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的端午节有什么不一样
1、端午节是几月几日风俗特点是什么 端午节的风俗特点有哪些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风俗特点是什么 端午节的风俗特点有哪些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风俗特点有:悬艾叶菖蒲、佩香囊、赛龙舟、游百病、女儿回娘家、吃五黄、挂钟馗像、躲午、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系五彩绳、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主要风俗介绍
悬艾叶菖蒲
到了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除,并将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是指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也有其它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
系五彩绳
五彩绳又称为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时期崇敬五色,五彩绳的五色代表五行——赤木水火土,彼此相生相克,蕴含着吉祥如意。所以端午节那天长辈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以保孩子平安。五彩绳不可以弄断或者丢弃,据说佩戴五彩绳的孩子可以消灾避难,以防蛇虫伤害。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玄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各地端午节习俗︰
天津︰端午习俗很独特,除了吃粽子以外还要吃“五毒饼”!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其实是一种白皮点心,每块上面都有“蝎子、蜈蚣、壁虎、蟾蜍、蛇等五含局毒凸凹花纹图案。”寓意身体康健、网络不侵。
宁波∶端午时节,很多人会把艾叶或者菖蒲挂到门外,用来杀虫灭菌、净化空气。每到端午,香囊也很受宁波人的欢迎,香囊内大多放了苍术、菖蒲等中药。既有节日特色,又有实用功效。
山东:邹平县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猎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湖北宜昌∶作为屈原故里,不得不说。名俗活动更加传统多样。用包粽子、赛龙舟、扎香包、洗艾叶浴等民间习俗活动过端午节!
云南∶香格里拉的5月很美,每年五月,在这个繁花盛开的昌咐雪域高原也将如期迎来最盛大的节日——香格里拉五月民族传统赛马节。届时,草原也将沸腾,只为这片净土增添亮色。赛马节竞赛及展演主要包括:马术比赛(速度、马技、走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个人项目赛(射箭、射弩),非物质谈迅让文化遗产作品(马上用品)展评等内容。
2、端午节去哪里比较好玩呢
1、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有着名旅游景点24个,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香格里拉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三江并流”之腹地,形成独特的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
而每年5、6月份,杜鹃花开满山头,煞是好看,而每年6月中旬还有野花花海,如大小鸢尾花等,点缀在青草间,宛如织锦地毯。
2、漠河
“白夜”和“北极光”两大天然奇景是漠河的特别之处。它是中国最北所在,深藏于大兴安领林区,黑龙江从中流过,河对岸就是俄罗斯。每年夏至节前后,即6、7月份,此时不仅有一年一度的夏至节,还有机会在当地的“北极村”见到极光横空出世,但极光可遇不可求,即使是当地人都很少能看到。
3、泸沽湖
泸沽湖水面海拔2690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位于滇川交界处,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境,水天一色,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间,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
泸沽湖畔居住的主要为摩梭人,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朴,无论是成丁礼、阿夏婚、母系家庭、丧葬,都是绝无仅有的。
4、野三坡
野三坡,地处北京西部,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的美誉。它的美是大自然的杰作,重峦叠嶂、碧影滴翠、溪流瀑布、山花绮丽、飞禽走兽、峡谷峰林,共同构成了一幅独具风采的生态画面。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而野三坡却是一个清凉世界,曲折幽深的百里峡内,阵阵轻风裹挟着海棠花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惊叹于大自然雕琢的回首观音、一线天、老虎嘴等壮景。
5、神农架
古老漫长的地理变迁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神农架全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中国内陆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
