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香港澳门人是什么节日
1、香港澳门还没回归之前,当地人过春节吗?他们是怎么过的
香港回归明辩前跟现在没有多大分别,香港不准烧炮祝已经四十年了,大年初一,人人穿新衣出外拜年,见没结婚的熟人,亲人就送红包.聚在一起就打麻雀,你门就好像叫期牌,一般初三就不去拜年,因那天叫拆激漏缺口搜银,意思见面会吵架,所以很多都会去外游,澳门已前也差不多,不过就多了可烧炮祝,
2、香港的节日庆典
楼主, 在我们香港里, 真真正正属於香港的节日, 就只有17个, 当中不包括什麼圣诞节, 复活节, 妇女节, 父亲节, 母亲节, 儿童节, 情人节或万圣节
1) 中国新年(正月初一 )
农历新年是最隆重、热闹的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在香港,除了代代相传的过年习俗外,还有喜气洋洋的贺岁活动,打造全球其中一个最盛大的新春庆典!热闹喧天的年宵花市、璀璨华丽的夜间花车巡游、气势磅礴的烟花汇演、紧张刺激的体育赛事和一连串精采盛事,於农历新年期间逐一登场,让您全情体验香港的节日特色和生活文化!
2) 车公诞(正月初一)
车公据说是古代一位解救沙田瘟疫的宋朝大将军。善信每逢农历新年年初二及三,都会到车公庙拜祭,祈福许愿。
3) 元宵节(正月初十五)
参加元宵彩灯会,您在欣赏花灯之馀,可同时感受中国情人节的浪漫气氛。
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到处可见五彩缤纷的传统花灯。到了晚上,一家人或成双成对的小情侣,更会到灯会猜猜灯谜,庆祝一番。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每年都会在不同地方举行元宵彩灯晚会,为不少热恋男女缔造良辰美景。
4) 清明节(农历三月)
在数千年前,拜祭祖先已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那天,孝子贤孙会前往先人的墓前拜祭,清除杂草及供奉水果香酒,以表示对先人的尊敬。大部分公共交通都可到达各区坟地,港铁更有特别的加班服务安排,以疏导前往新界扫墓的人潮。若您当天的行程途经扫墓路线,请预留多点交通时间。
5) 天后诞(三月二十三日)
天后是香港渔民的守护神,每年的天后诞辰日,香港各区的天后庙均有庆祝活动。渔民为了祈求平安、风调雨顺和满载而归,会将渔船粉饰得鲜豔多彩,浩浩荡荡地驶至西贡大庙湾,酬神上香;在元朗大球场,还有巡游和舞狮表演等。
6) 长洲太平清醮(四月初八)
太平清醮乃一个别具道地色彩的传统节日,每年在长洲岛上,居民都大肆庆祝。
盛典的焦点是北帝庙前三个用竹棚搭成、挂满平安包的包山。会景巡游是节庆的高潮,飘色、醒狮及麒麟队在岛上巡游,小孩装扮成古今人物或传说中的角色,站在支架上,穿梭大小街道。因为包山的缘故,故太平清醮又名「包山节」。
关於这个每年吸引众多旅客参观的节日,究其起源,有说是几百年前,岛上曾有瘟疫,所以居民就扮成神祇在长洲的大街上游行,驱赶瘟神;另一个说法,则指太平清醮是一年一度的斋醮活动。
庆典长达一星期,当所有祭祀都完成後,最後一个项目就是「抢包山」活动。一声号令後,参赛弊茄者就会爬上包山,尽他们的所能抢夺包子,而抢到的包子会分派给其他居民。「抢包山」活动自1978年停办後
,在2005年起恢复举行,现在旅客便有
机会再次亲睹这项特色盛事。
7) 佛诞(四月初八)
佛诞,又称「浴佛节」,当天,香港主要的佛教寺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拥有全世界最高户外青铜坐佛的大屿山宝莲禅寺,是顶礼膜拜的重地之一,善信可参与浴佛仪式,及享用美味斋菜。而在部份其他寺庙,亦有类似的盛大庆祝典礼。
旅客如於佛诞期间访港,可亲临宝莲禅寺,一睹庄严的浴佛仪式等庆祝活动,并顺道游览岛上的主要景点。
8) 谭公诞(四月初八)
谭公是另一位海上的守手卜芹护神,为渔民带来平安与喜乐。庆典仪式与天后诞相似,渔民多向谭公祈求未来一年平安、丰收。
9) 端午节(五月初五)
端午节不单是一个毕毕传统的中国节庆,还可说是一个热闹的体育盛会!
