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被家族长辈一顿训
1、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墉在官道上步步高升、在为人处事上特别的圆滑。就在于和珅与嘉庆的斗纤顷争中,他可以镇定自若,在解决与两人的感情上,分近远、分见识。刘墉不论是在为人处事上,或是官道上全是一把高手。
刘墉到三十三岁才顺利考中了进士,并且是经过其爸爸才有参与科考的时机。可以看得出他入仕以前确实仅仅是一个读书人,但是他诞生书香世家,还可以说他三十三岁以前是在学习书本上的常识,及其与爸爸学习官道上的路子,所以他入仕10年便可以达到同年龄人一辈子都爬不上的高位。
位高权重是特别不安全的,伴君如伴虎,皇上一不高兴重臣下野、掉脑袋是常见的事。更何况乾隆爷也是一位好高骛远、阴晴不定的一位君王,何况也有和珅一类的权臣,刘墉在朝做官非常的不容易,在入仕以后他通常全是以后地方学政之类的小官吏,但是因为他的恪尽职守,它慢慢的被调至京城做官。
值得一提的是刘墉在出任江苏省政学期内,他整顿了江苏省的所有试场。那时的试场丝毫没有考场纪律可源灶谈,加之受贿猖狂,刘墉决定一定要将这种风邪打击下去,所以他在监考时只要是发觉作弊事情,马上取消其测试资毁裂陆质。无论其家里官职高低,那时江苏省试场只要是可以经过测试入仕的人,那表明肯定是有真本事的。
那时的刘墉特别的果断,在试场灰暗的时候,他主动地站出来,让国家可以更好的经过测试人才选拔,这是刘墉可以晋升的因素其一。他的领导恰好是看上了他身上的气魄,才将许多事都交由他,他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常识。不久后乾隆爷亲自下旨将其调往湖南省巡抚。
在湖南省任职期,刘墉协助乾隆办得了一件要事,才令他入京做官。山东巡抚国泰对乾隆的危害特别大,湖南省的政治清明,遭受了各个地区巡抚的统一认可。那时山东巡抚国泰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身在山东,却和朝中重臣均有往来,与那时军机大臣和珅的感情非常不错。和珅在20几岁的时候便成了军机大臣。
2、比和珅更可恨,历史上真实的刘墉究竟是怎样的?
很多人一说起和珅就觉得他是清朝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是朝廷的蛀虫。但是我觉得和珅虽然贪,但是他在管理国家财政方面是非常的厉害的,至少在他在位期间朝廷的财政运转是正常的,甚至还有盈余。我们再来看悉漏刘墉,虽然历史上很多人都说他是清官誉敏,但是从他从政的态度来看是非常消极的,乾隆也曾经多次训诫刘墉,由此可以看出,刘墉的才能其实没有历史上吹得那么高。
一、刘墉的不好历史上有贪官必然有清官,刘墉就是与和珅相对应的那个清官,但是这个清官在历史上的表现却是不尽如人意。刘墉在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以高风亮节成为当地的表率,不接受民众和其他人的贿赂,遇到事情保持正义秉公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刘墉的才能和资质很高。但是后来担任左都御史的刘墉既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在负责科举考试的时候出现重大的工作失误,甚至放任和珅手下的官员不管。这样子的官员也会给民众带来伤害。
二、和珅的好虽然历史上一直强调和珅是一个贪官,但是近几年来,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替和珅洗白的文章。我觉得贪是一个人本性的表现,只要是人有七情六欲,在面对巨大的利益面前总会有动摇,所以和珅的贪可以被人理解。而且和珅的贪并没有损害国家的利益,或者让国家遭到别国的侵袭。甚至国庆陆枝库在乾隆晚年大肆挥霍的时候,还能保持盈余,可以看出和珅在财务处理方面非常的高超。所以和珅的贪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清朝在乾隆去世后经济基础。
三、辩证看待人是一个充满变化的生物,不可以片面的用是好是坏去衡量,有些人在这个阶段是一个清官,在另一个阶段就会做的不尽如人意。正如我们所说的刘墉虽然前期是一个清官,但是后期他的渎职不负责任的态度反而是国家真正的蛀虫。
3、刘墉一家太厉害,“一门三公,父子同宰”,后辈能人层出不穷
刘墉是山东诸城人士,家族显赫,是名门之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刘统勋比刘墉的官职还要高,但是,他究竟官至何处,史料没给出一个具体的说法。《宰相刘罗锅》是很早的一部电视剧,一度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慎棚。观众们被刘墉、和珅之间的“斗法”所深深吸引,纷纷拍手称赞。刘墉因身材佝偻,被乾隆皇帝叫成“罗锅”。
