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节日 » 昭阳区端午节在哪里买草药

昭阳区端午节在哪里买草药

发布时间: 2023-05-02 20:25:54

1、端午节要用什么草药 端午节要用的草药有哪些

1

2、端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风俗活动有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5、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以上内容参考:黄河新闻网-端午节的习俗

3、四川人如何过端午?

1、吃粽子

每到端午,网络上各大网红粽子又开始热炒,但四川人有自己的“粽子一条街”。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成都马鞍东路13号院几个老住户凭着各自的好手艺,每逢端午节在小区门口卖自家手工粽子逐渐延伸而来的传统特色。



2、插菖蒲艾叶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通常在端午节,四川人都会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例入端午节必备的物品当中。



3、给女婿送伞

据说过去在老四川的农村里,端午节还流行“送伞”这一习俗。大致内容是女婿在婚后第一个端午节,要备上九个粽子、九个盐蛋、两瓶酒,携妻子到岳父家过节。饭后女婿回家时会收到岳父/母赠送的一把伞,且不论天晴下雨,均要打伞回家,含有庇护之意,望婆家照顾新媳妇。

因为在繁体字中,“伞”是拥有人字最多的字,寓意多生儿女,人丁兴旺。



4、点雄黄,配香包

端午的时候,把雄黄酒蘸抹涂在小孩子额头的习俗,而有的时候会在孩子额头画“王”字、当然,也会佩戴五色丝线缠绕的鸭蛋和内装雄黄、苍术、丁香等中药,用棉布、丝线缝制的香包,如今的香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代表端午民俗的文化艺术品。



5、赛龙舟

龙舟竞渡是四川端午节传统活动之一,始于汉,尤以清末、民国初年为盛。每到端午,江上锣鼓声天,江岸上站满了观赛的群众。但后来锦江河床升高,水位降低,成都市区的龙舟竞渡停止,竞渡活动移往新津、金堂等地进行。



6、撒李子

民国时期,四川有一种外地罕见的习俗——撒李子。说是撒李子大会,其实也就是青年男女借此机会出来撒欢的时机。每到端午,正是桃李水果成熟的季节,李子不贵,又有一定的硬度,很适合作为互相偷袭的“暗器”。


4、在吴川端午节的习俗

每到农历五月初端午节吃粽子、用艾叶沐浴,还有江上划龙舟锣鼓都是吴川的习俗。

1、插艾叶叶洗疮癞:吴川与端午节有关的活动在农历五月初一就开始了。初一这天一大早,吴川域区各个市场都摆满了草药,这些草药是新鲜采摘的,还带着青草气和泥土的芳香。艾草、桃叶、香茅、苦草、陌药等十多种,扎成一束束的的,每束只卖一元或几角。

这天人们拿艾草插门来辟邪招安,初一或初五端午节买草药煮药水午时为小孩洁身沐浴,据传用五月“龙舟水”和草药煮水铅闭沐溶,可以洗疮洗癞,健健康康。现在插艾叶的不多了,但洗草药水的大有人在。

2、吃粟米籺(米浓籺)、裹粽籺:五月初一这天最热闹的还是卖乙的摊档,除各地共有的古粽糍外(吴)川人叫粽子为裹粽),梅菉人还热卖栗米籺(米浓籺)。栗米籺是用果子捣粉炊熟做成的,很像年糕,但它保持果子的天然的黄拿激拍色,有的加上糯米做成两层的。


由于栗米一需要掺和少许食用碱水(俗称灰水)蒸炊才能凝结成型,因而栗米一又叫灰水一或灰笼一,栗米一以当地鸭脚栗磨粉蒸炊最为上品。黄色的栗米一色彩诱人、香气袭人,它带有栗子的清香和碱水的独特香味,再浇上黄糖煮的糖胶,又香又消羡甜,风味独特。它和烂镬炒粉一样,都是梅菉近郊坡尾村人创制,有几百年历史,是吴川川的风味小吃

3、扒龙船,赶“水鬼”:吴川是粤西著名的水乡,江宽海阔,河网纵横,自古以来水运发达赛龙舟活动历史悠久。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沿河各村都有扒龙船的习惯(吴川人叫赛龙舟为扒龙船),直到现在,梅菉、博铺、振文、长岐、兰石、黄坡等地民间都经常有赛龙舟活动。

其中以梅菉为最,基本上每年端午节梅菉头的群众都在大塘上扒龙船,前些年还举办过全市性的龙舟赛,围观的群众成千上万。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吴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

5、端午采药的习俗是怎样形成的?

