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怎么过端午节的
1、你们家乡过端午节有哪些特别的习俗?
福州民间《五月节诗》这首民谣隐含了端午节期间福州人需要做十件事情。这十件事情分别是:包粽子;唱《采莲鼓》;赛龙舟;外婆要给外孙(女)送红肚爿(肚兜),当作节日礼物;大人们把装着樟脑的香袋挂在孩子腰间,驱虫、辟邪;门上插菖蒲(或艾叶),还要用菖蒲泡汤洗澡;喝雄黄酒祛毒;到药店买些雄黄做成烟消毒;在家中挂钟馗像辟邪;最后一件事情则是家家户户像贴春联一样,在门楹贴上午时书。从前福州人是这样过端午节的:家宴必在中午进行,故称“端午”餐席上必备有粽子、雄黄酒、荷叶包、米粉肉。大古时小孩还要穿新衣、穿红肚兜、挂樟脑丸袋(香囊)、洗菖蒲汤,在口鼻上还要粘上用雄黄烟熏的肥肉,作为“避邪”之用还在家门口的墙壁上钉上用红线包头的菖蒲艾叶两束,也是保平安“避邪”之意。在午餐后,家人就带着小孩去福州西湖或台江的大桥头边上看龙船。在过去端午节这天他们必须做这十件事,时至今日,很多习俗已经被简化。这是去年端午节在西湖拍的,记得当时怀着桐桐,挺着个肚子在西湖里面看划龙舟,那时候西湖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挤不进去。
2、端午节,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我们家乡的人都会吃粽子、煮鸡蛋还有腌咸鸭蛋,这是最传统的过节方法。其中包粽子最有讲究,粽子叶要去采摘新鲜的芦苇叶回家洗干净,码整齐一打一打并排放齐放锅里,倒入清水大煮软,待彻底凉透再放进凉水浸泡。
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个小时,浸泡完的几个粽子叶叠在一起再轻微一折折成一个漏斗状,将适量的糯米倒入粽子叶里,如果喜欢红枣就加入红枣,如果喜欢腊肉就加入腊肉,最后将粽子包好用绳子缠起来,我姥姥不用绳子直接就可以用粽子叶绑的紧紧的。
就希望粽子就包好了,但是我们家乡一般不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我们会选择提前几天包好然后放进高压锅里蒸好等放凉了放入冰箱等端午节这天拿出来热着吃。
家长的老人们每次一包粽子就会包许多然后分给子女食用,因为年轻人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年轻人一般不会自己包粽子吃,多数都是家长包完了分给孩子们吃,所以包粽子不仅仅是端午节的习俗更是寄托着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当粽子办好了以后会放在锅里煮,这时放入几个鸡蛋和粽子一起煮等出锅了,鸡蛋就会充斥着粽子叶的香气,浓香四溢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就可以一起出锅了。
我们家长还有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传统,就是用七种颜色的线编制成手链送给没有上学的孩子,让他们带在手腕上目的为了驱邪治病,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没有灾难。
我们家乡的传统很普遍就是普罗大众的过法但是虽然形式简单但是节日里寄托着家里人的爱,亲情融化了一切生活中的苦难!
3、1篇写你家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作文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4、端午节习俗活动你家是怎么过端午节的你的节日里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请你简单写?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习俗: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端午食粽、端午浴、放纸鸢、佩豆娘、拴五色丝线、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铸阳燧、画额、躲端午、佩长命缕、戴香包、避五毒、采药、制凉茶、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九狮拜象。
(4)你们家怎么过端午节的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传承发展:
1、先秦时期
朱宣咸中国画《端阳佳节》先秦时代,南北风俗各异,端午作为一个“节日”已各有所侧重。南方的龙舟竞渡祭祀仪式鲜见于文献记载。北方在战国时代已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
2、秦汉时期
到秦汉后,由于国家统一,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汉时以北方文化为主导,就现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端午风俗沿北俗主要以避恶为主。
古越人最早的历法是干支历,以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天地纯阳之气极盛的重午日为龙图腾祭祀日。汉代时,由于历法变动,为了便于过节,朝廷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初五日。
3、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缯”了。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来说,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要受到上层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的活动,也必然会在风俗生活中积淀。
因此,本来端午节起源于民间的原始崇拜,但是到了汉末魏晋时,就又被赋予纪念历史人物的内容。
4、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且节日风俗活动,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
5、宋代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
宋代,午节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
6、明清时期
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北方无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竞渡。
7、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
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
在宋代就出现的端午贴天师符风俗,到明清时更为流行。不但有天师符,还有“五雷符”、“纸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8、近现代
自民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移风易俗,端午节许多旧的所谓“迷信风俗”已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忘了,但端午节仍是民间深受欢迎的传统节日,粽子是不可缺少的佳节食品。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2009年5月,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 。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5、端午节你们家乡会怎么过?