其中,听过“君臣斗”这段曲艺作品的观众,应该记得这样一个描述:每逢刘罗锅的“罗锅”一动,就说明他脑中又涌现出了一个计策。当然,此人究竟是因为身体有疾,还是另有隐情造成的驼背,目前众说纷纭。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就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
刘门是清朝望族,先后出了十一位进士,七位二品以上的大官。乾隆爷为表彰刘门的忠孝,特赐字“海岱高门第”。刘统勋与刘墉这对父子同朝出任大学士,一度被人所熟知,当然,这也是刘门至高无上的荣誉。此后,刘统勋的孙子-刘镮之在嘉庆年间任尚书。刘家三代忠臣孝子的美名,也因此传播开来,被称为“一门三公,父子同宰”,实乃刘门的荣耀。
据清朝末年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记述:“刘文清公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即刘家府邸位于礼士胡同西边最头处,占地面积比较大,南北院落均是。而根据清朝礼亲王昭梿所著《啸亭杂录》记述,清朝原规定内城为八旗辖区,汉官住在外城,但皇帝会特批一些受宠信的官员在颂棚内城居住,并赏赐宅院,称为“赐第”,刘统勋的住宅就是典型的“赐第”。
刘统勋曾出任过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但最终官居何位尚且不明。他从政四十余年,是个清洁廉明的好官。而且,在吏治、军事、治水患方面都有着出色的政绩。乾隆三十八年,他在早朝的路上突然猝死,被皇帝追为太傅,以示惋惜。第二年归葬家乡山东诸城白家庄祖坟,沿途二十里文武官员均至柩前吊祭。
漕运和治水一直是朝廷的大事,刘统勋年轻时特意学过治水之法。此后,他受命主持疏通运河、督建水道等工作,这一做就做了三十年。这期间,刘统勋一直秉公执法,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挽回了国家损失,而且,治理水患有功,按时完成了修堤建坝的工作。此人一生廉政,曾参与多次贪腐之案的主持工作,且能秉公执法。
据说,刘统勋此人非常耿直,从不因对方的身份而左右自己的判断。他曾弹劾三朝元老张廷玉徇私枉法,处处体现了刘统勋的刚正不阿和不畏强权,更是被乾隆爷誉为“真宰相”。
刘墉是刘家的长子,他与父亲有着一样的品质,非常清廉而且善于文墨,被大家称为“浓墨宰相”。刘墉在嘉庆九年时去世,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刘墉之所以能走上仕途,也与这个家族有着不解的渊源,他一生为官五十载,几经沉浮,最终,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继承了父亲衣钵,成为大清要臣,也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据说,刘墉在乾隆十六年时高中进士,他的成绩位列前十名之内,而且,他在殿试上的表现,应该就是当年的状元。可是,乾隆有意提拔一位平民才俊,所以,刘墉才与状元失之交臂了。嘉庆皇帝称他为“刘罗锅”,完全是当时的刘墉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身材佝偻自然是人之常情。所以,真实的历史是:刘墉既不是罗锅,也不是状元。
他并没有跟和珅斗一辈子,因为,他比和珅大了三十多岁,没有太多交手的机会。很多人认为:刘墉的政务水平远不及宽樱则父亲,并不像网传的那般优秀。
刘镮之是刘统勋的孙子,次子刘堪的儿子,刘墉的侄子,乾隆四十四年时中了进士,后来,担任了顺天府尹一职。他始终心怀百姓,经常开仓放粮,救百姓于危难之中。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刘门一共出了十四位知县以上的官员,而且都作出了政绩,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为刘门争得了不少荣耀。
刘家人要求后世必须清廉,因此,在浑浊的官场里也靠着刘家的做派保持着一股廉政之风。刘统勋身居相位,可是,他居然没有私产,也没自己的田产。友人看不过去,赠与他钱两,都被他一一分给了百姓。刘墉也十分朴素,甚至便服都是打补丁的,丝毫没有当朝重臣的奢侈作风,这些都与乾隆末年的奢靡之风形成了鲜明对比。
刘家人非常重视教育,认为读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从顺治年间开始,刘家就有刘必显中了进士,从此,格外重视子孙的教育,这也是造成刘门不断中举的一个原因。据记载,刘必显是逄戈庄刘氏考中进士第一人,自此之后,逄戈庄刘氏人才辈出,可谓清朝山东第一高门第。即便刘氏一族在乾嘉时期备受皇帝宠信,可是,他们依然把读书视为头等大事。
高密文友墨水河就曾写过《颂刘墉世家》:
4、宰相刘罗锅中,刘墉读圣祖训是多少集?
