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节日 » 焦作2020端午节怎么过

焦作2020端午节怎么过

发布时间: 2023-04-13 01:52:35

1、焦作市民风民俗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每到“七夕”这天,当地的少女们按村子,或按乡、县组成小组,每组七人,也可为九人、十一人,以单为巧数。民间讲究对歌人的数量,俗语有“当单不当对,当对拙一辈”。人们把对歌小组分成单数,都是为了能够获“巧”,希望本村的对歌组能够取胜。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

非常兴隆。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2、2020端午节放假安排是怎样的?

2020端午节6月25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焦作2020端午节怎么过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习俗

1、扒龙舟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3、2020年端午节活动方案三篇


【篇一】2020年端午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销歼樱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改亏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小结: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篇二】2020年端午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亏丛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活动开始时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话题。接着通过观看卡通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最后通过观看赛龙舟视频,感受赛龙舟时的紧张的气氛。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篇三】2020年端午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习俗文化图片


5、粽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习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2)你们家里是怎样过的端午节呢?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家里会吃粽子,诱人赛龙舟,还会插菖蒲、挂艾蒿。


3、教师讲述故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2)请幼儿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故事中的屈原说点什么呢?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认识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骤方法。


(1)教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师分发好吃的点心:粽子。


(3)幼儿品尝粽子,在吃粽子的环节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延伸


(1)教师将手工制作材料:卡纸、纸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师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举行一次端午节班级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当天一起来包粽子。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4、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驱瘟疫、瘟神、吃粽子、划龙舟、悬香草(菖蒲、艾草等)、佩香囊

一、驱瘟疫、瘟神

五月五日,古时亦称恶月恶日,先秦以来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认为疾病是瘟神降临,或是恶鬼邪魔附于人体所致,故人们于这天以不同的方式驱除瘟疫和恶运,人们会在这天贴神符,以避邪驱魔。

二、吃粽子

粽子是大中华地区、日本关西至北陆地区、越南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亲友之间还互相馈赠。

端午吃粽子习俗源自中国东汉,当时,人们已习惯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间开始吃独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三、划龙舟

在大中华地区、日本、琉球,端午节会划龙舟。划龙舟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因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众竞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尸体。

其实东亚地区的划龙舟并不限于端午才举行,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早于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如姑苏就以龙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习俗。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越快越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习俗了。

四、悬香草(菖蒲、艾草等)

世俗要悬天中五瑞以辟邪驱瘟和逢凶化吉。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和龙船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驱虫;蒜头有着浓烈的气味,悬于门外据说亦有驱瘟辟邪之效;

通常菖蒲被认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剑斩千邪之说;而艾草则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以使身体健康。

五、佩香囊

传统上女性会精心制作玲珑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内装芳香馥郁的药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气具有驱蚊辟秽的功效。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黄瓜、胖娃娃、小纱灯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样的小玩物,挂在孩子的身上,据说也是为了驱除瘟疫。

5、端午节的习俗有什么

端午节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1、吃粽子

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2、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运伍销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3、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旁游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橘笑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6、2020年焦作市端午节放假限行怎样调整?

2012年焦作市端午节放假限行怎么调整?这个一般看公告的话,一般到5点是不会限号的游枝,应该档前是放假不会行磨清限号的文件。

7、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感谢您的邀请,以下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再加上受气候,历史因素,环境影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特色,即便过同样的节日,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就拿端午节来举例,南方和北方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风俗习惯。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原本是上古先民祭祀龙祖的节日,现在人们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因此,也有了吃粽子的习惯。


南方爱吃咸粽子,一般会用咸蛋黄,香菇,排骨,肥猪肉包粽子,而北方喜欢吃甜馅,比如,红枣,蜜枣,豆沙,果脯等甜食作为包粽子的馅料。

除了馅料不一样之外,南北方包粽子的方式也不一样。南方包粽子包法丰富多样,比较常见的是三角形,还有火炬形,方形,而北方的包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比较统一。


热带地区的海南喜欢用芭蕉叶包粽子,广东地区爱养生,因此做出来的粽子馅料也是丰富多样的。


而北方地区包粽子的包法比较传统,以糯米和各种甜食为主。


户外活动:

端午节的时候,南方有赛龙舟的习惯,这其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活动,目的在于保健,消灾,辟邪。而北方以打马球和驰马射为主。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有些地区会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活动,以此来纪念屈原。

习俗:

端午节当天,南方的人们会把菖蒲,艾条插在门楣,旨在辟邪。以前还有抢龙水的风俗,当地居民会跑到汨罗江抢第一桶水。这个“第一桶水”可以用来洗脸洗头,还能辟邪。而北方,主要是以佩戴五毒铜钱来辟邪。





8、端午节你们家乡会怎么过?