端午节是纪念中国古代贤臣屈原的节日。在2,000多年前,他为了力谏君主而自溺於汨罗江。传说乡民为了拯救屈原的身体,不断敲锣击鼓吓走鱼群,并且把糭子投进江中,以免鱼虾啄食屈原的身体。自此以後,赛龙舟成为了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前後,香港多个沿海地区都会奉行传统习俗,举行龙舟竞渡活动。这项充满民间色彩的节庆,近年已发展为国际化的体育运动,令赛事更具观赏趣味。由渔民、体育会或私人机构组成的龙舟队伍,事前均积极备战,斗志高昂,加上赛事本身热闹喧嚣,充满节日气氛,例必吸引大批市民和旅客前往凑热闹。
一艘龙舟的长度可达10米,能乘载20至22名健儿,舟上刻有精巧的图案,并有栩栩如生的龙头和龙尾。
端午节期间,本地市民都喜欢品尝应节糭子。不少市民亦会趁此机会畅泳於碧波之中,泡泡寓意吉祥的「龙舟水」,藉此感受节日的气氛。
10) 关帝诞(六月二十四日)
关帝是三国时代(公元220-280年)的历史人物,是正义和忠烈的象徵。
位於香港荷李活道的文武庙,是19世纪的建筑物,主要供奉文昌帝(文帝)和关帝(武帝),其神像有长亮不熄的灯笼高照。
11) 乞巧节(七月初七)
女孩子及年轻爱侣,都十分重视寓意爱情的七姐诞(又称「乞巧节」)。
七夕的故事众说纷纭,其中一个传说,源自1,500年前的中国神话,据说拥有六位姊姊的织女,年年月月躲在织布房内独自织布,楚楚可怜。她的父亲玉皇大帝不忍女儿孤苦一人,故允许她横渡银河下嫁牛郎。
由於织女婚後忽略了自己的织布工作,玉帝龙颜大怒,下令要她回家工作,并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探望丈夫一次,二人在银河相会。
在膜拜仪式中,年轻的女士会准备祭品,拜祭天上两颗代表着织女与牛郎的星星;而七姐诞的祭品,一般都以水果为主,线香及檀香亦不可少。如您适值於这段时间到香港旅游,不妨到湾仔宝云道的姻缘石参拜,祈求天赐良缘。
12) 盂兰节(七月十五日)
在香港俗称为「鬼节」,传说农历七月鬼魂可以来到人间,部份地区市民会在路边焚烧冥纸香烛超渡游魂,以超渡这些鬼魂。
13)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共进晚餐後,便会带备月饼和水果出外赏月,提着灯笼的小孩子显得格外兴奋!灯笼的款式繁多,除了传统的动物造型外,还有卡通人物、飞机、火箭等,而使用灯泡的现代化灯笼更备受小朋友欢迎。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中秋彩灯晚会,热闹非常!
