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端午节是庆祝谁的
1、端午节为什么成立?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为什么成立?是为了纪念谁?事实上,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说法,如龙舟节、浴兰节和重阳节等。最著名的是纪念屈原。实际上,端午节因为屈原的死而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其实端午节的纪念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纪念伍子胥。而对于端午节的纪念,又是哪个人物呢?其实我从我在浙大的教授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吴王夫差因为奸臣所说的话,替伍子胥自杀,把他的尸体直接扔进了河里,这也让伍子胥成为了当时人们必须铭记的鬼故事。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端午节期间也有孝顺父母的说法。在古代,其实端午节也是祭奠死者的日子。在古代,很多人会为一些鬼魂哀悼,希望他们能离开。而且,为了端午节,在门上挂艾草或石榴,等等。事实上,所有这些东西都有火的方法,可以赶走一些鬼魂。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史书中早有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王的大臣。他也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但在一定时期,一些奸臣导致他被流放。后来,当他听说他的国家被毁灭了,他就投河自尽了。其实这个说法一直都在流传,而且对于当时的伍子胥来说,也就是春秋时期,而伍子胥被一个汉奸迫害,直接被判了死刑。后来,伍子胥的尸体被直接扔进了大江里,人们也用端午节来纪念伍子胥。
全国各地、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端午节传说和习俗。哪个传说更真实?我们不需要仔细研究,只要记住,端午节的核心是传承人们对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已经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成为大国尤其是文化大国的标志之一。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2、端午节的最早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与曹娥。
纪念伍子胥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助吴伐楚。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便自刎而死,夫差令取子胥之尸体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知识拓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
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