208位粉丝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菖蒲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节日必备操作。在中国,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许多地方还形成了自身独有特色的端午文化。
在以前,农村过端午节时,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挂菖蒲等。端午节过后,小学生去学校常常拿着妈妈做的粽子送给好朋友,既分享了各家妈妈的手艺,又体现了小朋友们的友谊。
那时候,端午时节每家每户都去采摘艾叶和菖蒲回家,一部分用于悬挂,一部分用于烧水洗澡。在祭拜完祖宗以后,每家的妈妈都会在自家小朋友的额头、手腕处点上雄黄酒。南方有很多江河,端午节的时候,有很多青壮年会参加赛龙舟比赛,十分热闹。
编辑于 2020-06-27
查看全部21个回答
四岁儿童学英语_4岁孩子学习英语黄金期_非常重要!
根据文中提到的端午节为您推荐
四岁儿童学英语,4岁是孩子接触英语十分关键的时!LILY英语不背单词句子,观看故事,强化练习,报告反馈,整套可视化教学!
lilyenglish.com广告
学英语软件_让3-15岁孩子快乐学英语_免费试听
根据文中提到的端午节为您推荐
孩子不想学英语怎么办?选VIPKID!纯正美式母语教学,培养孩子英语思维能力!线上课程免费试听,孩子随时想学就能学,赶紧注册领取试听课吧!
本月1300人已申请相关服务
咨询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端午节你们家乡会怎么过?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最美的花火 正在咨询一个情感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伊犁英语英语学习,好老师1对1教出好成绩.0元试听
英语英语学习,掌门1对1拥有10000+教研人员,1对1针对性教学,查缺补漏,快速提升!英语英语学习,小初
端午节,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在绍兴,其实过端午节在我们那地方,我说实话,气氛越来越淡了。都说水乡,江南,总该是保留着更多的质朴的习俗的。然而事实是,纵使我在农村,我也没有感受到浓郁的节日的氛围,很多时候,也不过就是吃几个粽子而已。 至于划龙舟,更是见所未见。河是有的,曹娥江、钱塘江,虽然绍兴多小桥流水,但长江大湖,倒也不是很少见。但就是没有龙舟,绍兴绝少龙舟的活动。而像《边城》中那样下水捉鸭子,谁捉到就归谁,同样没见过。 说说吃粽子吧,都说嘉兴粽子出名,我看也不见得。我最不屑的就是扯嘉兴粽子,南京咸水鸭这种在制作上越来越缺乏独特性还挂着名头的特产了。说实话,做个粽子,做个咸水鸭,在工艺上又不是像老干妈似的,有很多商业机密。根本就没有,所以所谓的地方特产,也就是挂个名头卖种情怀而已,你要真觉得嘉兴粽子多好吃,那只是因为你吃过的粽子太少了。至少在我眼中,绍兴的粽子一点不比嘉兴的差。 我最爱吃肉粽,端午前几天村里各户人家都会开始摘粽叶浸糯米裹粽子。端午那天,粽子香倒是十分浓郁的。、 除了粽子呢,可能五黄相对有些印象吧。吃黄鱼,我印象中吃黄鱼、吃咸鸭蛋和吃黄鳝是比较常见的。至于什么雄黄酒,我是从未喝过,也没什么兴趣。 吃五黄无非就是在晚饭的时候,多添几个菜色,也不见得有什么稀奇。 所以说来惭愧,出了名的水乡,傍着杭州的老城,还是在农村,节日气氛竟如此淡薄。而且这显然不是我自己鼻塞,事实上现今的绍兴节日气氛向来就是淡薄的。倒是一些圣诞、情人节,搞得二五八万的,甚嚣尘上。 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端午真的搞不起来吗?这么多活动可以举办,龙舟的沸反盈天气势我在电视中都感受得强烈,更不论现实中了。但就是不搞,就是懒得搞,就是非得让这端午的气氛越来越淡才好。 算了,我也没资格说这话,我端午都不回家。借此倒可以提一提我一淮安朋友的端午风俗,他们那边,

9、端午节怎么过,才能体现出“端午”?

用艾叶做香包给孩子们佩戴寓意辟邪去百病,不吃热食,吃提前做好的煮鸡蛋、咸鸭蛋和粽子,看赛龙舟比赛,这些都可以体现出过“端午”的气氛,也是过传统节日的应有之义。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