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介绍端午节的粽子的来历
1、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与含义【简介】
端午时节吃粽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因为触发了秦国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流放。
在流放的过程中他得知了楚国的国都被秦国攻陷的消息,于是抱着石头投身汨罗江中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悼念他,便在汨罗江中丢入饭团和鸡蛋这些食物,慢慢的便发展吃为了端午节要吃粽子。
形态样式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2、粽子的来历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版后,百姓莫不感叹权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2)怎么介绍端午节的粽子的来历扩展资料:
可通过三种方法辨别粽子的质量:
一看外观。染色粽叶具有均匀的青绿色,表面色泽光鲜,看上去很诱人。而原色粽叶颜色发黄发暗;
二是闻味。染色粽叶包装的粽子煮熟后,粽子的清香味不足,其至反而会有淡淡的硫磺味道;
三辨煮水。由于经过化学处理,返青粽叶的颜色相对稳定,加热后水的颜色变化不大,或呈轻微绿色,绿色明显者其化学原料含量高。而原色粽叶加热后,水的颜色则会呈现淡黄色。。
参考资料:人民网-端午粽子挑选攻略
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三十字以内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怀抱大石投入江中,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咬坏了屈原的躯体,就用竹筒装上米投入江中,用来吸引鱼虾。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楚国大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年的这一天楚国人就会用竹筒装满米投入到江中祭祀,这也是最早的粽子的由来。
最早的粽子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用叶子包成的,而是用竹筒做成的,古代人对端午节也赋予了更多的说法和内容,在祭祀屈原的时候担心投入江中的竹筒米会被江中的蛟龙盗取吃掉,于是丰富的粽子的形色,古人认为蛟龙害怕楝叶和五彩丝线,所以就用楝叶包米用绿丝缠绕扎好再投入江中。
春秋时期也有关于粽子的来历,有记载说,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上黍米包成牛角状的粽子称之为角黍。也有用竹筒装上米密封起来烤熟,称之为筒粽。到了东汉末年,有百姓用草木灰泡水用来浸泡黍米,用菰叶包成了四角形状然后放在锅中煮熟,这种粽子后来演变成了广东碱水粽。一直到了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佳节的必备食物。
南北朝时期,粽子的样式就丰富了起来,不仅有黍米的,在米中还掺杂了板栗、红枣、肉等等,粽子也成了亲朋好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到了元、明朝时期,粽子已经不再使用菰叶,而是改成了箬叶,一直到后来的芦苇叶,里面的材料也有了豆沙、蛋黄、猪肉等,可以说品种越来越丰富多彩。
有专家认证说粽子其实只是民间的一种普通食物,最初吃这种食物也并不是固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吃粽子祭屈原,也是后人加上去的,反映了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4、端午节粽子的来历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粽子寓意:平平安安
粽子的来源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投入汨罗江之后,人们为了担心河中的蛟龙等凶物伤害屈原的尸体,就将糯米装入竹筒中,然后投入江中吸引凶物的注意。
因此,粽子也有着保平安的寓意,在很多地方的习俗中,人们制作粽子时选择用红绳将其捆绑,然后放在小孩子的兜里,这样就寓意着给小孩子护身符。
5、粽子的来历到底是什么
粽的历史悠久,相传在战国时代,楚国三闾大夫及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百姓为了防止鱼类破坏屈原的尸体,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让鱼吃米饭而不去咬屈原的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人们过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承袭传统的表现。
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灵的,因为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必须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祭祀活动,以除瘟、驱邪、求吉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人们过端午节吃粽子都是承袭传统的表现。不同的地区粽子的种类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粽子的挑选方法
一要看看粽子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别买变质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变化,如果尝到粽子馅有点酸、有点发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小心粽子的质量,一定要买商场、餐饮企业、超市的正规粽子;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装,买安全、卫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对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黄粽和太油腻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