是第十七集。
满意请采纳,谢谢。
5、史书上对刘墉的记载和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刘墉,氏早即刘罗锅,在《宰相刘罗锅》大竖等诸多影视作品中,刘罗锅的形象特别好,幽默、才子、清廉、正直、为民、平反冤狱、除暴安良、体恤民情,和蔼可亲.......几乎除了有点驼背之外,刘墉就是一个完美官员形象。然而影视中的形象,只是虚构的刘墉,正史上的刘墉却充满了血腥和功利,活脱脱的乾隆“狗腿子”。
刘墉家族是当地望族,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是刘棨曾担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叫刘统勋名气很大,最高做到军机大臣的职位。可见,刘墉是标准的官四代。
1751年,因为父亲的关系,所以刘墉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了当年会试和殿试,成绩还算不错,是二甲第二名进士,因此不能算是直接参与了科举考试。随后,刘墉升为侍讲。
一时间,父子同朝为官成为一段佳话。但1755年刘统勋因办理军务失宜被下狱,刘墉受到牵连也被惩治。不久之后,父子得到宽释,第二年刘墉外出为官。
在外出为官的前6年,刘墉一直是“学政”工作,主管科举、教育、民风、民俗等。
1761年,刘墉还是江苏学政,颠覆大家想象的是,刘墉在职期间,却制造了一起血腥文字狱。
这一年春天,徐州沛县有一举人叫阎大镛歼仿雀,因抗粮拒差脱逃而被捕。不是阎大镛想抗粮,而是1760年徐州遭了天灾,实在交不起公粮。当地官员就把他抓了起来,逼他交公粮。但阎大镛是举人,所以对阎大镛处理,需要学政盖章的。
刘墉从其他人嘴里听说,阎大镛喜欢写写画画,于是脑筋一转,立即派人到阎大镛家里看一看。结果,一看之下,发现阎大镛所写的《俣俣集》,书中有“愤激不平”、“狂悖不经”等语言。这在明朝属于正常现象,但在清朝就不行,连稍微批评朝廷都不行。
于是,刘墉立即上书乾隆,一场血腥文字狱就此拉开。
《乾隆朝上谕档》第三卷记载:“据刘墉奏沛县监生阎大镛抗粮拒差......因其情形异常桀骜,随查出该犯诗稿二纸。著将原折抄录并粘签稿本,交与高晋、陈宏谋,令其确切严讯,并悉心躧访。及该犯悖谬诗文,有无留遗在外之处,秉公推勘,按律定拟具奏。”
就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最终牵连甚众,乾隆震怒,批示“当引吕留良之例严办”。需要知道,吕留良案是文字狱中的超级大案,可见阎大镛案涉及之广。
刘墉这一次举报,沛县百姓痛恨不已,但却立即得到了乾隆的回报,第二年就被任命为山西太原知府。江苏学政品级高于太原知府,但学政没油水,主管较少,所以刘墉看似贬低,实质是升官了,这就相当于从教育厅厅长,调任为省会城市一把手,肯定是高升了。
因为刘统勋牵连,刘墉中途又曾降职,在1777年又升为江苏学政。这一次,刘墉又制造了一起文字狱,规模更大更为血腥。
在江苏盐城东台县,有两个大家族,一是徐述夔家族,一是蔡嘉树家族,两家对立。
徐述夔在乾隆28年去世,但却写了很多书,子孙怀念先人业迹,就将徐述夔书籍刊刻了出来。因此,蔡嘉树就以《一柱楼诗集》有“诋毁本朝”之语,威胁徐家低价卖田。
因为当时有规定,“自首呈缴,按律当免罪”,而且官员在《一柱楼诗集》中,的确也没找到“诋毁本朝”之语,于是蔡嘉树败诉。
按理说,到了这一步,此事就花上句号了。然而,刘墉却将此事报告给了乾隆,更是添油加醋,对徐述夔诗集的评价是“语多愤激”,奏章中这么说:
如有悖逆,即当严办,如无逆迹,亦当核销以免惑坏人心风俗。现移督抚办理。
换言之,其实刘墉也没找到“诋毁本朝”之语,所以才用模棱两可的话。如果真有“诋毁本朝”之语,学富五车的刘墉还能找不出来?
乾隆收到刘墉奏章之后,立即大作文章:一方面乾隆痛恨沈德潜(为乾隆捉刀写诗的那个),而沈德潜与徐述夔有关系,所以恨屋及乌;一方面当时官员查抄禁书不力,因此以此大做文章。于是,乾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搜查徐述夔“逆书”的浪潮。
徐述夔《一柱楼诗》案牵连甚广,凡涉及到一柱楼诗者,都被抄家,另外除了经办官员之外,两江总督高晋、署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等等都跟着倒霉。至于徐述夔,已经死了15年,但割下首级在东台县城示众,儿子徐怀祖(已死一年多)也割下首级示众,孙子徐食田、徐食书斩立决。
刘墉,1777年底,因办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吏部侍郎”,借助诬陷他人炮制的文字狱案,刘墉又一次升官。
这就是正史上的刘墉,真实面目狰狞的让人不敢相信,清朝剧中的刘墉无疑被过度美化。正因如此,不少学者感慨,真实的刘墉颠覆了影视形象,而影视艺术也应该有最基本的节操,不能过度美化一个历史人物,忘记历史的民族,又如何有未来?