根据传统习俗,每年中秋节前後,即农历八月十四至十六日,一连三晚,铜锣湾大坑居民会在区内多条大街小巷,舞动一条蜿蜒曲折、长达67米的火龙。景象夺目,蔚为奇观。
这条由百多人舞动的火龙,将游走於莲花宫、浣纱街、安庶庇街、新村街、布朗街和华伦街一带。舞毕,居民会拔下火龙身上的线香,然後分派予围观者,据说取得线香的人士可因此沾上好运。
相传舞火龙的习俗,约100年前源自大坑区的一场瘟疫。当时居民饱受疫症、台风及其他灾祸之苦,为了驱赶这些灾害,中秋节期间,村民以珍珠草织成长龙,在龙身插满线香,一边烧鞭炮,一边舞动火龙,三天三夜後,灾祸真的绝迹;从此以後,这项一年一度的活动奉行至今,成为了本地的一项风俗,名声更流传海外。
14) 猴王诞(八月十六日)
猴王诞以《西游记》的孙悟空为主角。香港猴王庙位於九龙的秀茂坪,昔日每逢猴王诞便会有盛大的活动,声称被猴王附身的乩童会作出赤足走火炭和攀刀梯等表演,代表猴王降乩接收信众的祝贺。
15) 孔圣诞(八月二十七日)
香港的儒家信众,视孔圣诞为重要节日。
孔子是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始创人,他以五德︰仁、义、礼、智、信,作为修身自省的信条。
16)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节是中国人凭吊先人、敬老尊贤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名秋祭,当日,举家上下都会携同香烛果品和糕点登山扫墓,「糕」是取其谐音,有步步高升的意思。
重阳节秋高气爽,亦是登高远足的好日子。据说此习俗起源可追溯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当时有一位相士对桓景说,在农历的九月九日,他必须携同家眷到乡郊的最高处暂避灾祸。桓景言听计从,举家登山避难,结果在回家的途中,他发现整条乡村经历了一场浩劫,家禽家畜无一幸免。自此,人们效法登高之举,成为习俗。
17) 冬至(农历十一月)
对中国人来说,除了农历新年外,冬至可说是最受注重的传统节日。冬至是指一年之中,晚间时间最长的一天。根据中国传统,农民及渔夫在秋收後,都会将食物储存以度过严寒的冬天。在这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提早归家,共聚天伦,好好吃一顿丰富晚饭应节。
这个节日起源於中国人的阴、阳观念。阴、阳象徵生命的平衡与协调,中国人相信「冬至」来临之时,正是「阴」的黑暗力量与阴寒本性最强烈的时候,与此同时,亦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只因「阳」的光明与温暖将会逐渐取缔「阴」的极寒本性。因此,冬至是一个协调及和谐的欢乐时刻。冬至当日,我们将稍为改变生活方式,作为庆祝冬至的来临。市民会穿上漂亮的衣裳及探访亲友并送上礼物,然後大家一起在漫漫长夜细尝佳肴,故此,我们可窥探中国人对伦理重视的一面。
3、港澳同胞是怎么过年的,和我们内地有什么不同?
众所周知,港台和大陆无论是文化还是习俗都是有差异的,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在香港和台湾过农历年与大陆是有所不同的。下面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港台春节“姿势”。
香港春节过年习俗
年廿八要大扫除和“洗白白”(洗澡),香港称作“洗邋遢”。把之前一年不好的东西洗去,以焕然一新姿态迎接新一年。传说春节前洗澡理发,有消灾去病之效,因此各家各户认真地清扫,做到窗明几净,不见灰尘。
大年夜的前夕,是一年最繁忙的一天,为除夕做准备。中国人一向把红包视为吉祥的象征,所以爱用红色制成各种点缀品,像联、画、灯、彩花等等,几乎朱红一色。
大年三十晚是重头戏, 中国人会全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在香港过年,团圆饭既能品尝代表香港地道年味的盆菜、年糕,也能选择中西混搭的创意美掘裂蠢馔。“盆菜”是地道华南料理,最上层通常置放如鲍鱼、大虾、牡蛎、蚝豉等高档食材,接着放入冬菇、发菜等,中层放“炆猪肉”,最底层则是鱿鱼、枝竹等容易吸收汤汁的食材。
正月初一是鸡日,(“鸡”谐音“吉”),俗称“过年”,守岁的人盼望子时(十二点)来临,宣布新一年的开始。这时候鞭炮齐鸣,非常热闹。全家都会早起,一家大小穿上新衣到亲友家中拜年。主人会端出各种甜食招待宾客,客人也要即兴说些吉祥话,如“吃甜甜,大赚钱”等。大年初一,香港民众会扶老携幼“抢头香”,举家前往参拜香港著名庙宇——黄大仙祠,甚至有不少香港人在除夕午夜前,就已前来争相排队抢“头炷香”,以求来年平安如意。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习俗。传说如果大年初一回娘家,会使娘判陪家变穷,所以大家都在初二回娘家。而回娘家也不能空手,必须要准备一些礼物,称为“带手”或“伴手”。
年初三又称“赤口”,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习俗上今天不拜年,因为听说这天容易跟人吵架。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香港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年初四是“接神”日,家中的神灵,自腊月二十四日上天述职,到年初四便返回各家各户。
年初五要开祭财神,元旦的热闹气氛到此为止,俗称“初五隔开”。神前所有贡品可以移开,但柑桔塔,要等到元宵佳节才拆下。 屋内积存垃圾,今天可以清除。这样,原来生活步伐恢复过来。
台湾春节过年习俗
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大陆民间大同小异,但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源孙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4、澳门有什么传统风俗吗?
