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和离骚有什么关系
1、端午节与屈原到底有什么关系
端午为阴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广为流传的说法中,屈原和端午节有直接的关系:战国时期,楚国左徒屈原因得楚怀王的信任,而深受同事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损招迭出,致使屈原被楚怀王疏远,并被罢官流放。屈原痛心楚怀王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致使正直的君子被朝廷所不容,郁闷之下,写出了长诗《离骚》。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肝肠寸断,于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写下《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传来,汨罗江畔的居民无不为之失声痛哭。他们在第一时间驾着各自的小船赶到江里,盼望能找到屈原的遗体。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水中的鱼蛟吞食,他们想到了补救方案--往江中大量投放食物,以求吃饱了的鱼蛟等江中动物放过屈原的遗体。从此,端午节成为重要节日,直到今天。
2、端午节真的是因为屈原才出现的吗?端午和屈原有什么渊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自家的门前插上艾草。端午节的由来,据说有好几个,但是大家流传的比较广的就是:端午节是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那端午和屈原有什么渊源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一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提到屈原,一定会想到他的《离骚》。屈原是楚国的诗人。奸佞当道,他空有满腹才华却不被统治者赏识。当时,秦国假意邀请楚国的君王商量议和之事,屈原知道这是秦王的轨迹,建议楚王不要去。但楚王不听从他的建议,到了秦国之后,楚王就被软禁了,不久就去世了。于是,楚王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他“亲小人,远贤臣”,把屈原给流放了。虽然被流放,但屈原仍然心系自己的国家。当得知楚国的都城被秦国攻破了,屈原十分悲痛。在万分悲痛之下,屈原作了绝笔作《怀沙》。在五月五日这天,屈原就抱着一颗大石头直接跳江自杀了。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就这样陨落了。
据说,当时屈原投了汨罗江之后,当地的百姓就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打捞了好几天,都没有发现屈原的尸体。附近的百姓们担心屈原的尸体会被江里的鱼虾和蟹给吃掉,就往江里面投了些米团,后来发展成了我们今天的粽子。于是,人们就把五月五日,屈原投江的日子设定为端午节,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将自己的生命也献给了自己的祖国,他不惧生死,亦无悔。古往今来,有多少执着着自己内心信念的仁人志士,为自己的国家牺牲。
3、端午节和屈原有什么关系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说法其实是有很多人质疑的
首先了解下屈原是谁,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因为楚国被秦国所灭,失去祖国的屈原选择
投江自杀,以身殉国
而端午节的习俗是将粽子投入江河中,以及划龙舟,现在最普遍的说法就是将粽子投入江中让
鱼虾去吃粽子,不要吃屈原
不过像苏州这边的习俗,端午节则是和伍子胥挂钩的,说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的
但是据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要早于屈原之前的,是正统的汉族节日,粽子投江是祭祀龙神
而划龙舟同样与龙有关
而将端午与屈原绑定在一起的典籍出现在南朝,这时候距离屈原的时代已经有七百年左右了
其实现在很多东西都很难去找到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了,比如青龙偃月刀,说道这个大家都
会说这是关羽的武器,但实际上这个词汇在宋朝才出现,但是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就较真对不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