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节日 » 端午节为什么不是端五

端午节为什么不是端五

发布时间: 2023-01-20 05:39:20

1、为什么端午的午是中午的午不是12345的五?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2、为什么把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晋代周处《风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的几大由来: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3、为什么端午节定在五月初五?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4、端午节为什么又叫端阳节?

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其他称呼

1、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亦有个别地区称为“五月当午”。

2、躲午节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五月”古时北方中原称之为“恶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节这天,父母便把未满周岁的儿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恶,故有“躲午节”之称。 [3]  [24] 

3、地腊节

道教把全年分为五腊,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与《云笈七笺》中说,五月初五名地腊,五帝攒会之日,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道教认为一年中的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5、端午的“午”为什么不是“五”字?

破解汉字必须从字形和读音去推断,仅从字形一方面破解,那叫一知半解;独体文必须从汉字八画和读音来破解,不可仅依据古文字的象形图案去断定字义。

午(五)是由撇“丿”和“干”会意而成的字。“丿”表示向下、向内用力、向下运动、向内运动,或引申阴柔、女人等,这里指示太阳开始向下运动。“干”是由古文上“二”和竖“丨”组成的字,“二”表示上,最高点;“丨”指示木棍;总体会意为树的主干;这里指示用于测量太阳光影的木棍,或者树的主干。这样“午”的总体会意为太阳光影刚开始由最高点下降的时刻。借“五”表示白天的居中时刻。所以午时为十一时至十三时。

五(舞)受易学思想的影响,是由两横“二”和斜竖、横折“”会意而成的字。上下两横“二”表示天和地;斜竖表示阳(男人);横折表示阴(女人);总体会意,天地之间阴阳结合生“五行”金、木、水、火、土。或理解男人女人相交生子女。借“舞”声表示持中而舞,纺织中用“工子”绕线。

在这里,端午节的“端”字可解发端;开端;开始。而“午”则是古代的纪月单位。即农历五月。《说文》云:“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而端午,最初指的是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个午日。”而现在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已不单是指端午,更多是作为一个节日名称了。大概可解释如下:

1、“午”“五”相通误解说:

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

2、每月五日均为端午说:

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3、纪念屈原说: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

网友回答:为什么中国龙(五)民主领导头脑节端午的“午"不是"五"?因为其意思是:要以交换、票决的立体“端"庄龙(龍)首的道(午),端正搞重五(五月五)这种领导头脑(五)靠领导头脑(五),不靠民主票决(午),靠批评意见(二十)当领导头脑(五)的五五二十五,造成十倍严重的"二百五"傻不正之风的状况端午的意思,长期以来说法很多,《道德经》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周文王遗嘱书的核心就是“归中"。端午节的实质就是中国龙、“中”节,是根据一至九数字的中数“五”为节点立的节日。中国在应用数学数字中居于“五”、辰龙,所以中华民族称"龙的传人”。端详五点立体三视图共有七点(上下左右前后中),七等于午马,就是端午的佐证。

网友回答:五月五,重五重龙,就会产生踢皮球的"二龙戏珠”,即“头儿多相靠,龙多旱,厨师多了不做饭。”即二十五、二百五。所以,要从两个商品丶头儿丶领导中交换丶票决(午马)出一个商品、头儿、领导来,从而"端”正互相推靠的不正之风和搞宗派主义的错误思想,达到五的立方(3次方)得数一百二五的目的,即以"百"倍的努力,改变"二十五”这种成天给不正风提意见,使不正之风越来越严重的状况。

网友回答:端午节也可以是端五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在汉语里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因此“端五”就是“五月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同理,端午节又称为重五、重午、午日、当午节等。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两个最主要的活动是吃粽子和竞渡,所以端午节还有龙舟节、解棕节等名称,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多达二十多个。

6、端午节为什么叫端阳节

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唐朝的时候,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此后,端午节才频频见诸于各种文学作品。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还对此进行了解读:“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

端午节这个名字也在唐朝的时候改的,因为唐玄宗是八月初五的生辰,才将原来的端五节叫做端午节。由此可见,过的端午节直到晋朝开始的时候,才叫端午节。

端午节过节的传统

根据资料记载,五月初五过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春秋时代,中国人就过这个节日。 但是,那时候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7、端午节可不可以读作端五节

端午节可以读作端五节.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