其实,即便刘墉的清廉,也值得怀疑,清朝文人记载“刘文清公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超级豪宅呀。王刚鉴宝刘墉字画时,发现纸张都布满了金丝,感慨了的说道,“这老东西,骗了我这么多年!”
6、中国书法五千年第七集主要内容
千年书法(七)浓墨宰相
乾隆四十七年,对于六十四岁的刘墉来说,是春风得意的一年。这一年,刚刚才过
了正月,虽然还是天寒地冻的季节,但刘墉却在飞扬的雪花中早早地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这时候的刘墉虽然还在任湖南巡抚,但他已经接到了御旨,他被任命为左都御史,也
就是大清朝的监察院长官。他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了。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业法:“刘墉除了他的政治身份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身份,这一点,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对刘墉来说,这个身份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
就是能够让他在孝纤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的原因,那就是,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
家,是清代帖学的集大成者,后人称他为“浓墨宰相”。”
从乾隆十七年刘墉考中进士到担任湖南巡抚,除了在乾隆四十一年,回京担任过一
年内阁学士外,他就一直在地方上任职,从学政、知府进而攀升到了一省的方面大员。
从山西、陕西再到江苏、湖南,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刘墉也已经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
人了。但他又怎么能甘心长期被排除在京城之外,只是做一个方面大员呢?刘墉的这种
不甘心是颇有些依据的,除了对权力的欲望外,还因为他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父亲,他的
父亲就是他仕途生涯里的坐标。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备受乾隆皇帝信赖,以至于乾隆赞叹道:
刘统勋不愧为真宰相。在刘统勋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他既是内阁首辅同时又兼任军机
处的首席大臣,作为臣子,这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最高点了。
乾隆三十八年,已经忙碌了一天的刘统勋奉旨入宫议事,他冒着寒冷的夜风走进轿
子。当他乘坐的轿子抵达东华门前时,轿夫打开轿帘,却发现刘统勋已昏迷不醒。尽管
乾隆立即派御医赶来抢救,但这位操劳了近半个世纪的老臣却始终再没有苏醒过来。谁
也不会料到刘统勋竟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他最后一次的奉旨入宫。对于这位股肱之臣
的去世,乾隆皇帝非常悲痛,亲临其丧。乾隆对刘统勋一生的评价是:神敏刚正,终生
不失其正。并把对臣子的最高谥号“文正”赐给了刘统勋。
北京东城礼士胡同129号,这座四合院就是清乾隆时宰相刘统勋的府邸。刘墉自乾隆
十六年入仕以后,就住在父亲府邸里面。多年以后,再一次回到这里,触景生情的刘墉
,心中自然是百感交集。
1782年对刘墉来说果然是一个好年份,这年11月,回到京城不久的刘墉在升任吏部
尚书后又被奉派在上书房,也就是皇子们读书之处的最高行政官员,以后刘墉长期兼任
此职,这成为他一生中兼职时间最长的一个职务。
11月的京城,天气已经传来丝丝凉意,然而刘墉的心头,却涌动着融融的暖意。他
知道,入主上书房责任重大,因为这个职务最有利于和皇子们建立起特殊的师生关系,
所以担任这一职务意味着往往能受到皇帝的宠信和抬爱。当然刘墉也知道,今天自己能
够和皇上宠信的满洲贵族大学士三宝、嵇璜共同掌管上书房,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还是他那一笔出神入化的好字。
刘墉的书法在当时就拥有很大的名气。清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抄》中说:“诸城
刘文清书法,论者譬之黄钟、大吕之音,清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
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成自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贤之大成也。”
刘墉书法的风格和明代以来帖学传统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他不追求一般学帖者习
惯的流畅婉丽或纵肆跳宕,而是以丰腴浑厚的点画、率意松散的结字和浓重的墨色,成
功地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甚至还带有一些慵怠落拓之相的美感。
这里是绍兴兰亭,1600多年知慎正前,被后世书家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就在这里完成了中国
书法史上的伟大之作《兰亭序》。千百年来,兰亭成为了无数书家心目中的圣地。这块
碑被称为“兰亭御碑”,无论是它的高度还是它的重量,都堪称中国古碑之冠。碑的正
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
,因此,后人把这块碑称为“祖孙碑”。康熙和乾隆,清朝268年历史中最有作为的两代
帝王,在中国书法的圣地,同时用翰墨在同一块石碑上表达了对汉文化的崇敬和亲近。
尽管刘墉博览群集,书名远播,又是名臣刘统勋的儿子,但他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
却是一个迟到者,直到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刘墉才考中进士,那一年,他已经
三十二岁了。关于刘墉在乾隆十六年的这次顺利入仕,民间一直流传着种种说法。
根据记载,乾隆十六年科考的状元并不是刘墉。既然刘墉的考卷被搭悔众人推为第一,
那乾隆皇帝为什么没有让刘墉成为状元呢?据王培荀的《乡园忆旧路》中记载:“刘墉
殿试卷以前十本进呈,已名列第一,高宗皇帝欲得寒畯之士,遂有意拔吴云岩鸿居榜首
。”
另有传闻说,因刘墉驼背,其貌不扬,遭遇乾隆鄙视。乾隆为了取笑戏弄刘墉,让
他以自身为题当场赋诗一首。刘墉忍辱负重,当即吟出:“背驼负乾坤,腹内满经纶。
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报皇恩。以貌取人者,岂是圣贤人。”
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历史上的刘墉是否有驼背的残疾,史书上并无记载。问题是
,民间传说中的刘罗锅是个机敏绝伦、敢于讽刺皇帝、鞭笞佞臣的化身。那么现实中的
那个刘墉,在历经了20多年的宦海沉浮,终于回到了皇帝身边以后,他的作为是否和民
间传说中的一致呢?
