对记者这个职业太喜欢了,怎么说呢,用无比热爱、把报道视作生命来说可能感觉官方些,但事实就是这样。他抓新闻一出手绝对快准稳,作品几乎都成了精品。离开工扒拦作岗位后,他多年被中央媒体约稿,一字一金,让我等晚辈望尘莫及。(他也教授我们很多写作东西,可总学不好,我因此也认定好记者是天生的[囧][傲慢]。)如今,老领导择景区洋房而居,又把这份热爱放到了生活中,认真回报因工作熬坏的身体。他坚持早中晚到户外散步,那些随手拍摄和分享的小景记录了他每日率性豁达的好心情。回到家里吧,室内布置十分讲究,就是特色、品质、有格调,从一个果盘、一盆绿植,你都能看出有多用心。都说人退休了老的快,可老领导愣是把日子过得这般潇潇洒洒、令人艳羡,越活越年轻了,这种智慧和心境实在够我们学习一辈子!为了向往的生活,为了不会特别后悔的人生,我们要加油,加油啦![奋斗][奋斗][奋斗]/p>
8、采访日记800字(先到先采纳) 采访长辈 最好是父母
周末,在校寄宿读初二的儿子回家,在小黑板上写出了学校布置的5项作业,“采访父母”是其中的第一项。列第一项并不意味着第一个做,周末两天,等他把其他作业做完,到了要走的周日下午才开始“采访父母”。
干了半辈子新闻,没想到今天要接受儿子的采访。儿子倒好,第一问题是问我怎么采访。呵呵,这好象是到了我饭碗里了。“采访前你要定一个主题,你想了解什么,要围绕一个题目来谈。”“哦,老师说了,要你谈谈自己的奋斗史。”奋斗史?在儿子去准备采访工具的间隙,我问自己,我奋斗过吗?
儿子摆开了阵势,又是本子又是笔,还准备录音。虽然面对的是儿子,要录音感觉还是不自然。我教导儿子说,你要用心采访,要多依赖笔衫橘罩头,把录音给关了。不能依赖录音,儿子居然要求我把每句话讲两遍,第一遍听,第二遍记录。“哈哈,这怎么行?你记要点啊,记关键词啊。”窗外秋风瑟瑟,才5分钟,儿子直或闹喊热,竟开始冒汗了,呵呵,没见过采访别人如此紧张的。
“奋斗,一个人要如何奋斗。”我偷偷地把话题扭了扭,“首先他要立志,要立志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益的人,将来不能危害社会,直白地说就是要一辈子做个好人。人要有理想,有梦想,从理论上讲,你将来可以做任何事,当科学家,当政治家,当将军,等等。有梦想,你才会有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行动,你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才会因此而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练就一身本事,也就是要成才。如何成才?人才人才,先成人再成才。成人和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成人,还谈什么成才?你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要健康地安全地长大成人,要锻炼强壮的身体,要珍惜生命,时刻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包括过马路这样的小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没有了。对生命决不能轻言放弃,特别是在和平年代。在非常时期,如战争如地震,需要你为国为他人献出生伍誉命又另当别论。”
“最近四川地震灾区有个官员自杀了,你怎么看?”儿子渐渐地平静下来,飞快地记录着并开始插话提问。“这个官员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妻子,工作压力又特别重,他经受的打击太大了,他顶不住选择了放弃生命,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所谓尊重就是不去谴责他,他有他放弃的自由,但是也不能赞扬他,更不能学习他。一个人一生当中会要遇到很多挫折,我们要善于调整自我,从挫折中走出来。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一要树立信心,二要动脑筋,用智慧去战胜它。”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创关东》就充满着生活的智慧,我以此为例启发着儿子。“你怎么和我们德育课老师讲得一样啊,他上课就是讲这些。”儿子嘟囔着。
“第二,关于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要有毅力,要自觉地主动地学。毛主席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有时刻意到南门口闹市边去读书。……考试要讲究技巧,在考场里一切要以拿分数为主,……”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儿子记满了两页纸。虽然我有意跑了点题,没有直接谈我的“奋斗史”,看样子他对采访很满意,因为足够他完成作业了,但愿他能明白一些道理,并付诸行动。
儿子的采访结束了,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还在思索着,我奋斗过吗?从学校毕业到单位,在单位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我们是在奋斗吗?我们为什么奋斗,为职称,为职务,为生活?我们该如何向孩子们传授人生经验?再过N年退休时,我们又如何总结自己的奋斗史,对自己一生做个怎样的交代?
春节来临,背井离乡游子,都纷纷赶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在我们民俗文化底蕴深处,可说是根深蒂固,流传甚广,仿佛是打在每个人身上难以磨灭烙印。这种团圆习俗在国内外中国人头都已扎下深根脉。
年夜饭(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预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重要。家庭是华人社会基石,一年一度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家人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劈劈啪啪"算盘声和抑扬顿挫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乐章。 说到除夕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孩子,一筹莫展,听邻家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时候。大年夜.丰盛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9、了解长辈历史采访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