澳门居民非常重视时节,特别是农历新年。
元旦
每年的一月一日,在澳门各大酒店、的士高(迪斯可)及酒吧都挤满人,大家相聚一起,欢度这个重要的日子。到了晚上,南湾湖上会燃放出璀璨夺目的烟花来庆贺新一年的来临。在广场上还会举行除夕晚会。在接近零时零分的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倒数著携渣晌剩余的时间,当钟声敲响时,大家在一片欢呼声中踏入新年。
农历新年
每年的一月底或二月初时分开始,就进入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佳节——春节。从大年三十开始,澳门的主要街道和广场都会张灯结彩、摆满鲜花,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新春气息。除夕晚的零时以后,人们都会到妈阁庙或观音堂参拜,直至天亮。
大年初一,人们都兴致勃勃地到亲友家中拜年和互赠“利是”(红包)。从这天开始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上便会有各式各样的贺年节目,如舞龙、舞狮、音乐及舞蹈表演等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春期间的另一个高潮,被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元宵夜,大家观赏各式花灯、猜灯谜还吃汤圆,因为汤圆寓意家庭团聚、生活美满。
苦难耶稣圣像巡游
圣像巡游本是南欧的宗教仪式,澳门自16世纪设立澳门教区以来,便一直继承者这个传统。一般在每年的二月或三月,巡游要举行两天。第一天,背负十字架的苦难耶稣圣像庄严地从岗顶的圣奥斯定教堂出发,被迎到主教座堂,留在主教座堂接受祝祷。第二天,由教士门抬著苦难耶稣圣像出游,然后送回圣奥斯定教堂。巡游按耶稣基督的苦路公拜进行,行程设七个站,在每一站都会有纪念苦路的仪式,对伍中除了信徒外,还会有多好奇者。
复活节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基督为人类献上生命并在稍后复活的事迹。这个节日对本地天主教社群十分重要。一般是在三月或四月举行。
有关的纪念和庆祝盛典分三天进行,耶稣苦难(星期五)、圣周(星期六)以及耶稣复活主日(星期日)。在这三日内,澳门各堂区的教堂都会举行庆典弥撒。其中一些传统仪式在邻近地区已不多见,所以现在有不少教徒专程从香港来澳参加有关的纪念活动。
清明节
在澳门俗称“踏青”、“拜山”。很多澳门居民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大家按照传统,带了烤乳猪、鲜花、水果和其他食品到先人的墓前拜祭。扫墓活动包括踏青、修墓、插柳、摆祭品、烧纸钱、拜祖先等仪式。这些仪式在很多城市现在已经难得一见。在澳门,繁忙的都市生活并没有淡化人们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大家藉著这个节日来表达对先人们的孝思。
花地玛圣母像巡游
为纪念葡萄牙人最崇拜的花地玛圣母,澳门会在每年的五月十三日举行隆重的巡游典礼。据说,圣母曾在1917年於葡萄牙的花地码头显灵数次。
活动那天,会有一队身著素白礼服的妇女抬著圣母像走在队伍的前列,在队伍中有三名儿童,他们的衣著打扮就像当年在花地码头看见圣母显灵的孩子一样。后面有上百名的信徒沿途唱圣诗、念祷文跟随。巡游活动每年都是从圣母玫瑰堂出发到主教山上的圣母小教堂,并在此举行露天弥撒,然后再游回出发地。
端午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在这天全澳门人都会吃粽子以纪念。现在,龙舟竞渡赛也成为这裏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各地好手都会汇聚到南湾湖,他们在这裏手持船桨,奋勇前进,还有观众的呐喊、喧天的锣鼓声和飘扬的彩旗使平时静静的南湾湖变得十分热闹。
七姐诞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澳门会举行七姐诞,主要是未婚女子的节日。传说,织女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与牛郎辩锋相会一次,相会时是由喜鹊在银河上给他门搭起一座桥。现在每到这一天,街上到处都挂满了喜鹊等与牛郎和织女有关的物事,而澳门境内的年轻男女门也都会打扮一新,到街上游玩,参加他们的盛大节日。
