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节日 » 端午节在湘江河什么时候赛龙舟

端午节在湘江河什么时候赛龙舟

发布时间: 2023-05-19 05:46:58

1、龙舟节是几月几日?要干些什么事?

龙舟节一般指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要做的事有: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1)端午节在湘江河什么时候赛龙舟扩展资料: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划龙舟是什么节日,几月几日 什么时候会划龙舟

划龙舟是皮罩端午节的一项重要的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天举行。龙舟不单是传统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其引申发展出来的龙舟竞赛现已发展为体育活动。若有小伙伴还想了解更多与“划龙舟是什么节日,几月几日”相关的内容,可继续跟随我往下浏览。

划龙舟在什么节日划

1、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的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在中国南方很流行,相传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

2、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御握判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的木舟,上刻鳞甲,船头装饰成龙头,船尾装饰成龙尾。

3、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等道具,比赛时敲打龙舟上的锣鼓,既能鼓舞士气,还能让船员保持一定的节奏,努力划桨。

4、随着裁判镇改一声令下,龙舟如离弦的箭,飞驰而出。顷刻间,鼓声、呐喊声划破万里长空。所有参赛龙舟都向插着锦旗彩竿的终点飞快地驰进,先到标杆的队伍夺魁。

什么时候会划龙舟

3、龙舟节是在什么时候


龙舟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龙舟节即掘念举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等,其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节自古就是食粽与扒龙舟的喜庆日子,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佳节的体现。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龙舟节名称由来: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高清是“龙子”的身分,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他们不仅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判碧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故又称龙舟节。


4、端午节:一次寻“根”之旅

“五月初五到,端午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节。每年这天,人们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包、 包饺子,吃“五黄”、熏“五毒”,用种种方法来祈福辟邪。端午前夕,在美丽的湘江河畔举办了全国第九届民族运动会“多彩贵州”龙舟系列活动暨遵义市第四届“宏磊”杯龙舟赛,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观看。激烈的赛事,让我们再一次对端午传统佳节有了深刻的感触。

时至今日,你是否仍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端午的旧风古俗你又知道多少?在遵义本地的老一辈人中,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我们的80后、90后们,会以怎样新颖的方式来庆祝端午?在面对西方节日的疯狂“侵袭”时,很多人开始淡漠答银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今年国家特地将传统节日设立放假日期,无形中让人们开始重新重视传统节日。

年年端午节,年年吃粽子,端午节,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这旅途中,我们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才能让每一个佳节过得更有意义,更能触碰人心?

一起去湘江赛龙舟

“看,湘江河上又在搞龙舟比赛咯!”6月2日,全国第九届民族运动会多彩贵州龙舟系列活动暨遵义市第四届龙舟比赛在湘江河畔拉开帷幕。本次比赛的起点设在公园拦河坝,终点设在石龙桥,赛程长500米,尽管天公不作美,但是依然影响不了16支宏吵参赛队同河竞技的劲头。站在两岸观看比赛的市民们不时拿出相机拍照,在比赛进行得最激烈时不时为队员们呐喊助威,场面甚是壮观。

“一过端午节,我们一家老小必定要来湘江河畔守着观看赛龙舟比赛,这已成为我们家的习惯。”站在河畔看着比赛的蔡女士激动地说,赛龙舟之前还进行了撒粽子祭奠屈原的活动,在纪念先人的同时,也再一次让我们受到教育,了解端午节的意义。“这不,为了让孩子了解端午节,之前在家就备足了功课。”站在蔡女士身旁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儿子乐呵呵地说,他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的历史故事。“这已经是咱们遵义举办的第四届龙舟赛咯!每年过端午都相当的热闹!”遵义市文体局副局长肖宜河告诉记者,每一年都会组织遵义十多个县市区的代表队进行划龙舟比赛,在这之前,就开始对河道进行清理,队员们也进行紧张的训练。“在遵义最有代表性的母亲河——湘江河上划龙舟,也是对传统佳节端午节的一次庆祝,而且这档传统项目的开展,更有益渲染过节气氛,拉近人们和传统佳节的距离。”据了解,在接下来的时间,余庆县、绥阳县都会相继开展赛龙舟比赛,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延续传统 老遵义人的端午情节