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是名符其实的“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绿色宝库”。
3、各地端午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端午节的习俗可谓丰富多彩,我们熟悉的端午习俗主要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
但是各地的端午风俗习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我们广西北海市的端午习惯游花艇,四川阿坝的万人朝山会,还有四川抢鸭子,云南香格里拉赛马等。下面就盘点10个不同地方端午节时候的风俗习惯,搬好小凳登,一起来欣赏吧~~
1、广西北海,游花艇。北海花艇是当地特色端午项目,通常用八艘驳艇并联,上接木板,树以木柱,张以幢幔,张灯结彩,艇上有人慧枣装模作样地喝酒唱曲,作观涛赏月之风雅状。花艇从游泳场至外沙间来回巡游,鼓乐喧阗,好不热闹。
2、福建福州,吃指定食物。福州端午旧俗是,一般临近端午的5天内都要吃指定的食物,初一吃糕,初二吃桃,初三吃田螺、海螺,初四门前挂艾草,初五吃鸡蛋,以求来年平安。呵呵,他说小时候端午还觉得特别好玩,每天一样好吃的,然后长大之后,就觉得特别无聊,因为他妈为了有个好兆头,跟根本不做别的饭,每天都会准备习俗里的东西给他吃。
3、南京,端午破火眼。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不仅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有许多古老的民俗文化,南京城乡都有“端午破火眼”习俗。端午这天,各家备一盆清水,滴上几滴雄黄酒,再放进两枚鹅眼钱,合家大小都用这盆水来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4、山西,戴艾叶。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可驱蚊虫,有保健作用。艾叶除了包粽子、插在门上驱邪,还可以戴在头上。在山西一带,各村祭龙王,男女戴上艾叶,称为“去疾”。小孩子们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5、江苏高邮,吃“十二红”。如果你是个吃货,肯定觉得端午节只吃粽子还不够,高邮人也这样想的,所以端午节他们还吃“十二红”。“十二红”一般指带红色或酱油色的食品,如烧仔鸡、烧黄鱼、炒苋菜等等,有四碗八碟之说。“四碗”有红烧黄鱼、红烧趴蹄、红烧牛肉、红烧鸡块。“八碟”,又有“四冷”、“四热”之分。四冷为:咸鸭蛋、香肠、洋花萝卜、熏鱼等;四热为:炒苋菜、炒猪肝、炒河虾、炒黄鳝等。是不是光想想都流口水了。
6、湖北,晒水给小孩洗澡。端午又称端阳节,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一天,晒水给小孩洗澡是屈原故里,湖北一带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据说可以洗去污浊和病魔。
7、四川,抢鸭子。四川眉山一带,端午节最热闹的节目就是抢鸭子,你没看错,是抢鸭子,够奇葩吧。不过你肯定想不到抢鸭子的来源跟苏东坡有关,只想说文人就是会玩,玩得了斗酒会诗,也玩得了抢鸭子。
8、山东,露水洗脸。都说山东是百里不同俗的,各个地方都不一样,有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9、四川/阿坝,万人朝山会。四姑娘山传统朝山会主要为祭祀斯古拉山神,也是阿坝州“端午祭”系列活动之一。
10、云南香格里拉,赛马节。端午赛马节是香格里拉市一年一度的重大传统节庆活动之一。作为香格里拉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民族赛事和民众最为喜爱的端午节项目。
了解了一些地方的端午习俗,那么端午的来历,大家可了解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的来历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形成了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颂橡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但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比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还有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但是大家熟知的是纪念屈原说,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端午传说——屈原投江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野碧旁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汨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屈原死后,人们为他建庙筑坟,长久地敬仰他、怀念他。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屈原的家乡和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有个风俗,每到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据说划龙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人们每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据说也同屈原有关。最初是汨罗江边的老百姓为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进水里去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习俗传遍了全国。
