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长辈请柬的称呼
1、喜帖怎么写称呼亲家?
结婚请帖,看似一张简单的卡片,但是要注意的细节却有很多,比如结婚请帖称呼怎么写?所以写结婚请帖是最能体现新人的文化涵养和礼仪素质的。
一、结婚请帖中对长辈的称呼
妈妈的兄弟——尊舅台
妈妈的姐夫——尊姨丈
老婆的父亲——尊岳父
老婆的妈妈——尊岳母
爸爸的姐夫/妹夫——尊姑丈
爸爸的表兄弟——尊表伯/尊表叔
妈妈的表兄弟——尊表母舅
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
二、结婚请帖中对兄弟辈的称呼
亲兄弟/堂兄弟——尊老兄/贤弟
表兄弟——尊表兄/尊表弟
姐妹的老公——尊姐丈/贤妹夫
表姐妹夫——尊表姐丈/贤表妹夫
堂姐妹夫——尊姐丈/贤妹夫
妻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姐妹夫——尊襟兄/贤襟弟
妻堂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表兄弟——尊表兄/贤表弟
三、结婚请帖中对子侄辈的称呼
本族侄——贤侄
亲姐妹之子——贤甥
堂姐妹之子——贤甥
表兄弟之子——贤表侄
表姐妹之子——贤表甥
妻兄弟之子——贤内侄
妻姐妹之子——贤姨侄
男家/亲家之子——贤舅台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拘小节,但结婚请帖的称呼还是应该规范郑重,不论是长辈、兄弟辈还是子侄辈,都要有礼有节,这样的婚礼请柬才算完美。
2、婚礼请柬中对长辈的称谓应该怎么写?
一、婚礼请柬中对长辈的称呼妈妈的兄弟——尊舅台
妈妈的姐夫——尊姨丈
老婆的父亲——尊岳父
老婆的妈妈——尊岳母
爸爸的姐夫/妹夫——尊姑丈
爸爸的表兄弟——尊表伯/尊表叔
妈妈的表兄弟——尊表母舅
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
二、婚礼请柬中对兄弟辈的称呼
亲兄弟/堂兄弟——尊老兄/贤弟
表兄弟——尊表兄/尊表弟
姐妹的老公——尊姐丈/贤妹夫
表姐妹夫——尊表姐丈/贤表妹夫
堂姐妹夫——尊姐丈/贤妹夫
妻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姐妹夫——尊襟兄/贤襟弟
妻堂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表兄弟——尊表兄/贤表弟
三、婚礼请柬中对子侄辈的称呼
本族侄——贤侄
亲姐妹之子——贤甥
堂姐妹之子——贤甥
表兄弟之子——贤表侄
表姐妹之子——贤表甥
妻兄弟之子——贤内侄
妻姐妹之子——贤姨侄
男家/亲家之子——贤舅台
婚礼筹备—婚礼请柬称呼注意事项:
1.帖文首行顶格书写被邀请者的姓名或被邀请单位的名称。有的请柬把被邀请者的姓名或单位名称放在末行,也要顶格书写。
2.要顶格写出被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如“某某先生”、“某某单位”等。称呼后加上冒号。
3.结婚请帖姓名用全称: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用逗号或顿号。
3、给长辈送请帖怎么称呼?
给长辈的请帖:
1、 适用已婚方式写。
2、 如果是姑姑或阿姨已婚记得信封上应以姑丈或姨丈的名字(只写姑姑名字很没礼貌)。
3、 姑伯叔姨等如果爸爸妈妈还在的话用姓名+“全家福”写之(因为他们算是父母的平辈算是父母邀请的)。
4、 如果父母不在时应以xx姑父大人、伯父大人、姨父大人、舅父大人+“钧启”写之。
4、婚礼请柬上面称呼怎么写
结婚请帖中对于长辈的称呼可以是在辈分后加上“大人”或者“尊”字加上辈分,比如尊姨丈、伯父大人、舅父大人等。
对于平辈兄弟姐妹可以称呼贤弟、尊表姐、贤妹夫等。送给普通同事朋友的请帖可以称呼女士为“XXX小姐芳启”,称呼男士为“XXX先生台启”。
如果邀请一家人来参加,可以在姓名后加上“全家福”或者“阖府统请”,后面就不用再加上“收“或者“启”了。如果是邀请夫妻二人,可以是姓名后加上贤伉俪台启或者钧启。
(4)给长辈请柬的称呼扩展资料
结构
从撰写方法上说,不论哪种样式的请柬,都有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和日期等。
1、标题
双柬帖封面印上或写明“请柬”二字,一般应做些艺术加工,即采用名家书法、字面烫金或加以图案装饰等。有些单柬帖,“请柬”二字写在顶端第一行,字体较正文稍大。
2、称谓
顶格写清被邀请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其后加冒号。个人姓名后要注明职务或职称,如“××先生”、“×× 女士”。
区别
请柬的样式
请柬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单面的,一种是双面的,即折叠式。
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在国际交往以及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中,这类书信使用广泛。
分类
结婚请柬、个性请柬、邀请函、单位请柬等。
样式
请柬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单面的,直接由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构成。一种是双面的,即折叠请柬式;一为封面,写“请柬”二字,一为封里,写称谓、正文、敬语、落款等。
请柬的篇幅有限,书写时应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认真措词,行文应达、雅兼备。达,即准确;雅就是讲究文字美。
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的使用文言语句,显得古朴典雅;有的选用较平易通俗的语句,则显得亲切热情。不管使用哪种风格的语言,都要庄重、明白,使人一看就懂,切忌语言的乏味和浮华。
5、写请帖称呼长辈可以直接用名字吗?
最好还是称呼长辈,不要用名字。
请柬者,释庄重之礼也。古,礼之繁,婚之燕尔、殡之回龙、迁之轮奂、分家之调鼎哉,皆需请柬传情达意,乃文雅之举也。
请柬原曰请简,纪事以简,时久矣。简,片窄长,大多竹木制,细分之,竹为简,木为牍。唯面之限,故精;唯篆之难,故珍。简牍连以成册,礼仪所用,常载祝福吉祥之语,至魏晋,则为短小信札之用。纸泛,取简牍之位,则短小信札渐曰柬,请简亦曰请柬也。
今,中华之礼亦重,众典礼、仪式、活动及会议,请柬之必不可少,意表事之重、主之诚也。今之请柬多纸也,纸柬虽易成,然减事之庄重也,亦不珍贵,减纪念之意也。请柬归于初,纸易得,简难之,然其意表庄重,观亦典雅。阅之,客必深感礼之古往今来,事毕亦珍之不弃也。
礼,续也,礼之释,请柬归于请简,源远流长也。
请柬的篇幅有限,书写时应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认真措词,行文应达、雅兼备。达,即准确;雅就是讲究文字美。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的使用文言语句,显得古朴典雅;有的选用较平易通俗的语句,则显得亲切热情。不管使用哪种风格的语言,都要庄重、明白,使人一看就懂,切忌语言的乏味和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