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可以叫做什么节呢
1、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习俗有
1、吃粽子
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2、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2、端午节又称为什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划龙舟(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龙舟概述:
赛龙舟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江浙地区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汉族龙图腾文化的代表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后来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也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龙舟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扒龙舟分为起龙、游龙、竞赛、收龙等几个环节。扒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一种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现流行于中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与地区。
3、端午节又称叫什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传统民俗: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
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
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为阴邪所惧。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
4、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
5、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端午节的别称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节之一。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
别称考究:
1、端阳节
端午节之所以又叫做端阳节,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人认为五是阳数,所以又叫做端阳。还有一种说法出自于《荆楚岁时记》,据其中的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而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2、浴兰节
据梁宗镶《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因为端午节正值仲夏期间,是皮肤病多发季节,所以古人在端午节的时候非常重视五月五日的洗浴。古人会去山上将兰采来,回家煮汤,用以洗身。还有一些喜欢将兰、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等,放在香包里面佩在胸前,驱邪避虫。
3、菖蒲节
古人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到了端午节这天,五毒尽出,五毒分别是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因此,端午节多为驱邢避毒的习俗,例如说:门上悬挂菖蒲、插艾草、喝雄黄酒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为“菖蒲节”。
6、端午节又叫什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习俗主要有食粽子与赛龙舟。食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赛龙舟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