以上就是各地端午的不同风俗习惯,以及端午的来历,传说等相关知识介绍了~~~大家都有什么补充欢迎底下留言哦
4、2019香格里拉赛马节6月7日开启附活动信息
云南一年一度的重大节庆活动将会在香格里拉举办,赛马节作为香格里拉最为悠久的民族赛事,赛马节的开启将会有助于香格里拉的旅游发展,也是当地传统的传承。更多赛马节活动信息,一起来看看。
2019香格里拉赛马节时间:
2019年6月7日开启,赛事将会维持14天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与中国旅游集团公司24日联合发布,2019香格里拉赛马节将于端午节(6月7日)开赛,赛事为期14天。届时将有来自四川甘孜和云南多个州市的马队同场竞技,预计将吸引来自全国的35万游客到场观看。
端午赛马节是香格里拉市一年一度的重大传统节庆活动之一,作为香格里拉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民族赛事和民众最为喜爱的端午节项目,其前身为明、清时期民间自发组织的“五月赛马会”,1997年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端午赛马节”。
赛事方面主要包括马术比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个人项目赛两项内容。具体包括1000米、3000米、5000米速度赛,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马技赛及1000米、3000米走马赛等。
和往届相比,本次赛马节整体规模更大。除包含宏芦文艺表演、马术表演、马术比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个人项目赛等传统活动外,还将举办香格里拉非遗歌舞乐展演、香格里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等特色活动。
赛事活动内容本次活动期间,将举行马术比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个人项目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宣传活动、香格里拉非遗歌舞乐展演、香格里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中国旅兄简游集团首届香格里拉旅游高端闭门峰会、中国旅游集团“时光之礼”香格里拉旅游扶贫线路全球启动发布会、第五届香格里拉青年歌手大奖赛、香格里拉市首届广场舞大赛、2019年香格里拉特色商品展销会及第三届香格里拉“品牌汽车展”活动、香格里拉特色产品展销会、第三届香格里拉“羡绝裤品牌汽车展”、《纪念吴越王晋封1110周年》西泠名家篆刻邀请展等系列活动。
与往届端午赛马节相比,亮点纷呈,内容更加丰富。
5、香格里拉的习俗
二月八
时间:农历二月初八
农历二月初八是纳西族最热闹的节日,尤以三坝白地乡最热闹。节日期间,远近赶来参加者数以万计,还有藏族、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参加。活动地点主要在风景秀丽的白水台。人们先杀鸡祭天,祭祀各种神灵,然后进行歌舞表演,热闹非凡。
赛马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一般持续3天
香格里拉赛马节由来已久,是香格里拉县各族群众最为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藏民们在春天里的一次盛大集会。现在的赛马节已发展为民族运动竞赛和民间文艺活动的交流盛会。赛马节的举办时间一般在农历端午节前后,通常持续3天。地点在舞凤山赛马场。
赛马节活动期间,除了传统的马术竞赛、表演等节目外,还有牦牛赛跑、牛拉杠等平日难得见到的项目。参赛的选手不仅有香格里拉本地的牧民,毗邻的芒康、乡城、稻城、理塘、巴塘、得荣等地区的马队也会前来参加比赛和表演。节日期间,当地居民举家毁旦出游,在山脚坝边搭帐篷,野炊、宴客。等到赛马会开始时,人们便齐聚在宽敞的草坪上,观看各地骑手的精彩表演。赛马有比速度、比步法、比马上枪旗、跑马拾物等。
此外,香格里拉当地还会组织各种文艺演出和篝火晚会、放映广场电影,迪庆藏族自治州影剧院也会有不少民族曲艺团的演出。
提示:6月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之一,也是旅游旺季,交通、住宿、餐饮等都会比较紧张,如果想参加热闹的赛马节,最好提前预定住宿和规划好行程。
香格里拉弦子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七至初九
香格里拉弦子节为德钦县的固定节日,每年举办一次。节日期间各乡镇会选派出民间文艺表演队,前往德钦县城参加民族民间文艺、服饰表演。内容有弦子、热巴及民间各种舞蹈,祝酒、祝福的歌及各种民歌等,以展示民风民俗、弘扬民族文化。
德钦县与香格里拉毗邻,同属迪庆藏族自治州,有“弦子之乡”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被誉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流传于德钦的弦子已有700多年历史,每逢佛事活动日和节日之夜,人们都会围着篝火,伴着弦子的旋律载歌载舞。
弦子又称藏胡,藏语称"宾永"。音色明亮宽厚,具有高原粗犷的风格。弦子是藏族男子必备的乐器,几乎人人都有,除了能伴奏、合奏外,还可以独奏。弦子舞男纤胡扰女都可跳,舞姿刚柔兼备,优美舒展。