早在端午节前半个月,家住添阳小区的王老太一家就为端午节做足了准备。“咱家每年都要自己做盐蛋,家里的大人小孩会在一起玩吃盐蛋游戏。”王老太笑着说,这是家中的传统,从爷爷辈就开始了,今年做了三十个盐蛋,端午节那天,自己的'三个孙子孙女会抢着要被红纸染红的盐蛋。

王老太回忆说,小的时候的她只觉得很好玩,其实吃盐蛋这个习俗是有深刻寓意的。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著,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味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有一年过端午,家中聚齐了亲友,自己的两个叔叔辈的人打赌比赛吃盐蛋,看谁吃得多谁赢。在王老太心中,这只有过年才会有的福气,因此特别期待过端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家中做盐蛋的习俗没有丢,端午节自然成为家中必备的一项传统。

端午节这天,在自家门口挂艾草、挂菖蒲,是很多遵义人的习惯。清绝宴刚买了新鲜的艾草和菖蒲,教师王文希就迫不及待的挂在自己的门前。“俗话说艾草和菖蒲可以僻邪驱瘴,挂上了保佑一家老小身体健康,不生病,特地挑了最新鲜的。”王老师说,两年前的端午节,女儿玲玲刚好皮肤过敏,就把家里的艾草、薄荷、椿树的果实、香菜秆等一并拿来烧点水来洗一洗,既可辟邪除病,又应了端午节的风俗。女儿还说这些东西烧出来的水是香水,泡个香水澡,谁能有这种福气呢?传说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只要是在端午节那天采摘的草,都可以消除百病,真是一点不假。

除了吃盐蛋和挂艾草,最重头的要属吃粽子了。尽管现在在超市、菜市场都有做好的现成粽子卖,但对于家住遵义县的刘毅爷爷一家来说:过端午,还是吃自己动手包的来的实在。买粽叶、糯米、红豆、绿豆、红枣、猪肉,端午节当天,刘爷爷的女儿、孙子、兄弟姐妹都来了,一大早,大伙就一起动手,小孩儿们在一旁好奇地学着包,大人们翻着花样包出菱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形状。待下锅一蒸,新鲜出炉的粽子一出锅,就被大家瓜分完。一家人其乐融融,吃得津津有味。“只要一吃粽子就会想起屈原的故事,这是对先祖的怀念,也成为凝聚一家人最好的中国传统节日。”刘爷爷说,在端午节当天,家里会相当的热闹,老伴儿还会做好用五彩丝线缝制的香包,发给家里的亲人佩戴,保佑平安。

过节这两天,你会发现在遵义市的各大菜市场都排满了买饺皮的人,吃饺子成了遵义人过端午节的一大习俗,其目的就是想让子女在节日这天吃得舒服。据说吃饺子会交好运发大财,一家人聚在一起剁馅、擀皮、包饺子、吃饺子,预示着家里能够有一个好兆头。“我心目中的端午节,是和吃盐蛋、吃饺子、挂香包、挂艾草、早起去河边用露水洗脸等一系列的活动相联系的。”70后公务员王伟告诉记者,这些从小就经历过的本地端午习俗,在他看来,意义非凡。今年,家里还特地买来雄黄酒,寓意驱邪、解毒,“边饮酒、边吃饺子和粽子,边和亲友畅谈端午史事,实则难能可贵。”

传统PK新式:80、90后过节旅游、发短信、写微博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你们会亲自动手包粽子吗?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意义吗?你们会以什么方式来过端午佳节呢? 其实,身边很多的80、90后对于端午节并不陌生,他们中大多数都认同端午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对于和端午相关的民俗活动,遵义市第五中学的黄云如数家珍:小时候印象特别深的是,每到端午妈妈都会给自己编个网兜,挂上鸭蛋。自己会故意挂着鸭蛋到家门口转,想让所有小朋友都看见自己的鸭蛋,有时候鸭蛋都磕裂了,自己还舍不得摘下来。端午对自己而言印象非常深。

“尽管我不会包粽子,但是我一样可以过个快乐的端午节。”身为人妻的80后母亲李潇潇说,趁着今年端午三天的假期,一家三口开车去了郊外旅游,端午成了一家人放松休闲的最好时机。“其实,端午节本来就是合家团圆的时刻,不一定非要待在家里看端午节晚会,不一定非要按照传统的方式去过,我对端午的理解,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快乐幸福,这就是过节的意义吧!”

