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微信收到
1、领导发微信,是该回“收到”还是“好的”?
领导给喊腔自己发微信如果是私事的话自己就说好的,如果是任务自己就说收到。这样就能够表明自己已经收到了领导给予的指示,也会按时的去完成。有问题自己就要进行及时的请示,这样才能够让领导觉得自己很用心。如果是私事的话,自己也不要总是跟领导发生争执,要选择回复就好。
收到和好的看起来是一样的意思,但是两者的语气是不一样的。工作时说收到就表示对领导的尊重,而且领导也会非常的欣赏自己。要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语言,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表达对领导的重视。如果自己没有说收到,那有可能领导也会觉得你对自山做己视而不见。一个有本事领导会从员工跟自己说话的时候,感受到这个员工是一个怎样的人。领导一般都是居高临下的,所以自己一定要适当的满足老板的这些虚荣心。
老板跟下属的关系比较好,在私下还是逗渗衡会有一些单独的活动的。老板会选择把自己的员工叫出来吃饭,这个时候自己就要回复好的。拒绝别人,那别人下一次就不会再选择叫你出去玩儿了。在和老板出去的时候,该注意的东西还是要注意,可千万不能够跨越阶层。虽然是被老板邀约出去玩的,但自己还是要做一个守规矩的人。老板有可能也是想通过一些私下打探来对你进行一个定义,自己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总的来说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自己要及时的改正就可以了。如果把私事和公事混为一谈的话,老板就觉得你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朋友。要善于处理职场的关系,领导才会非常的重用你。领导不是需要一个唯命是从的人,而是需要一个懂得替自己分忧解难的人。
2、微信只要能发出去对方就能收到吗?
一般来说 微信只要发出去的话对方就可以收到,但如果是对方把你拉黑了或者你把对方拉黑了的话,发消息对方就不能收到的
2010年6月,苹果发布 iPhone 4。当年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是3610万部,2011年就猛增到9060万部,2012年更是飙升到2.142亿部。很显然,手机软件(尤其是即时通信软件)即将爆发。
2010年10月,腾讯广州研发中心开始开发微信。研发负责人是张小龙,当时是 QQ 邮件移动版的负责人。2005年,他的前一个产品 Foxmail 被腾讯收购,他因此加入腾讯。他带领一支不到10人的团队,不到70天的时间内开发出了第一版微信,击败了另外两个内部同类项目。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确定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微信"。
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发布,第一版只允许用户发送文本和照片,不能发送短信。一位用户在苹果公司的 App 商店留言:"不能像飞信那样,给其它手机发免费短信,我不知道这种产品有什么意义。"但是,飞信(feixin)当时不愿意向非中国移动的用户开放它的短信功能,导致没有能进一步占领市场。
2011年5月,微信推出了"语音消息"这个关键功能,让用户的手机变成对讲机那样工作,每条语音消息不能超过60秒。马化腾后来说:"语音消息将不习惯在智能手机上打字的商人转变为微信用户。"微信的每日用户增长从 10000 增加到了 60000。
2011年7月,微信增加了基于位置的服务"附近的人"、"漂流瓶"和"摇一摇",允许用户与附近的陌生人联系。每日用户增长跳升到了100,000。
2012年3月,微信达到1亿注册用户,这时距离产品推出433天。
2012年4月,微信开始国际化,英文名称定为"WeChat",并推出了多语言版本。
2012年5月,微信推出"朋友圈",允许用户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使得微信从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向社交网络发展。
2012年8月,微信增加"视频通话"功能,并且提供了网页版。
2012年9月17日,微信达到2亿注册用户。
2013年1月15日,达到3亿注册用户,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通信软件。
2013年8月,微信添加了公众号、微信支付、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等大量功能。公众号使得微信变成内容平台,游戏中心使得微信具备娱乐功能,游戏中心的第一个游戏是"飞机大战"。微信支付最早只限于游戏内的支付,后来才演变成通用的支付工具。
2013年8月,中国以外的注册用户达到1亿。
2014年1月,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希望改变传统的向腾讯员工发红包的形式,就委托微信团队的一个工程师开发了微信的红包功能。这个功能在春节前夕向公众开放,结果一炮而红,那年春节超过800万中国人收到超过4000万个红包。为了发红包,用户开始将他们的银行账户,绑定到微信手机钱包,这使得微信有能力与支付宝竞争。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称这件事是"袭击珍珠港"。
2014年10月,朋友圈允许发布短视频。
2015年5月,增加微信运动功能,可以记录用户每天走了多少步,并给出排名。
2016年1月,张小龙宣布正在研发小程序,这个功能允许商家和第三方开发者在微信里面运行自己的应用程序,完成一些特殊功能,比如点餐和购物,用户不用额外安装。对于微信来说,小程序可以提供用户粘性,并且增加线下服务的能力。
2017年1月,小程序的开发指南和 API 正式发布。
2017年12月,微信正式推出小游戏,它属于小程序的一个类别。同时发布了一个小游戏"跳一跳"作为演示,这个游戏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亿。
2018年2月,除夕夜共有6.88亿用户使用了微信红包。当月,微信的全球活跃用户达到了10亿。
2018年6月,微信小程序数量超过100万,用户超过6亿。小程序将最终使得微信成为一个生态体系,其中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业务,为腾讯创造出无数的商业可能。
3、微信回复收到是代表什么?
针对通知性的消息,回复“收到”,并无不可。 “收到”是指得到消息了,已知晓的意思,言简意赅。
4、领导给员工发微信,员工回复“收到”还是“好的”,两种回复有什么区别?
