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喷点什么
1、端午节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而在
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吃上ー个大大的
裹蒸粽,而在我的家乡,最兴的就是自己包的
裏蒸粽了。
清晨,雾还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
朦胧的。而符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每
户人家都抬出一个差不多一个大人身高的大铁
锅,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望着这么个大铁锅,
都张大着嘴,发出“哇“的一声,而过了几年这
样的端午节,我们也就不惊奇了。
端午节的时间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又名端阳节,俗称
单五"。是古代(战国未期)爱国诗人屈原殉难
日,后人为纪念他,把这天定为节日。与春
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
日。
端午节的家乡习俗一
各家包食粽子;每年五月初,家家户户
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紧
多。从馅料看,主要是枣粽;豆沙、火腿、蛋
黄等馅料的较少。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
盛行不衰。
端午节的家乡习俗二
是插艾草,这是传统习俗之一。艾草代表
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插在门口,可
使身体健康。端午节这天ー早,各家在大门
房门、厨房门、栏门及所有窗口的上端两侧和
床底下插放艾条,以防毒驱邪。
端午节家乡习俗三
以雄黄酒酒室内外角落并涂擦小ル
手、足、耳、目、口鼻等处,以驱逐蛇、、
娱蚣、等毒虫。
端午节的典故
1、屈原投江
屈原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
被削职流放出去。后来楚国亡了,屈原便于五月初
五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
端午节的庆祝方式
1.吃粽子
吃粽子是全国各地共同的习俗,已经维持了好
几百年。在古代,粽子也被称为角黍,筒粽。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汨罗江自杀,当时的
人们为了保护这位伟人的尸体,便包了很多粽
子放入河中,吸引鱼虾,自此之后便有了吃粽
子的习俗。
因为各地区的习俗和饮食习惯不同,所以各地
区的粽子有很大的差别,最早人们祭祖的时
候,往往会使用到牛角,所以一开始粽子的形
状也和牛角非常相似。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正三角形或正四角形的粽子,粽叶
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2.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它的由来
也和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据说在屈原跳江之
后,楚国人不愿看着这位伟人死去,便划着船
去追赶,众人争先恐后,一直划到了洞庭湖,
最终也没能找到屈原的踪迹。赛龙舟的习俗最
开始流行于南方,后来逐淅成为了全国性的习
俗。
2、端午节为什么要点雄黄
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抹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2)端午节喷点什么扩展资料:
由于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发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人饮用后即会中毒,毫不夸张地说喝雄黄酒实际上等于吃砒霜,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能不能以雄黄酒之毒攻毒,或者只喝一点雄黄酒不会有事,这样做都是很危险的。
如果为了应端午节令,一定要用雄黄酒,可将其喷一点在墙角,驱驱夏日里的毒虫。
3、端午节为什么要贴五毒点蚊烟?
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五毒。
端午自古以来全是一个很重要传统民族节日之一,有龙舟比赛吃粽子等一系列民俗文化风俗习惯,现如今端午也是在我国申请办理世界文化非物质财产之一。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4、端午节有哪些卫生习俗?
端午节的卫生习俗有:沐兰汤;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采茶、制凉茶;悬艾叶菖蒲。
1、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藏礼》记裁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面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泳浴。在广东,则用艾、浦、风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粕叶、大风根、艾、辛、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藏礼》记裁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面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泳浴。在广东,则用艾、浦、风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粕叶、大风根、艾、辛、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2、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来、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莒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抹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酒也颇有益。
3、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摘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4、悬艾叶菖蒲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端午节的由来
1、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诗人及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触犯到贵族大臣们的利益,遭到排挤和流放,最后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悲愤难耐,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老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跳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
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带领吴军杀入楚国首都,将已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报杀父杀兄之仇。后又带领吴军灭越国,越国国王勾践将自身作为人质押在吴国,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后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伍子胥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吴王夫差听后大怒,令人在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体沉于钱塘江中。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包粽子、赛龙舟。
3、纪念孝女曹娥
相传东汉上虞人,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曹娥寻找多日后,仍未找到其父,于是在五月五日的那一天,14岁的曹娥投江寻父,几天后,曹娥抱着父亲的尸体走出江。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道,于是便将每年的五月五日作为节日纪念曹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