据《栖霞阁野乘》卷下《刘文清轶事》条中对刘墉的记载:“刘墉任外吏时,清勤
刚正,一时有阎罗包老之称。黄霸入相,声名顿减。时和绅方炙手可热,刘墉惟以滑稽
悦容其间。”也就是说,刘墉早年以清官的形象,直声闻天下,而进入宫廷之后,却来
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得圆滑事故起来。
1782年,刘墉回到京城时已经六十四岁了。此时,比他小三十岁的和绅因为机敏年
轻而备受皇帝的赏识,在政坛上迅速崛起。那么刘墉与和绅的关系是不是就像民间传说
中的那么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呢?
我们仔细查阅了清朝的相关资料,在与和绅同殿称臣的二十多年里,刘墉并未利用
左督御史所享有的稽查之特权,以及担任吏部尚书主持京察大计的有利条件对和绅及其
朋党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弹劾。在这一方面,刘墉的确不像他的父亲刘统勋那样有棱有角
。
由此可见,民间传说中的那个刘罗锅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一个充满智慧、敢于伸张正
义的化身,刘罗锅已经同他的原型刘墉分道扬镳了。虚构的形象活跃在舞台上,而真实
的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则是充满矛盾与苦涩的回味。
当时刘墉的这种处世方式在官场并非个别,由于封建专制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
极端强化,统治者并不希望他的臣属追求好的名声,因为在他看来,臣属获取好名的努
力既有碍于朝廷吏治,也不利于维护专制权威。然而,士大夫要追求流芳百世的愿望自
古就是一种传统,要想改变这种传统,岂是一朝一夕。乾隆帝十分清楚这个道理。他解
释说:“朕以为本朝纲纪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乾隆帝“本朝无名臣”之说,固
然说明了乾隆皇帝独裁天下的专制心态,但皇帝的这种说法也从理论上断绝了士大夫“
名垂青史”的人生理想。出身清官、名相之后的刘墉,在这种政治环境中,也不得不收
起自己的求名之心。这也许是刘墉个性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他能够长期受到乾隆
宠爱的奥妙。
乾隆二十年,远在西北边陲的刘统勋因一纸疏奏而遭灾祸,刘墉及其家人均被株连
,家产也被查抄一空。入狱后,面对着徒有四壁的牢房,不知刘墉都在想些什么。一个
多月以后,获释出狱的刘墉即在自己的日记中提醒自己:今后为官为事要切记“敏于行
,纳于言”的圣训,三思而后行。那一年,刘墉三十六岁。也许,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刘墉的为官之道发生变化了。
刘墉的一生除了为数不多的诗词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其他文学作品,这可能就与
他慎守“纳于言”有很大关系。刘墉的这种性格,在他的书法中也有所流露。《清稗类
抄》的作者徐珂就评价他的字是“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
连写字都不露棱角的刘墉,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他的书法乍一看笨拙软弱,全
无法度。但若细细品味,则点画转折全由古人法度而来,而且举重若轻,转化巧妙而不
留痕迹。丰富肥厚中藏遒媚之趣,平淡舒缓外露雍容志向,似乎在简练的外表下隐藏着
深不可测的丰富内涵。
古人评价刘墉的书法,五十岁时“书精湛圆,美中有璞”,七十岁以后造诣达到了
高峰。相传刘墉的家乡山东诸城名儒臧启谟,“书体瘦金,苍劲有力”。他对刘墉的书
法历来不以为然,臧启谟认为刘墉的书法“肥而无神,柔而无力”。刘墉对这种看法嗤
之以鼻,两人争执不下,于是便各选自己的得意之书,呈送乾隆皇帝品评。乾隆皇帝历
来就很赞赏刘墉的字,当他看到臧启谟的书作之后,不禁哑然失笑。他用带有嘲讽的口
吻说臧启谟的书法是“竖如枯枝,横似干蛇,浑然一体,枯枝挂干蛇”。这个故事一时
间传为笑柄。气得臧启谟从此便再也不写字了。
明末清初,一种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的官场书体大行其道,这种书体被称
为“馆阁体”。
刘墉虽然学富五车,不过小金榜显示,他并没有进入第一甲。
香港国际书画院顾问李义兴:“其实馆阁体就是一种实用的书体,馆阁体在书写的
时候,要求是必须既传统又严格,完全掩盖了书写者本人的风格和特点。那么我们来看
,书法艺术最讲究书法家本人的他的个性精神的流露,但是馆阁体呢无疑是和这一点是
背道而驰的。但是由于帝王的喜欢,而且由于帝王朝廷当时出于对思想禁锢的要求,馆
阁体这个风浪就愈刮愈烈,以至于到了后来,学子们如果写不出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在科
举考试中成绩都会受到影响。”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徐寒:“刘墉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胆魄,首先突破了“馆阁
体”的束缚,创作出了新的书法面貌。”
到刘墉七十岁以后,又开始潜心于碑派书法的学习。碑派书法,是指重视汉魏、南北朝
的碑版石刻的审美主张以及主要以碑刻为取法对象的创作风气。
这时候的刘墉,已经被誉为帖派书法的集大成者,他为什么又会改变方向,重新去
学习北朝碑版中的书法呢?