我们收到领导安排工作的信息,回复“收到”或“好的”,这两个选项都不够好,降低了你的职业形象分值。
【一】我们假设一个场景,分析回复信息的语态和语境。
晚上,小林正在看电影,收到领导发来微信,让小林明早准备报告材料。小林心里窝火,回复“好”。第二天,领导见面就对小林甩脸子,说了一句“你的架子不小哇。”小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来分析:领导发了一堆文字安排工作。下属回复一个“好”。从我们中国人的语境来看,领导在给小林请示工作,小林同意了、批准了。
我们国人的语态,回复“好”一个字,应该归属上级对下属的专用语气词,相当于同意下属的请示。员工回复上司,一般不要回复这个“好”字,坚决不发“嗯”这样的字眼,有点反客为主的语态,让上司感到他的权威被挑战,
【二】如何看待如何回信息这类的职场小事呢?
首先,不必要过分解读这样的事情。现在的中高层人员,也比较年轻了,那种论资排辈的意识并不像上一茬上司那么在意。年轻下属发一些网络语、新鲜语、表情包,上司一般是不会计较的。
其次,年轻的上司也不喜欢等级文化,他们更希望与下属轻松相处。有的公司,禁止上下级称呼职务,甚至都用花名,他们更注重工作实效,而不在意形式。
再次,奉劝年轻员工,既然行走职场,还是要显得职业化一点,少一点“表情包”、卡哇伊,多一点职业素养,毕竟职场是一个严肃的“场”,不是生活场。回复上司信息,体现出细节的差距。
【三】回复“好的”和“收到”的区别在哪里呢?
举两个例子。上司发信息“上午9点开会”,你回“收到”,表示接到通知了,比较正式。上司发信息“帮我买被咖啡”,你回复“好的”,表示你接受通知并决定去做,带有一点点亲近的味道。
那么,回复收到和好的,主要三个场景应用:
【1】回复“收到”。对通知类的信息,回复收到,表示终结。对工作安排类的信息,回复“收到”,只代表你知道了,并没有说明你去不去、做不做、怎么做。
【2】回复“好的”。上司发指令性的信息,回复“好的”比回复“收到”,除了收到指令外,还有一层你会去执行的意味。
【3】回复“收到+方案”和“好的+请示”模式比较好。上司发的是安排性信息,比如,明天开会准备一下资料。你要回复收到,再加上你认为要准备的什么材料、准备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时候请上司审核,等等,言简意赅的罗列清楚,是不是让上司给你点赞呢?比如,上司让你去接一下客户,你回复“好的”,再加上你准备用什么车去、接到后安排在哪里、路上需要提前提供什么资料、晚上安排在哪里就餐,请示一下上司,得到他认可后,你去落地就可以了。你这样回复,上司会肯定你的素质高、考虑全面,又尊重上司,及时请示汇报。
【四】回复领导微信的基本礼仪。
【1】上司发信息,不要不回。上司在不恰当时间发信息,自己生气,故意不回,让上司干着急。你有特殊情况,可以回复一下实际困难,争取上司的理解,再安排给别人。
【2】不要故意给上司制造麻烦。比如,上司问你要材料,你回复找不到资料,等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给上司增加了问题。
【3】不要故意拖延时间。上司要你五点前给他资料,你故意拖到五点后回复,不好意思,我刚看见信息。上司鼻子都气歪了。
【4】尊重领导的对话终止权。上下级对话,上级一般要终结。比如,上司给打电话,上司先挂电话。你没有等上司挂电话,你先吧嗒挂了电话,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发信息也是,上司一般回“好的”、“谢谢”,其实就是终止对话了。
【5】一般情况下,不要给上司发语音,上司在开会、在路上、在公共场所,不方便接听语音的。不要太啰唆,尽可能把要发的信息,分成一二三四条目发给上司,让他一目了然。
5、男人在微信里回复女生收到,什么意思?
男生发微信女生会收到是很正常的现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思,不需要多想。针对通知性的消息,回复“收到”,并无不可。“收到”是指得到消息了,已知晓的意思,言简意赅。
6、微信信息发出去怎么知道对方收到?
1-对方收到有的立马回复,无疑是值得信赖的人
2-对方收到后还没看到,忙别的事去了,回来后第一时间回复,这种微信是常用的
3-发则基差出锋贺去信息久久得孙皮不到回复,要么就是彻底不想搭理你,要么就是此号以备注销了,基本不用了。。。
微信有显示发送成功 就说明已经发送过去 但是不确定对方是否看到 建议可以观察上面对话框显示 对方输入中
有来有往才是来往,若有来而无往我建议直接拉黑,没有必要过多的在其身上浪费时间,若你在对方心里举足轻重,无论怎样有问必有应!若你在对方心里无足轻重,无论怎样有问必无音。如此想来,应与不应真的不那么重要 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不回微信不过是那些你所谓的"朋友"委婉的拒绝罢了。生而为人,何必执着世间表象!
目前微信是没有设计显示对方已读的状态返回,估计也是给足人空间发挥吧,不会出现那种显示对方已读但却收不到回复的尴尬。哈哈。除非那个人不打开微信,拉黑了你,一般是看得见你发过去的消息的。
不能知道的。这是微信的定位,如果微信想做到这个功能也是分分钟就能做到的,但是不想做而已。想想对方已读却不回复是个什么样子
除非微信有显示已读功能
知道对方收到唯一标志是:你手机上对方呢称或实名下方有你发出文句的显示。至于回不回复?何时回复,取决于对方情况。这是我实践感知的。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