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饰物怎么做
1、端午节五彩绳怎么编
端午节红绳亦称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这个习俗是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又有一说如果小孩还没满一岁,就只系红色的彩线。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
1.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
2.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
3.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
4.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
5.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这个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后,要将红绳摘了下来。因为对于系五红绳的人来说,可以帮助他避邪,脱离烦恼,忧愁。所以
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后要扔掉红绳,以便远离邪恶,烦恼,忧愁,让他们伴随着雨水流走,永远都不要再回来,并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2、端午节书签怎么做漂亮又简单好看
端午节时,在卡纸上画一个卡通小粽子,即可做成一个书签。
工具/原料:彩笔、打孔器、剪刀、白色卡纸、毛线
1、做端午节书签,要准备彩笔、打孔器、剪刀、卡纸、毛线。
2、先用剪刀在白色卡纸上剪下一个长方形。
3、用打孔器在长方形的上方打一个小孔。
4、将毛线对折一下,从小孔中穿过去,把毛线末端从毛线的套中穿上来,再拉紧,书签的绳子就拴好了。
5、用黑色彩笔在纸上画一个边角圆滑的三角形,表示一个小粽子。
6、在三角形下半部分画两条相交的线,表示粽子叶。
7、在粽子叶的中间,画两条横线,在横线右侧,画两个圆圈,在圆圈下方,画一个三角形,表示系粽子的绳子。
8、在三角形上方,画两个椭圆形,并涂成黑色,表示眼睛,在眼睛下面,画一条弧线,表示嘴。
9、用粉红色彩笔在嘴的两侧各画一个椭圆形,表示粽子的小脸蛋。
10、用浅桔色彩笔将粽子的上半部分涂成浅桔色,表示糯米。
11、用棕色彩笔将系粽子的带子涂成棕色。
12、最后,用绿色彩笔将粽子叶涂成绿色,可爱的端午节小粽子书签就做好了。
3、端午节的装饰品大蒜五色线怎么做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
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汉代应助《风俗通义》有记:“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另外又有称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绍、五色缕、朱索等。据说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驱除灾害。
为什么五彩丝线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
另外,可能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汉书·地理志》记越人“文身断发,以辟饺龙之害”。晋人刘义庆《世说》等书,记以五色丝缠绕粽子,以投入江中,为蚊龙所惮。虽系传说,却透出了一丝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另外还有其他佩饰之物。
比如,《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佚文:“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条达,即彩色织丝带,亦与五色丝相行。又有佩赡赊以辟兵之俗(此俗久已失传,仅《太平御览》中有记载)。
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饰物。如《东京梦华录))记北宋开封过端午要购,“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蕲艾)花、银样鼓儿花”。是佩戴饰物。
《武林旧事》记南宋杭州时赐予后妃诸臣:“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诞佩带。”清《帝京岁时纪胜》:“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是在端午制小人形(由古代艾人发展而来)、粽子、蒜头、五毒、巷虎等形的小香囊佩戴。
《清嘉录》中记有另一种健人:“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古代帽子上系在领下的带子)、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为之者,供妇人插鬃,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妇女也于髻上戴艾,插石榴花朵,既可驱邪,又兼装饰。
应劭的《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五彩缕有叫“五色线”、“朱索”、“百索”等,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陕西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
由戴五彩线而演变出戴香囊的风俗习惯。香囊俗称香布袋儿,也是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内装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苍术和雄黄等制成的香料粉,用五彩线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如今,香布袋的形状种类繁多,体现出时代特色。当然,在小孩子身上涂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强身。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作用和意义,所以,端午节戴五彩线、香布袋儿和涂雄黄酒仍延续至今而不衰。
4、端午节彩蛋怎么做
端午节彩蛋怎么做
材料准备:鸡蛋、叶子若干(在这里推荐使用艾叶)、丝袜、皮筋、粽叶、洋葱皮(那层薄薄的干的皮),茶叶,酱油,红曲米
制作步骤:
1.先把鸡蛋洗净,叶子用水贴在鸡蛋上。
2.用丝袜紧紧裹住,系紧。一定要系紧,不然叶子下面进了颜色,花纹就不清晰了,不过也没关系,看起来很梦幻。
3.把植物染料煮开一会儿,晾凉,再煮鸡蛋,开水煮鸡蛋,鸡蛋容易开裂。想要做成红色鸡蛋的,这里的材料可以添加红曲米。
4.煮完可以多泡一会儿。
5.这样煮出来的花纹通常只在蛋壳外表。如果想要做成带花纹的茶叶蛋,可以事先将鸡蛋煮熟剥壳,再重复以上的步骤,也能获得端午节粽香彩蛋噢。
5、端午节手工作品
端午节手工作品如下:
1、端午创意贺卡
每逢佳节,总少不了祝福。可以让孩子自主创作,尽情发挥想象力,制作一张别致的贺卡,写上“端午安康”,把祝福送给长辈或朋友。
2、端午创意彩绳玩法
五彩绳是端午节的一个象征。在端午节佩戴五彩绳,有保平安的含义。
3、端午创意装饰
把可爱的小粽子变成装饰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挂在包包上或者车上,一定很特别。
4、端午创意纸盒版粽子
不需要准备繁杂的彩线,也不需要高超的包粽子技巧,只需要涂涂画画、剪剪贴贴,也可以轻松完成一个可爱的大粽子,完全不受年龄限制。
5、端午创意“艾”心香包
香包制作和佩戴史久远,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
6、端午创意粽子叶
粽叶的纹理纤长紧致,表面光滑,加上形状独特,画起画来别有一番风韵。在包粽子之外,还可以发挥一点创意让粽叶更有艺术感。
6、端午节有个习俗是佩长命缕,长命缕是怎么做的呢?
长命缕是端午时的厌胜佩饰,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去邪祟、避灾除病、益寿延年。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7、端午节五彩绳编织方法
1、首先要打个结,打好结之后拉紧,这个过程就郑扰是两个步骤的重复。
2、然后一根绳子搭过来,另一根绳子从下面往上穿过来,一直兆告重复这个步骤。
3、然后编到合适的长度即可用剪刀剪掉,多余的绳子,用打火机把剪掉的部分烧一下防开线。
4、最后把编好的手环交叉拿起来,用多余的绳子打结,重复之前的编法即可。
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族丛明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变而来。端午节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诸多辟邪习俗当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