也许,他是想超越自己,也许他已经感到了帖学的局限,也许是学习碑派书法的风
气已经开始在整个社会蔓延,他预感到了碑派书法以其强劲的生命力将会代替帖派书法
,他不甘心被时代所抛弃?无论怎么说,刘墉此时已经是年迈力衰,这对于他来说,不
能不是一个遗憾,他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把自己推上又一个高峰了。
晚年的刘墉崇尚佛老,对儒教、道教都有很深的研究。他晚年的字融合佛道,生平
洒脱之心性浸透字里行间。因此朝野内外渴求刘墉墨迹之人多如牛毛。可是刘墉却极少
以字酬人,甚至当朝同僚也很难得到刘墉的真迹。
刘墉几乎一生都在暗流汹涌的官场左右逢源,谨慎务实,历史真实的他既不像电视
剧所描写的那个刚直不阿、毕生和贪官污吏水火不容的刘罗锅,也不像他的父亲刘统勋
铮铮铁骨,豁出身家性命也要为黎民百姓构建起“天下粮仓”。作为一个官僚,刘墉既
无大功,也无大过,他以圆滑事故的处世哲学平安地保住了他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
但是作为一个气贯古今的大书法家,刘墉却实实在在地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
富。
嘉庆九年,也就是1804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刘墉以86岁高龄在京城去世
7、“一门三公,父子同宰”,后代子孙能人辈出,刘墉治家究竟有何妙招竟让后代如此优秀?
因为刘墉出身相门,祖上好几辈都是进士出身,曾祖父从顺治帝时期开始就已经是进士了,并且从政。古代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学历非常高,而且一般进士大部分会被朝廷录用、给予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副处级、甚至是正处级,因此可以看出刘墉的家风特别纯正,都是高学历,所以刘墉家族壮大就不足为奇了。
刘墉的曾祖父是顺治时期的进士,做过户部官员;刘墉的祖父是康熙时期的进士,做过知州、布政使;刘墉的父亲是刘统勋,是雍正时期的进士,到了乾隆时期做到了宰相的官职,与刘墉同朝为官、互相提携。如果刘墉的家族放到现在,也一定是高漏历帆层世家,真的是能人辈出,我觉得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并且家庭教育返雹也占很大的方面。
可能刘墉的曾祖父和祖父名声一般般吧,并不是有多出名,但是刘墉的父亲却是大名鼎鼎了。刘统勋是有名的贤臣,敢于直谏,为官清廉,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在上朝的路上逝世了。刘墉则继承了父亲清廉的品性,并且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为百姓断疑案。嘉庆年间甚至出了一首弹烂段词就是歌颂刘墉事迹的,在当时,百姓都把刘墉比作“包青天”可见刘墉深受百姓爱戴。
有这样纯正的家风,不难教出优秀的后代,因此刘墉治家是以优良的传统、清廉的本性而立足的,这么好的底子,后代怎么可能不优秀呢,我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大家借鉴的。
8、刘罗锅 刘墉
刘统勋,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进士,先后入值南书房、上书房,累迁至詹事府詹事;詹事府本为辅导东宫太子的专署衙门,康熙实行秘密建储法之后,改为“文学侍从”或掌经史文章铅世之事,詹事是这个衙门的堂官。乾隆临朝,擢内阁学士,命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乾隆二年,授刑部侍郎名衔,仍留浙江。乾隆三年还朝。四年,丁母忧。六年,起复原官为刑部侍郎。服满回京,特授督察院左都御史。何言“特授”呢?这要从督察院的职司说起,督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职掌为监察政治得失,纠失检奸,弹举官邪,集监察、弹劾、议政为一体,左都御史是督察院的最高长官,为九卿之一。乾隆初政,鄂尔泰、张廷玉两家门第鼎盛,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结党成群,营私舞弊,乾隆施政,颇多掣肘。刘统勋为人持正,素不阿附,置于督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正是为了他便于建言,以制衡鄂、张,及渐有权相之势的讷亲。果然,刘统勋上任未久,即上疏攻张廷玉、讷亲。疏言: “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窃闻舆论,动云‘张、姚二姓占半部缙绅’,张氏登仕版者,有张廷璐等十九人,姚氏与张氏世婚,仕宦者姚孔鋹等十人。