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蝎子怎么贴
1、端午节为什么要贴五毒点蚊烟?
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五毒。
端午自古以来全是一个很重要传统民族节日之一,有龙舟比赛吃粽子等一系列民俗文化风俗习惯,现如今端午也是在我国申请办理世界文化非物质财产之一。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2、端午节要防的五毒除蝎子、蛇、蜈蚣、壁虎以外,还有什么
端午节要防的五毒除蝎子、蛇、蜈蚣、壁虎以外还有蟾蜍。
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应该分别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古代我国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每到端午节,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2)端午节蝎子怎么贴扩展资料:
五毒毒性:
蜈蚣(毒作用和蝎子差不多,但量不足蝎子,只有肿痛);
毒蛇(蛇类不同而毒性不同但被毒蛇咬伤死亡例子较多);
蝎子(和蛇一样,除了个别,毒性都较小,因为除了饲养一般很少见到,毒作用大多数是抽搐引起中风);
壁虎(属于蜥蜴目生物,分为有毒和无毒两大类,但是古人认为他逃到耳朵里,尾巴脱落会致聋,但实际上不会);
蟾蜍(它分泌的蟾酥才是致盲和致命,毒性大于普通的蛇,但蟾蜍不像蛇有攻击性,所以案例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