孟兰节
孟兰节又称鬼节。澳门是中国保留此习俗的少数地区之一。一般在农历七月十四的前后几天,不少人家会在自家门口或者行人道上摆放米饭、肉食等祭品,并且燃烧香烛冥钱,人门相信无论是自己的祖先或游魂野鬼都能“享受”这些祭品。这几天澳门各处火光闪闪,烟雾弥漫,气氛很是诡秘。
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前,澳门的大街小巷都会挂上别具特色的灯笼,向人们预示中秋节即将来临。澳门人很重视中秋节,在这一天,亲朋好友之间会互送月饼,晚上家人们在一起吃团圆饭。夜晚,很多人会提著色彩缤纷的灯笼到户外赏月,聊天。尤其在南湾湖、公园、黑沙海滩等地方会聚集很多人,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和合时佳果,梁唤共用天伦之乐。
重阳节
每年的九月初九,澳门人有登高、扫墓、吃重阳饼的习俗。在这一天很多人会携男带女登上螺丝山、松山、主教山等高处,一边饱览秋色,一边度过一个愉快的家庭日。
华光诞
九月二十八日为华光诞。莲溪庙一般会举行酬神演戏活动。莲溪庙历史悠久,庙中供奉华光神像,就是被称为戏神的“三眼华光”,一直为梨园子弟所尊崇,所以历百余年来,都有神功戏演出,甚至香港沦陷期间,莲溪庙在华光诞时一样会有演戏活动。
耶诞节
在澳门,耶诞节的节日气氛非常浓厚,加上她独有的欧陆风情,使人有身处欧洲的感觉。
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澳门很多饼店和酒店都会出售传统的葡式圣诞蛋糕;全城的大街小巷也会挂满各式各样的灯饰,大大小小的教堂内会传出欢乐的钟声和唱圣诗的歌声,充满了圣诞的气氛。
5、港澳风俗与禁忌
港澳风俗与禁忌
港澳风俗与禁忌,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风俗和禁忌,香港和澳门大部分都是广东人,北方人很少甚至没有,所以有些人北方人不了解,当然也不是全部广东人都了解,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港澳风俗与禁忌。
港澳风俗与禁忌1一、会见亲朋好友忌伸“香蕉手”
香港民间对空手上门的客人称为“香蕉手”,意为两手空空,让人看不伍做起。不过,香港几乎全世界各国的产品都有,礼品亦不好送。一般来说,内地居民去香港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就好了。
二、忌多带衣物
香港一年四季几乎无冻日,气候温和,而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成衣出口地,大量时装充盈市场,无论男女老幼,也无论高矮胖瘦,都能挑选到合适的衣服。所以去时轻装十分重要。
三、娱乐忌无形
香港是个大千世界,娱乐活动极答橘伍多,形式无奇不有。内地游客去香港本来就是去玩的,大部分娱乐活动不妨都试一试。但是,一定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活动范围,使娱乐真正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增长知识。
四、忌带大量外币出境
按规定内地居民,在旅游签证批准之后,可用人民币在各地中国旅行社兑换少量港币以作零用。千万不要私自大量兑换外币出关,海关一旦查获,将悉数没收。
五、澳门风俗禁忌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清或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赌博)。“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港澳风俗与禁忌2习俗禁忌
节日多,可以说是澳门的一个特点。澳门人既过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过西方的一些节日,其中最热闹的要数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春节。
距春节半个月的农历腊月十六,澳门人称为“小过年”,从这天起,人们便开始为过年作准备,要“祭灶”、“扫年”、办年货、做节日食品等,各家各户忙得不亦乐乎。
