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湿疹怎么办
1、端午节,用艾水洗澡的好处?
艾叶泡澡可以预防春夏季节身上长疖疮生痱子,治疗湿疹,还可以很快缓解皮肤瘙痒。“艾草浴”有驱寒气、湿气、除菌、止痒、润肤、活血、通络的好处,所以也有谚语谓“洗了艾草浴,一年身上好”。
艾草浴是指用艾草煎汤洗浴,驱寒祛毒的一种方法。艾草气味芳香,形色可玩,成为端午节必备之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洗艾水澡也成为古代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活动。
我国自古民间就有五月初五,挂艾叶、悬菖蒲、洒雄黄、洗艾浴的习俗,特别是在许多地区新生儿及产妇也要用艾叶水洗澡,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近代。艾叶杀菌消毒、洁净空气,对预防疾病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端午节的湿疹怎么办扩展资料:
艾草主要价值:
1、药用: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
2、经济: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是畜禽优质饲料添加剂。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3、食用: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2、端午洗艾叶水的寓意
端午节洗艾叶水的寓意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国古代,早就有用艾叶防瘟疫的方法,现在医学也证明了,艾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效果,用来来泡水洗澡的话,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同时艾叶水,也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端午为什么要洗艾叶水
端午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亏大首非常悠久的历史,相传这一销数天是人们祭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在很多地区,都有吃粽子、划龙舟、艾蒿等习俗,仿如还会在这一天洗艾叶水,不过很多人都只知道要这么做,却不知道这么做的原因。
在端午节用暗夜水洗澡,寓意是驱邪避瘟,用艾叶防瘟疫的方法由来已久,是我国防瘟疫的功臣,而现代医药学中,也证明了艾草有抗菌抗病毒的效果,所以用它来泡水洗澡的话,对我们身体是有很大好处的。
艾叶泡水非常简单,将新鲜的艾叶放到洗澡盆中用热水浸泡10分钟左右,接着将艾叶拿出来,等调整水温到适宜的温度就能进行沐浴了。用艾叶泡水洗澡,能消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对湿疹也有一定的疗效。
3、端午节都用哪些草药煎水洗澡啊?
端午节用艾草洗澡。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4、端午节洗"草药浴"对疾病有什么作用?
按照民间习俗,人们要在端午节举行一些保健活动以预防疾病。"草药浴"就是这种习俗的内容之一。端午传统的"草药浴"除了用香草外,还可用鲜艾草、菖蒲、银花藤、野菊花、麻柳树叶、九节枫、荨麻、柳树枝、野薄荷、桑叶等煎水沐浴。
香草具有芳香开窍、温气血、散寒湿、消毒、防腐之功效。
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
菖蒲叶及根芳香化湿可治恶疮疥癣。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外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消除老年斑、汗斑有一定作用。
新鲜的桑叶性味苦、甘、寒,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等功能,用它煮水洗澡,可使皮肤变细嫩。
薄荷挥发油有发汗、解热及兴奋中枢的作用,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的病人洗浴特别有用,还能麻痹神经末梢,可消炎、止痛、止痒,并有清凉之感。夏季常用此沐浴,可防治湿疹、痱子等皮肤病。
野菊花有散风、清热、解毒、明目、醒脑的作用。
黄菊花清热解暑、美容肌肤,最适宜脑力劳动者洗浴。
银花藤有清热解毒、通经络的作用,沐浴后,凉爽舒畅,可败毒除燥,治痱效果最理想。
用桉树叶、麻柳叶、九节枫、柳叶、荨麻等草药沐浴,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杀虫止痛,止痒嫩肤等功效。
草药浴不但可消除疲劳、清洁皮肤、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还可预防和治疗痱子、各种皮肤瘙痒、汗斑、狐臭、老年斑、皮炎等皮肤病,并且具有润滑、增白、增香等作用。如用草药汤来洗头,可消除头皮屑;用来浴面,可清除暗疮,防止青春痘的滋生。
5、过敏皮肤痒止痒土偏方
<
6、端午百草都是药,艾叶、粽子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你都知道吗?
艾叶菖蒲挂起来 ,粽子一到位端午的气氛就出来了。其实,这些沿袭千百年的端午传统蕴藏了不少养生玄机。今天,我们来聊聊端午里的中草药。端午节,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端午,意味著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在这时节里,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也正因为如此,端午节逐渐演变成一个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1、艾叶艾叶,我们习惯称为艾草,端午前后,家家户户喜欢在门前悬挂艾草。具有温经止血、散寒之痛的功效。外用可祛湿止痒。端午前后的艾草,阳气最纯,药气最浓。
食:艾叶煮鸡蛋
做法:煮鸡蛋时放入艾草
功效:活血调经。可用于宫冷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人群。
浴
鲜艾叶可涂擦,或煎汤熏洗,对皮炎、湿疹等疾病有一定功效。艾叶煎水洗头,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安眠的功效。艾叶煎水沐足,起温经散寒通络功效。
药枕
用细软干艾草做成艾枕,可祛风散寒,止寒湿型头痛。
端午灸
中医素来有“端午灸”的传统,为的是将端物改或午时节逐渐生发的阳气利用艾草通达于体内,温通气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从而实现远胜平时的治疗功效,实现冬病歼乎夏治,如艾绒灸。
2、菖蒲
端午人们清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菖蒲的气味比罩伍艾叶要缓和一些,更适合室内悬挂。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药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菖蒲,形叶片直立挺拔,如一把长剑,古人称菖蒲“叶如剑刀”,寓意其可“斩千邪”,邪虫毒物自是不敢轻易进屋,古人心中也将其认为是吉瑞的象征。
3、雄黄
雄黄,其药性辛而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 雄黄的成分是硫化砷,一经加热就会变成三氧化二砷,说三氧化二砷您可能不知道,但是它还有个名字叫做砒霜。
4、中药香囊
佩戴香囊,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端午时节,蚊虫滋生,中药香囊具有驱除蚊虫、避邪除秽、调摄养生的功用。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青蒿、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丁香、辛夷、麝香、冰片、苏合香等。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起到防病的目的。由于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孕妇、支气管哮喘及过敏体质要禁用。另外要保持香囊的干燥,注意防水、防潮。
5、粽叶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粽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包粽子的叶子,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使暑热之邪从小便出;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属于 “天然绿色食品”
6、粽子
粽子里面的糯米味甘性平,补中益气、健脾止泻、止汗。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对于消化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脾胃虚弱的老人和孩子最好少食,特别是小宝宝尽量不吃。刚刚病好的人消化能力虚弱,也建议不吃。痰湿火热盛、有积滞的人也建议少吃或不吃。粽子中的红豆薏米:健脾、利水消肿、养心;粽子中的红枣花生:健脾润肺安神。另外,如果我们吃肉粽,里面有虾仁、鸭蛋等荤食,可以泡杯山楂麦芽陈皮茶,可以消食、去湿、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