在古代,人们疗疾大多靠民间的验方,老百姓也大多能识好些草药。因此每到端午节时,人们便采集各种各样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就形成了端午采药的习俗。

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夏小正》记载:

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岁时广记》卷“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

五月初五,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癞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人们还常以癞蛤蟆的唾沫,煎汤过午给小儿洗澡,据说可以减轻痘疮的发病。

在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癞蛤蟆之俗,如江苏在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唾沫,制作中药蟾酥。

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当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的传说。

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写道:“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也就是说,汉代人捕捉蟾蜍,为的还不是蟾蜍,而是为“辟兵”,蟾蜍何以辟兵?这与古人的信仰有关。

汉人张衡在《灵宪》曾交代月宫中这只蟾蜍的来历:

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由于蟾蜍被编入嫦娥传说,于是也和不死灵丹挂上了钩。《抱朴子·内篇》介绍不死灵药有五种,称“五芝”,其中“肉芝”就是“万岁蟾蜍”。

方术家所传说的五种神芝,色彩各不相同,服之可以长生不死。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五芝为:

赤芝名丹芝,黄芝名金芝,白芝名玉芝,黑芝名玄芝,紫芝名木芝。

据说万岁蟾蜍的神奇,来自头上的角,即肉芝,药力在灵芝以上,是长生不老的仙药。不仅“服之长生”,而且神奇非常:

蟾蜍万岁者,头上有角,颔有丹书八字,五月初五午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划地,即为流水。能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矢皆反还自向也。

这就是《淮南子》讲到的蟾蜍辟兵的来历。在江南的许多地方,在端午节时有采药、驱狼等传统。俗话说:

五月端午草,百样都是药。

端午节前都是草,端午来到都是药。

于是,民间有在端午节这天上山采集地椒、野茶、苣苣、蒲公英、匾蓄、刺蓟等药材,以备单方土法治病之用。

湖南湘中一带,在端午日偏重于采集久明光、天泡草、苦瓜叶、马齿苋、蒲公英、苦秣菜、金银花等,以便暑天备用。前三种是洗药,能防疮疖及痱子;后几种是吃药,能防痢、消炎、清肺热。

从前,在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常有恶狼出没,小孩及家禽被狼叼走的灾祸时有发生。传说,每逢端午这天狼儿子出天花,死亡率高,成活率低,这样狼就难以大量繁衍。人们也乘狼之危,于端午这天,塞封狼窝,烟熏驱狼,以保人畜平安。

沐兰汤是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写道:“五月初五,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在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很有好处。

旧时,绍兴号称锡半城,锡箔工人多达数万。端午节中午,箔坊主必置五黄酒宴请工人,下午例行休息。锡箔师傅多善饮酒,往往喝得酩酊大醉。主人照例泡有浓茶供他们解醉,端午茶由此而成为不可缺少的“时令茶”,相沿成习。

端午习俗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反映出古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民间智慧,很大程度上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朴素的卫生防疫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6、端午节除了送粽子,还有哪些礼品可以送?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这一天,最常见的就是送粽子,但是也可以考虑以下这些,个人见解,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哈,关于送礼这个事情上,大多数时候都是考虑的收礼人如何收得舒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让送礼人能够义无反顾的去送礼的,所以送礼送的舒服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该送什么


 

  

香囊,端午节这种拥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节日里,送的礼物当然也要有浓浓的文化气息了,香囊,夏可驱蚊,冬可留香,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同时也具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不管是送朋友,送亲人,送老人,送小孩都非常合适。

松花蛋、咸鸭蛋。经过历史的演变,松花蛋和咸鸭蛋已经成了我国最受欢迎的风味蛋,也逐渐形成了端午节吃两蛋的习俗。在端午节将松花蛋、咸鸭蛋作为礼物送人是很不错的。

高档茶叶,可以送送父母及长辈一些较为高档的茶饮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配备茶具再好不过了。老年人喝一些茶,养成喝茶的习惯是好的,不仅对身体好,而且也利于补充一天的水分。

花卉,端午节礼物还可以送花送情意。在这个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里适合赠送的花卉有:剑兰、龙船花、文心兰、黄百合。因为它们对应的花语有:剑兰的花语:避邪镇灾、性格坚强;龙船花的花语:争先恐后;文心兰的花语:快乐;黄百合的花语:快乐、喜庆。

福利卡,可以让收礼人自选礼品,无须担心送礼不符合收礼人的心意。超多选择余地,能够满足各个年龄阶段的需求。 


 

总的来说,礼品怎么样送才算是合适的礼品呢?从送礼人的角度考虑,(1)预算之内(2)方便送礼。从收礼人的角度出发,(1)方便收礼(2)是否符合收礼的需求(3)是否有节日相关性。不管是不是节日,不管是什么节日,都是这几样,而节日送礼,首先要考虑的就应该是要和节日有相关性,不然又何必非要节日去送礼呢对吧,不过,心意是最重要的哈,不管是做什么用的,出于什么目的,真正的用心去准备比什么都重要,别人也会感觉的到哈。

7、广西端午节的风俗

<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