“祭灶”,即祭撛钌骇,送灶王爷上天奏事。在祭灶供品中,甘蔗是一定要有的,据说是为了“甜嘴”,让灶王爷上天为自己家说好话;还要供奉被切成一段一段的稻草,这是马的饲料,因为据说灶王爷是骑马的,骑马就一定要喂马,喂马就一定要马料--澳门百姓想得真周到。
“扫年”是过年之前的大扫除,象征“除旧迎新”。在“扫年”当中,把家里一些陈旧无用之物扔掉,象征把“晦气”赶跑了,来年大吉大利。
农历除夕之夜,各家都要吃“团圆饭”,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尽量赶回家团聚。如果有人在外确实难以回家,在吃团圆饭时,家人也要给其留出一个位置,摆放一付碗筷,犹如其在座一般。
大年初一,待新年的钟声一响,人们就纷纷赶往妈祖阁等寺庙,以争烧“头柱香”。之后,还不忘顺便点上一支“长寿香”带回家,象征神气到家,万事如意。早晨,各家吃汤圆、年糕,象征家事圆满,家人步步高升。午饭后,全家外出兜风、拜年。
澳门居民过年期间,还有一些禁忌,如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然会扫走"财气";如果非扫地不可的话,也要由外向内扫,以象征聚财--这一点与中国内地许多地方的民俗是一样的。
近年来,每逢农历春节,澳门还举行一连串贺岁活动,有粤曲演唱、戏剧表演、音乐会、展览会、武术表演、花车巡游、舞狮子、玩龙灯等,以烘托新年气氛。
农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拜祖先、悼念已故亲人的节日,澳门华人极重视这一天。为在这一天在祖先灵位或故人坟前献上一柱香以表怀念,不少澳门华人不惜远行,赶回中国内地老家。因此每年清明期间往返于中国内地与澳门的航线,总是客源如潮。
6、新会 香港 澳门 的放假节日的时间有哪些,按顺序将这三个各列出来 下午3点完,提交第一另外有100分
中国内地2010年法定放期时间表: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二、春节:2月13日至19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20日(星期六)、21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公休,共3天。
四、劳动节:5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五、端午节:6月14日至16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12日(星期六)、13日(星期日)上班。
六、中秋节:9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9日(星期日)、25日(星期六)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香港政府发布的香港法定假放期时间表:
一、所有星期日: 星期日
二、元旦节:1月1日 星期五
三、春节:农历年初一的前一日 2月13日 星期六(盯老连续4天,加上星期天)
农历年初二 2月15日 星期一
农历年初三 2月16日 星期二
四、耶稣受难节: 4月2日星期五 (连续3天,加上星期天)
4月3日星期六
五、复活节: 4月5日 星期一
4月6日星期二
六、劳动节 : 5月1日星期六 (连续2天,加上星期天)
七、佛诞: 5月21日星期五
八、端午节: 6月16日 星期三
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 7月1日 星期四
十段则简、中秋节: 9月23日 星期四
十一、国庆节: 10月1日星期五
十二、重阳节: 10月16日星期六
十三、圣诞节: 12月25日星期六 (连续3天,加上星期天)
12月27日星期一
政府发言人说:「由于2010年的农历年初一适逢在星期日,因而将农历年初一的前一日订为增补公从假期。另外,由於2010年的清明节及复活节星期一适逢在同一日,因而将该日之后第一个并非公众假期的日子订为增补公众假期
澳门法定假期:
1 月 1 日 元旦
2 月 7-9 日 农历新年
2 月 9-10 日 苦难耶稣圣像出游
3 月 21-22 日 复活节
4 月 4 日 清明节
5 月 1 日 劳动节
5 月 12 日 佛诞节
5 月 13 日 花地玛圣像巡游
6 月 8 日 端午节
9 月 14 日 中秋节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0 月 7 日 重阳节握裤
