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儿童节怎么过的
1、80后的六一儿童节是怎么过的
80后的六一儿童节是参加文艺汇演,然后去玩度过的。80后在小时候过儿童节还真是挺隆重的,因为要提前准备节目而且还要几个学校一起去表演,表演的节目如果得了奖还会有奖品。
但最开心的还是平时节目的时候,因为就不用在教室里上自习了,可以在操场上排练了,虽然说是排练但有时候也可以自由活动一下,因为有时候老师会研究一下动作。
80后的儿童节,可以约上小伙伴一起玩弹珠,或打弹弓,或玩抛子,或踢踢毽子,或跳绳,或玩躲猫猫,或玩纸飞机,或玩游戏,只要自己觉得开心快乐,玩自己喜欢的就好。但是几乎没有消费,也不会有家长陪同你玩。
2、成年人怎样过儿童节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这才是我们的童年,无忧无虑,每天都在开开心心的玩耍,从来没考虑过未来,也不需要我们去考虑。
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也很多年没有玩过这种游戏了。既然想要怀念一下青春,那不妨从儿时的游戏开始做起。
玩泥巴就算了,现在也没有真正的泥巴让我们玩儿了。约几个儿时的玩伴,找个空旷的地方,重温一下儿时的回忆,过一个快乐的六一.
跳皮筋儿也好,丢沙包也好,砸四角也好,弹玻璃球也好,不管哪一项,互相之间都定个彩头,谁输了谁晚上请客。
白天用孩子的方式过有意义,晚上用成年人的方式放松一下自己。你们找个空旷点的地方去玩,我想没有人会说你们闲话。
很可能在你们玩的时候,有不少同龄人围观,有不少小孩子参与进去,有不少中老年人觉得很有趣。可是都不要在意,他们都是出于善意,没有人会打扰你们怀念青春。
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方式,意见我是提了,用不用在你。今年六一已经没有机会了,明年的六一你可以尝试一下。
只要心不老,人就永远都不会老。用孩子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问题,世界都会变得简单许多。可是我们总怀念青春,却很少去这样做。
怀念小时候妈妈包的水饺,现在吃到嘴里已经没有那种味道;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压岁钱,现在已经到了给别人发压岁钱的年纪。
成年人的儿童节,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只要你不怕孩子向老师打报告,说有老阿姨抢我们节目,随你怎么玩儿,你高兴就好。
3、中国孩子们怎么过六一儿童节?
1931年国民党党政机构确立了每年四月四日为儿童节,儿童被国民政府当作了挽救国家危亡的希望所在。保护儿童、儿童幸福、慈幼一时成为社会上热门的话题。那时的儿童是怎么度过这个节日的呢?
民国的四四儿童节
中国虽然早有慈幼传统,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但更多时候,儿童仍是家庭的附庸而没有独立的意义。晚清以后,由于欧美各国“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传入和对儿童本身价值的发现,加之对儿童将来能救亡图存寄予厚望,儿童独立的地位和意义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和确立。
在封建社会,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新文化运动之后人们意识到,儿童现在是家庭中的一员,将来就是国家中的一份子。
为赋予儿童政治地位,塑造“新国民”,1931年国民党党政机构确立了每年四月四日为儿童节。儿童被国民政府当作了挽救国家危亡的希望所在。一时间,保护儿童、儿童幸福、慈幼成为社会上热门的话题。
对设立儿童节之必要,《中华周报》曾解释到:“国民教育既未普及,强迫教育又未实行,各地方虽开设若干小学校幼稚园为儿童教育之所,但数目非常有限,且民智未开,社会上每每对于儿童教养视为无足轻重的事。儿童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父兄之养育其子弟,无非出于巩固家庭养老传嗣的一种私意,并无丝毫强国强种的观念。若不由政府指定一个日期,做一种盛大的宣传,则不足唤醒人民对于儿童事业的注意。”
同时,因当时日本人的侵略,文章更将儿童与救国联系起来:“根本的救国办法,是一面责望于成年人为救国的急先锋,一面更要注意儿童们救国后援队。” 孔祥熙还专门撰文言及:“欲谋救国,宜从根本上着手,需先培养国家生命所寄托之儿童,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义,教养国内多数儿童,如此国难可解外侮永绝。”
在这种指导方针下,各种关于儿童的标语口号流行起来,如“儿童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儿童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儿童是改造社会的小工人”、“儿童是复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加紧敎育儿童,训练儿童”等。还有一些颇具时代特色的儿童节标语,如“少爷小姐是废物,贪图享福必送终”、“不把苦孩子的奶夺来吃”。
