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9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及风俗
1、九月九是什么节日,这天的风俗是什么
九月九是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2、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亦现在的风筝。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3、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4、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少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
古时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仍盛行,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5、佩茱萸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越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1)农历9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及风俗扩展资料
九月九重阳节相关的诗句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话翻译: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白话翻译: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朝代】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白话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2、九月九是什么传统节日?又有哪些风俗?
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25-220)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618-907)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方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菊花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阳赏菊外,还具有食疗价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酒。晋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1368-1644),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诸药方佳"。明代医药家李时珍说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
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在重阳节食用。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义。
3、9月9日是什么节日,古人在这一天有什么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3)农历9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及风俗扩展资料:
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证,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有秋秋丰收祭祀和火星祭祀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古人在九月份收成时祭奠天皇和先祖,以感谢天皇和先祖的恩情。这是重阳节作为秋收节的最初形式。重阳节起源于古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汉盛行,盛唐以后。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融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它的主要部分一直延续到今天。崇阳祭祖民俗源远流长,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古老民俗。重阳节和除夕、清明节、七一半月也被称为中国四大传统祭祖节。
4、9月9日是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
9月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之名称记载,始见于三国时代;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
重阳节经过2000千多年的变迁,已经成为多元性的节日,并存在着各种习俗,我国在1989年将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重阳节的习俗:
1、陪伴老人
九九重阳,以其长久长寿之义,定重阳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当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让老人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以宏扬敬老的美德。
2、赛风筝
九月是秋天,天高气爽,过去青少年在这天争放风筝,俗语说:九月九,风吹(风筝)满天哮。就是重阳满天飞的景象。
现在在台湾的国父纪念馆或是木栅河堤边,有放风筝的活动,增添节日的娱乐气氛。
3、登高望远
登高郊游,此俗自汉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汉代时除登高郊游之外,并增加野宴。发展到后来,大家乘登高之便,并兼扫先人的坟墓,增加了重阳在慎终追远的孝亲精神。
4、赏菊并饮菊花酒
菊花在重阳节时正是盛开的时候,所以重阳赏菊便成为文人雅士的重要活动,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5、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阳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盘点: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古诗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重阳节
5、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项。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重阳节的传说:
重阳节与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也被附会上一个神话传说作为登高习俗“起源”。该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受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神话故事的影响,一些地方的人们认为重阳是个凶的日子,于是为了镇压凶气、战胜凶气,重阳节的的主要仪式活动就是登高,其它的都属于附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