登巴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登巴节是尼汝藏族具有浓郁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又是藏族农业地区生产性传统节日。届时,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集体祭祀山神、仙人洞和育嘛呢经仪式,消灾驱邪,祈求五谷丰登、做简六畜兴旺。此外,还举行赛马、打靶、斗牛、跳锅庄舞等娱乐活动。
格冬节
时间:藏历十二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
格冬节即跳神节,意思为九样食物烩煮聚餐之意,是藏传佛教寺院专门组织的一种跳神驱鬼的宗教活动。各寺院格冬节的时间各不相同,香格里拉噶丹·松赞林寺在藏历12月26至29日。26日为跳神预演;在寺院内进行,27、28日为诵经法会;29日为跳神面具舞,面具多种多样,有马、鹿、猴、牦牛、狗、乌鸦、猪、虎等,舞蹈有唢呐、鼓、跋等器乐伴奏,气氛十分神秘,持续时间为1天
6、藏族的端午节习俗
<
7、云南六月份有什么节日
在云南六月除了有端午节之外,还有哪些节日呢?云南六月是民族节日的盛宴,端午赛马节、闹兜阳、锦壮红饭节等等,还有不少节日,六月到云南旅游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少数民族风情,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迪庆端午赛马节
农历5月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之一,草绿山青、群芳吐艳。香格里拉五月赛马会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香格里拉各族群众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香格游旅里拉市人民政府法定的以藏族马文化为主题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为期3天。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而香格里拉赛马节也有着纪念英雄和传承民俗的意味,且它们都在农历五月初五,久而久之,传统的赛马文化融合了汉族的端午节。这样既能传承和发展香格里拉谈郑农历五月传统赛马文化,同时借助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传统端午节的法定节假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赏。欢庆两大节日,为香格里拉增添了不一样的端午赛马文化。
文山闹兜阳
“一路有你是兜阳。水中两人阴阳分;狗马虎时合归一。竹轿飞啊四人抬;五月苗族闹兜阳??”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马关县小坝子镇老懂寨都要举行“闹兜阳”活动。各种仪式、舞蹈、对歌、传统游戏、体育竞技等苗族传统民俗活动在节日期间开展,文山广大苗族同胞在节日中同交流共促进,这一节日在增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于2017年6月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闹兜阳”是为了纪念苗族仙人“兜阳”而设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很有本领的苗族男子叫兜阳,“兜”在苗语中是“指”的意思,“阳”是“好、化”之意,“兜阳”就是能指引人们走向光明之义。兜阳如他的名字一样,为了解救众生苦难而云游四方,行善社会,他的功德与思想深得民心,因此苗族同胞在每年举行“闹兜阳”活动来纪念他。
锦壮红饭节
农历六月初一,一年一度的“锦壮红饭节”如期而至。每逢节日期间,勤劳的壮族妇女都要采下最新鲜、纯天然的药材作为染花米饭的染料,紫兰藤染出紫色,板蓝根染出蓝色,靛叶染出黑色,黄姜染出黄色,红兰草染出红色。这些植物,既能够染出各种颜色,又具有清肝明目,养血退翳的药用价值。
舂、煮、泡、染,当这些染色植物被捣碎、烹煮,空气中充满了独特的香气,这是花米变身的前奏。准备好染饭花之后,精选上好的糯米,用筛子把碎米筛出,然后开始晕染,最终变成色彩缤纷、香喷喷的花米饭,以款待各方来客。
普洱药根节
在普洱,不吃百草根就算不上过真正的端午节。普洱的药膳文化独具特色,每年端午,“吃百草药根换肠肚,保你一夏不生病”“端午节吃百药根,换了肠肚一身轻”的俗语总是挂在普洱人的嘴边,并口口相传、代代相承。
普洱人大都有炖煮各种中草药根来做药膳汤以防病治病的习俗。端午节于普洱人,不仅有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更有吃百药宴以祛病强身的美好愿景。普洱人把各种药根与鸡、猪蹄、腊肉等一起混煮。药根不同,功效各异,有安神、通气、养胃、养肺润肺、除风湿、舒经活络、补肝含磨颂肾和健脾胃等功效。普洱端午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节日习俗,蕴含着普洱人民追求健康和保健养生的理念。
红河荔枝节
六月的荔枝酸甜诱人,红河州屏边县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妃子笑”荔枝提早成熟,品质上乘,果实糖酸比合理,甜而不腻,适合大众口感。“妃子笑”荔枝种植面积、产销量均居云南省第一位。
夏日的屏边,果园里硕果累累,颗颗荔枝结满枝头,绿中带红的果实掩映在浓绿的枝叶中,一串串、一团团、一粒粒,像灯笼、似翡翠。摘下一颗枝头圆润饱满的果实,剥掉果皮,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轻咬一口,汁液溢满口腔,甜滋滋的味道直透心底。游人不但可以入园自助采摘荔枝,还可以参加篝火晚会欣赏节目,欢度荔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