1935年,民国政府还曾决定,从当年的4月4日起至1936年4月3日止为“全国儿童年”。当时的儿童节项目颇为繁复,如上海市纪念儿童节的程序就有:奏乐、唱歌、向总理遗像致敬、静默、主席报告、市长致辞、各机关代表演说、名人演讲、儿童代表演讲、欢呼口号以及公安局奏乐、保安队教导团演习等等。大会经常邀请名人演讲。蔡元培在第四届儿童节上的演讲中提出,成年人应当注意儿童“衣食住行,智体德美,因未来之责任,异常繁复,如无相当之训练,将来不易担当。”
纪念大会不仅参加人数众多,规模宏大,政治气氛也很浓厚。每到纪念日各地都会成立儿童节纪念大会委员会,大会主席团多是党政机关职员。每次纪念活动结束时儿童会高呼口号:“儿童要负起三民主义的责任……中华民族万岁、三民主义万岁”等。从以上儿童节程序可以看出,真正与孩子们有关的活动并不多,更多的是大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举行的活动。
作为一个新生节日,它是国民政府彰显社会控制力的手段之一,更是通过儿童进而教化成年人的方法。这种以政治训导为实质的儿童节,虽然在当时的情势下有其意义,但仍不免遭到质疑。1935年的《民众先锋》上一篇《谁的儿童节》反问到:“每年的儿童节,各要人家的公子小姐都穿着新装,他们的小照片都会登载各报上,但那些农村经济破产下的儿童,做小生意的儿童,他们有些成日只能穿着破衣裳挨家挨户的唱,有些在乡下啃草皮,好多十三岁的儿童为得一角钱要挖一整天的阴沟。同样是儿童,同样是未来的主人翁,这样矛盾的社会,儿童节真不知道是哪些儿童的。”
当时城市里能过儿童节的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至少也是有学可上的孩子,更多的孩子是无学可上,甚至沦为童工。这种反思也出现在陶行知的《民主的儿童节》中:“幸运的儿童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过儿童节,不幸的儿童就连四月四日也与他们无关,他们在儿童节仍旧是搽皮鞋、拾狗屎。
当国民党在轰轰烈烈进行儿童节活动时,共产党对于儿童的教育也十分重视。1938年6月26日,毛泽东为《边区儿童》的题词中教导说:“儿童们起来,学习做一个自由解放的中国国民,学习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争取自由解放的方法,把自己变成新时代的主人翁。”1942年“四•四”儿童节时,又为《解放日报》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
1940年2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作出了关于《纪念“四•四”节与 开展儿童工作决议》,提出要“帮助已有的儿童团体,普遍建立抗日儿童团。”此后,各个抗日根据地都建立了儿童团组织。主要任务为: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
建国后六一儿童节
建国后,新中国将儿童节改在了六月一日,废除了原来的“四•四”儿童节。此后的儿童不再担负救国存亡的重任。他们成了“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经历过社会大动荡之后,人们的心稍微安顿下来,儿童的形象从肩负政治需求的“新国民”回归到了童真之中。
此后,另一些关于儿童的口号流行起来。1951年9月底,毛泽东接见安徽参加国庆的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有渡江小英雄马三姐。毛泽东关切地问她念书情况,还送她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并且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8个字的题词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成了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现如今,六一儿童节这天,小朋友们会在学校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内容,接收到父母各种各样的礼物,在欢乐幸福的同时,对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增加更多了解哦。
4、六一儿童节怎么过
六一儿童节孩子最希望是跟父母团聚。在这天父母最好能够陪在孩子身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共同参与很重要。
很多家庭都是父亲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其实这是不对的,父母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哪怕时间很少,也要高质量的陪伴。
为了有个仪式感,我们可以给孩子送一份他喜欢的礼物。当然礼物不仅仅就是玩具、衣服、零食。我们可以找点有意义的礼物。
儿童节设立的意义
童年本来就应该是幸福、无忧,国际儿童节的设立是提醒人们对儿童的守护,不仅仅在战争中要保护好儿童,不论何种族,哪种宗教信仰和文化,在任何一个时期人们都应该有爱护儿童的意识。
儿童节也提倡人们更多关注和爱护儿童群体,关注儿童生活,社会要保障儿童的权益。
5、小伙伴们还记得小时候的儿童节是怎么过的吗?