208位粉丝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菖蒲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节日必备操作。在中国,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许多地方还形成了自身独有特色的端午文化。
在以前,农村过端午节时,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挂菖蒲等。端午节过后,小学生去学校常常拿着妈妈做的粽子送给好朋友,既分享了各家妈妈的手艺,又体现了小朋友们的友谊。
那时候,端午时节每家每户都去采摘艾叶和菖蒲回家,一部分用于悬挂,一部分用于烧水洗澡。在祭拜完祖宗以后,每家的妈妈都会在自家小朋友的额头、手腕处点上雄黄酒。南方有很多江河,端午节的时候,有很多青壮年会参加赛龙舟比赛,十分热闹。
编辑于 2020-06-27
查看全部21个回答
四岁儿童学英语_4岁孩子学习英语黄金期_非常重要!
根据文中提到的端午节为您推荐
四岁儿童学英语,4岁是孩子接触英语十分关键的时!LILY英语不背单词句子,观看故事,强化练习,报告反馈,整套可视化教学!
lilyenglish.com广告
学英语软件_让3-15岁孩子快乐学英语_免费试听
根据文中提到的端午节为您推荐
孩子不想学英语怎么办?选VIPKID!纯正美式母语教学,培养孩子英语思维能力!线上课程免费试听,孩子随时想学就能学,赶紧注册领取试听课吧!
本月1300人已申请相关服务
咨询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端午节你们家乡会怎么过?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最美的花火 正在咨询一个情感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伊犁英语英语学习,好老师1对1教出好成绩.0元试听
英语英语学习,掌门1对1拥有10000+教研人员,1对1针对性教学,查缺补漏,快速提升!英语英语学习,小初
端午节,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在绍兴,其实过端午节在我们那地方,我说实话,气氛越来越淡了。都说水乡,江南,总该是保留着更多的质朴的习俗的。然而事实是,纵使我在农村,我也没有感受到浓郁的节日的氛围,很多时候,也不过就是吃几个粽子而已。 至于划龙舟,更是见所未见。河是有的,曹娥江、钱塘江,虽然绍兴多小桥流水,但长江大湖,倒也不是很少见。但就是没有龙舟,绍兴绝少龙舟的活动。而像《边城》中那样下水捉鸭子,谁捉到就归谁,同样没见过。 说说吃粽子吧,都说嘉兴粽子出名,我看也不见得。我最不屑的就是扯嘉兴粽子,南京咸水鸭这种在制作上越来越缺乏独特性还挂着名头的特产了。说实话,做个粽子,做个咸水鸭,在工艺上又不是像老干妈似的,有很多商业机密。根本就没有,所以所谓的地方特产,也就是挂个名头卖种情怀而已,你要真觉得嘉兴粽子多好吃,那只是因为你吃过的粽子太少了。至少在我眼中,绍兴的粽子一点不比嘉兴的差。 我最爱吃肉粽,端午前几天村里各户人家都会开始摘粽叶浸糯米裹粽子。端午那天,粽子香倒是十分浓郁的。、 除了粽子呢,可能五黄相对有些印象吧。吃黄鱼,我印象中吃黄鱼、吃咸鸭蛋和吃黄鳝是比较常见的。至于什么雄黄酒,我是从未喝过,也没什么兴趣。 吃五黄无非就是在晚饭的时候,多添几个菜色,也不见得有什么稀奇。 所以说来惭愧,出了名的水乡,傍着杭州的老城,还是在农村,节日气氛竟如此淡薄。而且这显然不是我自己鼻塞,事实上现今的绍兴节日气氛向来就是淡薄的。倒是一些圣诞、情人节,搞得二五八万的,甚嚣尘上。 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端午真的搞不起来吗?这么多活动可以举办,龙舟的沸反盈天气势我在电视中都感受得强烈,更不论现实中了。但就是不搞,就是懒得搞,就是非得让这端午的气氛越来越淡才好。 算了,我也没资格说这话,我端午都不回家。借此倒可以提一提我一淮安朋友的端午风俗,他们那边,
6、端午节,人们都是怎么过的?
1、端午节在家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应节的食品,可能大多数人都不陌生。每个地方的粽子可能会略有不同,味道和馅也多种多样。包粽子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一辈的人都不会包了,只是去买现成的,但作为中国的传统,我觉得还是要有人去把这个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2、端午节去江边看赛龙舟。
龙舟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赛龙舟的来历。据说古代的人是舍不得屈原投江,便划船营救,当他们去到那里后,不见屈原的踪影。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五日便用赛龙舟以此做纪念。
3、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情侣传递香囊表爱意。
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的意思,实际只是用来装鉓服装的,但是为了图个好意头,而且味道很香,可放在家中或房间,芳香怡人。另外还有的传说,男方送女方香囊是表达爱意,表示女方是男方的意中人。
4、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挂艾条。
端午节这一天,要打扫卫生,要在门上挂艾条。要喝雄黄酒,目的是为了辟邪,杀菌以及防病。
5、端午节去河里洗澡。
有些地方不一样,在端午节那一天要去河里洗澡,据说去河里洗澡也是一种美好的意头,表示把身上的不好的东西洗去,从些顺风顺水,生活幸福美满。
6、端午节家人团聚。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家人团聚,在外的游子,应该在如此隆重的节日,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共度佳节。
或者你端着午饭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