11 月 2 日 追思节
12 月 8 日 圣母无原罪瞻礼
12 月 20 日 澳门特区成立纪念日
12 月 24-25 日 圣诞节
7、澳门人过什么节日
澳门的节假日多,这可以说是澳门的一大特色。节日多的
原因是因为不管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还是一些西方的节日,澳
门人都过。
在澳门,虽说要过的节日多,但最热闹的还是要数中国的
传统节日农历春节。
澳门居民过春节从腊月16“小过年”就开始了。从腊月16
到春节这段时间里,人们要“祭灶”、“扫年”、办年货、做
节日食品等,各家各户均忙得不亦乐乎。
“祭灶”除一般的食品外,还一定有甘蔗,据说是为了“
甜嘴”,为了使灶王爷上天说好话;有被切成一段一段的稻草(
这是马料,喂马用的,因为灶王爷是官,官是一定要骑马的,
骑马就一定要喂马,喂马就一定要马料———澳门同胞想得真
周到)。
“扫年”是过年之前的大扫除,象征“除旧迎新”。在“
扫年”当中,把一些陈旧无用之物扔掉,象征把“晦气”赶跑
了。在贴春联时,也不忘将“福”字斗方倒贴,以寓意“福”
到。
大年三十晚,各家都要吃“团圆饭”,出外旅行的家人都
要赶回家过团圆年。如果有人在外确实难以回家,在吃团圆饭
时,家人也要给其留出一个位置,摆放一付碗筷,犹如其在坐
一般。
大年初一,待新年的钟声一响,人们就纷纷赶往妈祖阁,
以争烧“头柱香”。上香之后,还不忘顺便点上一支“长寿香”
带回家,象征神气到家,万事如意。早晨,各家吃汤圆、年糕,
象征家事圆满,家人步步高升。午饭后,全家外出兜风、拜年。
澳门居民过年,除求得一些“好意头”之外,还有一些禁
忌,如初一不能扫地,不然会扫走“财气”。如果非扫地不可
的话,也要由外向内扫,以象征聚财———这一点与内地许多
地方的民俗也是一样的。
清明节是澳门华人极重视的一个节日,届时,人们不惜远
行,祭拜祖先,体现了作为中国人归乡认祖的观念。端午节期
间全澳门粽子飘香,许多酒楼都各展风采,特制粽子出售。此
外,澳门的龙舟竞赛也搞得如火如荼,享誉东南亚。
中秋节是体现家人团聚的节日,这与中国人最重亲情的传
统十分吻合。中秋时分,澳门家家户户团聚赏月,许多家庭还
自制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
在澳门,还有一些更深入体现中华文化内涵的节日,如庆
祝包公宝诞、龙母宝诞、关帝诞、鲁班师傅诞和孔圣诞等,充
分显示了中华文化在澳门根深蒂固的延续和留存。
除中国传统的节日外,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情人节、母亲
节、复活节、圣诞节等也同样可以在澳门落地生根,并被澳门
人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若之
8、香港有什么传统节日?
香港是一个中西荟萃的都市,昔日在英国殖民统治的薰陶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也日渐西化,对於中国传统的种种,在香港这个大都会又能找到多少呢?其实这个外表洋化而散发著国际都市魅力的城市, 在骨子裏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地方,在城裏城外,街头巷尾不难找到中国传统痕迹。当中最能表达香港人对中国传统的重视,是每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农历新年,端午节及中秋节。 农历新年 农历新年是中国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自尧舜时代开始,人们就有在新年庆祝丰收,迎接新岁的民间风俗,后来逐渐成为一个既定的传统节日。农历新年的起源始於一个年兽故事, 话说远古时,有一只头如狮子身如黄牛的独角兽,名为「年兽」,它被天神锁於深山,而每年只有年卅晚一天的自由,每年这晚,「年兽」走到民间四处捣。有一次人们发现「年兽」走到一户门前挂著大红布的人家时,即跋足狂奔,另又发现它害怕熊熊火光及放鞭炮的巨响於是兴起过年贴红纸,挂大灯及烧炮仗等习俗。而大年初一拜年的习俗,亦代表著避过「年兽」或是「恶运」而互相祝贺一番。与西方的新年一样,农历新年是由农历(即阴历)的一月开始,而庆祝活动则一般由农历十二月底开始持续几天。