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六一儿童节,穿的裙子20块钱一条。鞋子就是那个白网鞋才六块钱一双。(有些同学家长都舍不得钱买,借大班的裙子穿)跳舞用的道具都是用纸糊的,绑头发的花也是用纸做的。口红都是老师用红墨水代替的。哪里像现在的小孩子啊,还有专门的表演服,一套衣服一两百块。而且穿一天基本就没用了。那个时候,条件比较艰苦,每年六一儿童节演出要去镇上中心小学比赛,走路一个多小时还是爬坡上坎的,刚刚到指定地点的学校,同学们都大汗淋淋的,妆都花了。没办法找个偏僻点的地方,老师又用从新用红墨水给涂一下。 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只要是有我的节目,我都会参加。
6、成人儿童节的节日由来
成人儿童节 是每年六月二日,几位成人绘本漫画作者慕容一刀(刀刀狗)、玖峰数码(悠嘻猴)、韩李李(阿拉兔)、黑荔枝(鸟少年)等联合花瓣网发起的一个网络倡议。目的是向成人传递“成人的世界也该保有纯真”。
吃棒棒糖、收小礼物、晚上吃儿童大餐,与侄子侄女一起庆祝……儿童节,热闹不单单属于小孩子,大学生、上班族这些80后群体的心中,依然保有一份六一情结。临近儿童节,不少80后青年都开始准备着过“白领儿童节”。
当今的80后,无论是学生还是已经当白领,均走得步履维艰。不少80后表示所承受的压力,一日比一日重,背上的包袱一日比一日多。儿童节临近,各80后们的内心又泛起一阵阵波澜。大家有理由去怀念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大家有理由去找借口让自己暂时逃避生活压力。大家有理由藉着这个原本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去调侃不再单纯的生活。
据悉,正因为成人的世界缺少了童真,成人没有了最后一个“避难场所”,为了弥补这个心理缺陷,成人们特意将每年六月第一个星期六(也有一说是每年的六月二日)设定为“成人儿童节”。该建议受到广泛的上班族欢迎。他们过的儿童节很特别,不带90后所谓的非主流特性在里面。他们会选择唱儿歌,朋友间互相送些有趣的礼物,会去游乐园,会去开大吃会。总之小时候曾做过的都会去做。
7、儿童节有什么习俗?
六一儿童节各国的习俗各不相同:
一、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二、俄罗斯
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儿童节的来历与俄罗斯有重要关联。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
(7)80后90后儿童节怎么过的扩展资料
新中国第一个国际儿童节: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将这一天定为中国儿童的节日。党中央对新中国的第一个儿童节非常重视。
为了筹备庆祝六一儿童节,响应民主妇联等团体发出的“保卫儿童权利、争取和平”呼吁书,我国11个人民团体和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专门组成了筹备委员会。毛主席挥笔题词:“庆祝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