二姓本桐城巨族,其得官或自科目荐举,或起袭荫议叙,日增月益。今未能遽议裁汰,惟稍抑其迁除之路,使之戒满引嫌,即所以保全而造就之也。请自今三年内,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 于讷亲则云: “尚书公讷亲年未强仕,综理吏、户两部。典宿卫,赞中枢,兼以出纳王言,时蒙召对。属官奔走恐后,同僚亦争避其锋。部中议覆事件,或辗转驳诘,或过目不留,出一言而势在必行,定一稿而限逾积日,殆非怀谦集益之道。请加训示,俾知省改。其所司事,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 讷亲时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奉旨如大学士管部之例,协理户部,同时身兼领侍卫内大臣及军机大臣等职,乾隆初年独蒙召对,一人承旨,权势之炽,可想而知。百官争走其门,唯恐滞后,独刘统勋清流其间,敢于上疏言其非,人品可见一斑,乾隆亦称知人善任了。 一疏既上,乾隆谕云: “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今既有此奏,则二臣并无声势能箝制僚寀可知,此国家之祥也。大臣任大责重迹激或,原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若有几微芥蒂于胸臆间,则非大臣之度矣。大学士张廷玉亲族甚众,因而登仕籍者亦多。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转于廷玉有益。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但治事或有未协,朕时加教诲,诫令毋自满足。今见此奏,益当自勉。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侯朕裁定。” 历代帝王,对于自树朋党者,素有所忌,乾隆对张廷玉和讷亲一时并无裁抑,是他的帝王心术,并不代表对他们有格外之恩遇,相反,他将刘统勋的上疏宣示廷臣,警戒之意,不言而喻。为防止大臣各树朋党,形成党援之势,乾隆自必培植亲信辅弼,而他所培植的亲信辅弼,当以刘统勋为首。 刘统勋一生为官,与河务结不解之缘。乾隆十三年,同大学士高斌巡查山东赈务,并勘河姿伍道。时运河盛涨,刘统勋疏浚聊城引河,分运河之水注海。德州哨马营、东平戴村二坝,皆令改低,沂州江枫口二坝,待秋后培高,使水有所泄。乾隆十八年,江南邵伯湖减水二闸及高邮车逻坝决口,刘统勋偕尚书策楞前往视察,查得河道官员亏空公帑情事,据实上疏,河道总督高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被撤职,侵帑诸吏,并遭严惩。同年九月,铜山小店汛河决口,刘统勋又查办一批贪污渎职的墨吏,亲自驻守铜山监督塞河,到十二月,工程告结。乾隆二十一年六月,铜山县孙家集黄河漫溢,河务总督富勒赫因无能去职,刘统勋暂摄其职,督促修堤诸事,至冬方始告竣。乾隆二十六年秋,河南祥符、杨桥等处,黄河漫溢,水退后修筑堤防,河道官吏以刍茭(干草)不敷为辞,百般怠工,刘统勋情知有异,微服私访,见大小车数百辆满载刍茭,皆驰装困卧,问其故,则曰官吏索贿不成,拒而不收。刘统勋遂缚当事官吏,论罪当斩,因巡抚等人求情,方免其一死,杖责而罢,而刍茭一夕之间尽收,一月之后,工程始毕。按,自乾隆元年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始,至乾隆三十四年复勘疏运河,凡三十余年,刘统勋皆参与河务,擘画筹谋,兴利除弊,可谓治河能臣。 乾隆十七年,诏命刘统勋入军机处行走,所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至此,刘统勋为真宰相矣。《清史稿》有云:“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滞,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刘统勋之见契于乾隆,尤在其决疑定计之能。史载:“户部疏论诸行省州县仓库多空缺,上欲尽罢州县吏不职者,而以笔帖式等官代之。召统勋谕意,且曰:‘朕思之三日矣,汝意云何?’统勋默不言。上诘责,统勋徐曰:‘圣聪思至三日,臣昏耄,诚不敢遽对,容退而熟审之。’翌日入对,顿首言曰:‘州县治百姓者也,当使身为百姓者为之。’语未竟,上曰:‘然。’事遂寝。”事在乾隆三十八年,为其慎密通敏,决疑定计之证。 刘统勋一生为官,堪称清正廉洁,秉公无私,在贪黩好货,渔色无厌的官场之中可谓清风独标。他为官数十年,做的几乎都是京官,累主会试及顺天乡试,门下宾友从无一人夤缘得利,经他之手所取之士,虽已列仕版,却多不识面,这在鄂尔泰、张廷玉各擢私人,党同伐异的情势下,尤称难能。