在香港,年初一至年初三是公众假期,市民庆祝农历新年的活动则大致如下:廿八日—进行家居大扫除,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卅晚十二月最后一天—在农历大除夕,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习俗叫团圆,是全年节日中最重要的。吃过团圆饭后,人们会往花市逛逛。以前的花市只卖花,而现今的花市则包罗万相,而最受欢迎的是桃花,桔及水仙等。另外,年轻人则喜欢买或卖一些新玩意如汽球,吹气公仔等,花市内增添欢乐。在除夕夜亦有一些善男信女往黄大仙庙,希望能於清晨(即踏入年初一)烧头炷香,为亲人祈福。一般人都认为新年的第一炷香功德最大,可以获福最多。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穿上新衣到长辈家拜年,长辈亦会向后辈派红封包,以代表好运。年初二这天是开年,出嫁的女儿会带同丈夫儿女回娘家。新年第二天,每年初二晚上,在香港维多利亚港都有烟花汇演,吸引十万市民於旁欣赏,非常热闹。年初三新年第三天,这天是赤口,人们都相信如果亲友碰面会争吵,所以许多人都会选择在这天往郊外撞大运或参予当日的赛马活动,发新年财。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公元前四世纪楚国的三大夫,眼看奸臣当道,曾写进諌,但却遭放逐,在忧怀国恨之下,屈原投汨江而死。当时人们为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咬噬,於江中划龙舟,一面找寻屈原的尸体,一面将以粽包著糯米饭制成粽子,投到江中餵饲鱼虾。自此之后划龙舟及吃粽子成了民间风俗。在香港的今天,仍然维持著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而龙舟竞赛被香港人推广成国际赛事,所以端午节是香港最受世界注目的节日之一。最初的龙舟竞赛主要是本港渔民及运动员参予,后於五十年代中期却有两位外国人发起参加加龙舟竞,虽然最终他们仍是失败,但却打开了外国人参加龙舟竞赛的先河。於1976,香港旅游协会有感於这种比赛的潜力, 举办第一届的国际龙舟邀请赛。现在每年参赛的国际队伍超过一百队,而世界多个地方也有举办自己的龙舟竞赛。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古时人们庆祝秋收,举办丰祭及祭祀月神,亦是家庭团圆的日子,在元朝未年,因朝庭腐败,爱国之士纷纷抗元他们将一张写有「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纸条蔵於月饼,当大家吃月饼时看到这纸条,大家一起把鞑子杀,元朝就推播。加上这个吃月饼杀鞑子的传统,中秋节成为有民族意义的节日。从古到今,中秋节的主要活动赏月及吃月饼,人们相信在农历八月十五,月亮是最皎洁,在香港,人们通常会一家人吃晚饭,晚饭后会到室外或高处赏月游玩,小朋友会提著心爱的花灯游玩,真是不亦乐乎!近年有一些香港人将庆祝活增加至中秋节的前后,称为迎月」及「追月」。另有稍具特色的地方活动,当选铜锣湾大坑的舞火龙表演,而这习俗已有过百历史。相传於1880中秋节的前几天,香港发生了一场严重风灾,灾后大坑村发现了一条蠎蛇,於是村民们合力将它杀死。然翌日却发现大蠎不知所踪,几天后,村内发生霍乱疫症。有人谓巨蠎是海王之子,海王因村民杀死其子以疫症惩罸村民,而村中一位父亲宣称获得神仙报梦,授予消灾解厄办法。因海王最怕火。只要村民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前后,舞三晚火龙,则海王必受镇慑,瘟疫也会停止。於是,村民依指示以稻草等材料困成一条大火龙,由父亲点睛,再插满香线,第一条火龙终告诞生。随即找壮丁舞起火,村民亦大放爆竹,好不热闹。於舞三天火龙后不久,霍乱果然逐渐消失。村民为保平安,也就继续每年中秋舞三天火龙,这个传统习俗一直相沿至今。 除以上介绍的节日外,香港还有很多大大少少的传统节日,如大节日清明节,重阳节等,和各个不同的地方节日如天后誔,公誔,黄大仙誔,谭公诞,盂兰节等,它们都各具特色,而人们举办的庆祝活动也是多姿多采呢!虽然香港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但却不忘保留中国文化传统及将其发扬光大。香港对西方游客也可算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和独一无二呢!
9、港澳台的过年风俗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