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戴香包是怎么来的
1、端午节为什么要做香包?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在我国南方地区习俗保存较完善。在端午节要喝雄黄酒、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吃粽子。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戴香囊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2、端午节为什么要戴香包
端午节要戴香包的原因:为了驱避蚊虫和祈求安康。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古代,人们迷信端午节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气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带上五彩绳,就是用红、黄、蓝、绿、紫五种彩线编成的线绳,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而挂香包,也有着同样的寓意。在古代,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是用彩色的碎布和五色丝线缝制而成,内部装有各种香料,戴在孩子胸前,成人的话佩戴在腰间用来驱虫辟邪和增加香气。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3、端午节为什么要带香包
端午节小孩佩香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一般香包或五彩线从端午那天开始带 带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 然后取下丢掉。寓意是让大雨冲走晦气和疾病。
(3)端午节戴香包是怎么来的扩展资料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4、端午节为什么佩香包?
预防疾病
端午节使用的香囊并不是香精,而是实实在在的中草药,传统香囊中会有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成分,这些中药材都具有消炎杀菌的养生功效,端午节气温高,细菌繁殖快,配个香囊可以预防疾病。
增添节日色彩
传统的香囊都是采用的大红、大黄色彩,采用纯手工编织,既能保证香囊中药材味道挥发,又不会让药材撒漏,上面常常绣上祥云、十二生肖或者其他寓意吉祥的事物,精巧繁复、喜庆祥和,端午节这天人人配一个香囊,十分的应景。
2 佩香囊可以预防什么疾病
对大部分传染病都有预防作用。
夏天气温高,细菌繁殖速度较其他季节也会比较快,加上昼夜温差比较大,人体调节能力稍差,非常容易生病,特别是生一些传染性疾病,而香囊中的中药成分具有一种特殊的芳香类物质,可以刺激鼻粘膜,增强身体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对常规性流行病毒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大部分传染病都有预防作用。
3 端午节香囊大人用还是小孩用
都可以使用。
大人用
大人用香囊一般是配在腰间,端午节出去集市的时候常常看到集市上有卖端午香囊的,买一个系在腰间,寓意好不说,如果遇上了心仪的对象还可以把送香囊给对方,表示爱慕之情。
小孩用
小孩用一般是挂在脖间,孩子需要细心呵护,特别是夏天,气候炎热、疾病多发,香囊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具有消毒抑菌、祛邪避瘟的作用,孩子挂上不仅有保健作用,还很应节讨喜。
4 端午节香囊送人选
送老人:送给老人的香囊可以考虑送一些有吉祥寓意的,例如梅花、菊花、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等。
送孩子:孩子喜欢活泼灵动的事物,可以考虑送孩子十二生肖图腾的香囊。
送恋人:热恋中的情侣可以考虑送对方一些具有健康、幸福寓意的香囊,例如平安、并蒂莲图案等的香囊。
5、端午节为什么要戴香包
因为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习俗。在端午节佩戴香囊的寓意就是希望家人能够吉祥健康的度过生活,民间的香囊做法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节自古就是食粽与扒龙舟的喜庆日子,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佳节的体现。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
6、端午节做香囊的由来是什么?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一般香包或五彩线从端午那天开始带 带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 然后取下丢掉。寓意是让大雨冲走晦气和疾病。在中国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7、端午节为什么佩戴香囊?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一个“毒月”。而且要在五月五日辟邪驱瘟。古人为什么认为这一天会有邪气侵害,那么的危险呢?因为先秦时代的人们相信阴、阳二气的和谐是宇宙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一年之中的各个自然节气是宇宙运行的关键点,尤其是冬至、夏至。冬至,阴气极盛,但是阳气开始复苏﹔夏至则是阳气极盛,阴气开始产生。包含着夏至的仲夏五月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这里所谈的关键问题是,夏至时节(这是后来的端午节包含了夏至的因素)阴、阳二气的斗争,以及斗争的结果──代表生命的阳气开始衰竭,代表死亡的阴气重新出现,并将逐渐强大。因此,古人把五月看成是邪气丛生,有害于生命的“毒月”。
这是早期端午节习俗集中在辟邪驱瘟方面的最根本原因。认为五月存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邪气,需要采集各种药材以驱逐之。
据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中说:“此日(仲夏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意思是采集各种草药,以消除此时到处弥漫的“毒气”。
这个习俗后来发展成为在这个时候专门采集各种药材,认为此时的药效最好。所以这也应该是端午节的起源之一。古人认为五月存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邪气,需要采集各种药材以驱逐之。
再到后来端午节就采用佩戴香囊以及悬挂艾叶、菖蒲等香草(既是香料,也是药),用以驱除邪气,防治时疫,起到保健养生为目的,直至到现在仍然保留着这个传统习俗。香囊在古代,日常均佩戴于身上,如同现代香水一样,掩盖异味,步步传香,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
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8、端午节香包的由来?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
五月俗称毒月,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
香包的传承意义:
1、在以前,妇女们在子女情人要出远门时,都会缝制香包让他们带在身上,一方面保佑他们旅游平安,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们,家乡有人倚门守候,应该早日归来。
2、如今医药发达,靠香包袪邪避毒的功能已经消失,再则在工商社会,人们的生活步调紧张,职业妇女也越来越多。因此每年端午节前后,就会有大量制作的香包在市面上出售,虽然图案也绣得相当漂亮,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情趣和其中的温馨。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端午节给孩子系五彩绳戴香包 你知道由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