清朝的官俸极其微薄,外放的地方官还能在任所大捞其油水,京官身在是非窝,迎来送往,酬酢唱和,处处要“阿堵物”开道,仅靠官俸,糊口尚且勉强,如何能在那万丈红尘之中久持?其实,京官的收入大部分靠的是在地方任职的同乡们逢年过节“孝敬”的礼金或实物。清末的封疆大吏左宗棠就曾于某年岁暮以贺岁为名一次给一个同乡京官送过数万两礼金。如此这般,互通声息,倚为党援,好处多多,自不待言。刘统勋当了几十年京官,久居相位,为乾隆所倚任,希图攀缘骥附之人真不知凡几。对那些怀慝之人,他毫不姑息,史载:“尝有世家子任楚抚,岁暮,馈千金。刘呼其仆人,正色告曰:‘汝主以世谊通问候,其名甚正。余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留赠故旧贫窭者。’”,“有赀郎昏夜叩门,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虽老夫过失,亦可箴规。’其人嗫嚅而退。”有赀郎者,富家弟子因家财多得拜为郎也,素为所恶。刘统勋两袖清风,一芥不取,清贫之状可想而知,以致他去世之后乾隆亲奠其门,门闾湫隘,不得不却舆盖然后入;回至宫内,感其俭素,“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刘统勋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上闻,遣尚书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身后遗有二子,其一便是大名鼎鼎的刘镛,镛字崇如,号石庵,也是一位骨鲠之臣。他之得享大名,并非如后世故老相传与和珅斗智而来,他之名震一时,乃是因为他的书法,为世盛誉,论之者以为“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莫测其高深。”诚然,他秉承乃父之风,也是一个清官。 中国过去的封建官场,对于“谥号”极其重视;“谥,行之迹也。”,“谥者,别尊卑,彰有德也。”其精神与一字褒贬的春秋大义一脉相承。臣下的谥典,例由礼部奉准后,行知内阁撰拟。得谥文者,拟八字,由大学士选四字,不得谥文者,拟十六字,由大学士选八字,恭请钦定。清朝礼制尤重“文”字,“正”字,唯有翰林出身或官至大学士者,方得谥“文”,而“正”字尤为难得;“文正”二字联璧,更非臣下所敢擅拟,无特恩不得用。清自天命建号,至宣统退位,共二百九十六年,芸芸众生,衮衮诸公,得谥“文正”二字者,不过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而已,是乃国重明器,彰显名臣风范也。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刘统勋“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计天下利,得万世名! 历史上的刘统勋功绩高名声好,唯独没有杀儿子的名声。
9、刘墉读圣祖训皇上为什么下跪
祖训。刘墉读圣祖训皇上下跪是因为是祖训,古代祖训都是桥哗跪着听,皇帝也不例外圆消颤。刘墉(1720~1805年1月24日 ),字崇如,号石庵,又号橘败香岩、日观峰道人、石庵山人、天香室道人、青原等。 山东诸城人? ,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 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长子。
10、刘墉请客主要内容
刘墉请客主要内并正容:清朝,有个叫刘墉的吏部尚书在山东结交了一个兄弟。一次,兄弟带了一袋山东大枣去看他。兄弟家里穷,刘墉不忍让他空手回乡,但奈何囊中羞涩,琢磨后便心生一计:下帖请客。
请帖刚发下去,朋友们就都赶来了。刘墉让手下人把干枣泡了,放在锅里用热油炸好差液,趁热撒层糖,端上去给客人们吃,并要求大家将枣核吐在桌边。九门提督和坤尝了几口,感觉味道很好,大半部分的枣都被他吃下去了。
散席前,刘墉叫住了客人们,说明了这次请客的原因,并要求吃一个枣付一两银子。其他人还好,唯独和坤一下子急了眼:他吃的枣子最多,一下子要付六十两银子!可他碍于情面,又不敢不拿。就这样,刘墉不绝庆悔仅惩罚了贪心的和坤,而且还替兄弟凑了一些银两,真是一举两得啊!
政治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身。父亲刘统勋更是官拜内阁大学士,位极人臣,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刘墉走上仕途具备深厚的家族渊源。
刘墉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总体而言清正廉洁,享有清名,继承了父亲刘统勋的衣钵,成为乾隆、嘉庆朝的重要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