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节日 » 端午节的节是什么时候

端午节的节是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 2023-04-18 14:51:35

1、端午是什么时候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端午的习俗: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端午节在什么时候

端午节的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缺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历史传说: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伏搜蠢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民间活动: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风俗活动有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漏猛囊、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

3、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御运亮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镇宽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悄蚂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1、赛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古粽籺"、“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4、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天一大早人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天一大早人们就在院内院外栓五彩丝线,佩戴香囊等,这些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在这天还要包粽子,吃粽子,吃艾拆谈叶蛋,然后就是最精彩的,隆重的热闹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天一大早人们就在院内院外栓五彩丝线,佩戴香囊等,这些是渗掘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在这天还要包粽子,吃粽子,吃艾叶蛋,然后就是最精彩的,隆重的热闹的赛龙舟,随着响亮又整齐的口号声比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天一大丛御核早人们就在院内院外栓五彩丝线,佩戴香囊等,这些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在这天还要包粽子,吃粽子,吃艾叶蛋,然后就是最精彩的,隆重的热闹的赛龙舟,随着响亮又整齐的口号声,比赛就正式开始了,只听哨声响起,两只船就像离了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旁边的观众,你用我姐欢呼声绵绵不断

5、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别称】

端五,端阳、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各地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6、端午节时间

端午节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2022年端午节是2022年6月3日,端午节放假时间是6月3日-6月5日,共3天时间。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传统民俗:

扒龙舟: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种”身份,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的风俗,而且在每年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便有类似于今天的竞渡游戏,这就是竞渡习俗的由来。

挂艾草与菖蒲:端午节大家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端午食粽: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7、端午节的时间

2023年端午节的时间为6月22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缓陪大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扰竖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乱带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人们纪念屈原,不只是因为他的艺术造诣,更是因为他伟大的灵魂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

端午节自古就是食粽与扒龙舟的喜庆日子,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佳节的体现。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