“端午节,知道是祭奠屈原的,就是要吃粽子吧!”一群年轻人告诉记者,对于端午节,只知道是传统佳节,但对于那段深刻的历史,却不能完整的道出始末,加之端午的很多习俗,也是略知一二。“不过我们有自己的办法和更多的人一起享受过节的氛围,上微博,写祝福。发短息,送祝福,打电话,说祝福。”一90后帅哥谈到,这次端午节,自己就收到几十条亲朋好友的短信,在自己的 上,也写了:日圆,月圆,阖家“粽”团圆;禄源,财源,福气“粽”满圆;心愿,情愿,事事“粽”如愿。祝各位快乐“粽”连连,幸福“粽”粘粘,健康“粽”添添!的文字送给各位“粉丝”。于他而言,现代化的交流方式,也能让端午节的气氛很浓烈,尊重传统,但是也要在传统之上创造出新颖的过节方式,意义大于形式,传递出的都是一份祝福,一份思念,这才是最关键的。

回归传统文化,要抓住民族的根

在看出两代人对于端午节的不同态度之后,您是否会发出疑问,为什么年轻人对于传统会很如此“淡然”?遵义市历史研究会会长曾祥铣会长认为,“过传统佳节,就是一次了解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其实年轻人有这样的心态并不奇怪,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经济原因和政治因素,传统节日背后的精神内涵被人们忽略,客观上出现了精神上的断层,一些传承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精神的戏曲、故事都陆续消失,不单单是年轻人不重视,很多再年长一点的人,对端午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传统食品、划龙舟这些表面的民俗活动中。之前过端午,还会吟诗作赋,如今对年轻人来说,端午习俗只有粽子、鸭蛋这些标志性的符号还在,缺少能够生根的东西。

当看到我们身边很多人在疯狂的过着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的时候;当我们渐渐忽视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时候;当我们被问到“屈原”是谁、挂艾草、吃粽子是为何却不知道如何作答的时候;当去年韩国将我们传承几千年的端午节强行归于他们的时候;当今年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设立假期着重强调的时候,您是否会叹息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不重视?

“现在国家开始弘扬民族传统节日,重视民俗习惯,在端午节开展的划龙舟比赛,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体育项目的挖掘和发扬。”遵义市文体局副局长肖宜河说,民俗起于民间,赛龙舟不仅能够团结人们的力量,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精神敬仰。通过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不忘历史,记住前人,可以唤起年青一代的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将传统文化的精神深深注入他们的心。

“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一次长途旅行,是一次寻根之旅。”曾祥铣会长说,每一个传统佳节背后,总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康的生活向往,忘记文化,就是忘记我们的根。事实上,屈原之于端午,并不仅仅是加文化内涵于其上,更是区别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的中国自主品牌。屈原的核心价值是爱国,端午节是中国农耕时代的爱国节。虽然今天人们在过节时可能不太往这方面想。但这层爱国的附加值是紧紧融合其中的,只要过这个节,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我们的体内,只不过我们一时意识不到。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彼此尊重,我们可以学习他国节日的精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而不是瞎起哄。

5、端午节是几月几号的时候划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时间,阴历五月初五,也就是6月18日端午节。

赛龙舟由来,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6、遵义划龙舟比赛时间

6月9日。在湘江河石龙桥河段举行龙舟大赛,遵义市龙舟赛作为我市庆祝端午节的一项传统项目,从2002年6月9日起就开始举办,至今已经举办了11届,每年共有来自红花岗区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武警等部门组成的22支队伍参赛扰尺碧,比赛采用12人制的小龙舟缓举困逗,每支参赛队伍均由1名舵手、一名鼓手及10名划手构成。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