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数据表明过外国节日的人多了
1、为啥中国人老是过外国人的节日?而外国人从不过中国人的节日?
以前是中国弱小,过外国人的节日崇洋媚外,觉得新奇,好玩,有腔调。现在不乏也有这样的因素存在着,同时也逐渐的变成我国国民的一种习惯,同时也是欧美国家文化侵略的一种体现。外国过中国节日是体现了对于中国这个亚洲的巨大的经济体的尊重和重视,并不是有意无意的要讨好中国。我觉得应该看清这一点,不是说外国人的节日过不得,而是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无论中国怎么样。
2、为什么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人受外国文化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外国的节日。中国的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不免带过来外国的风俗。人们每天都在追求新的花样,新的刺激。 其实过外国节日对很多方面都有影响,从经济上讲,过外国节日的人多了,比如说情人节、圣诞节,商家的营业额就会剧增,生产节日礼物的公司也多了商品得销售途径。对经济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从这点看,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支持过国外节日。 另一方面崇洋的过程中往往丢掉了我们传统的节日,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在追求时尚的道路上不忘了中国原本就有的文化。这是很让人痛心的 不过现在国家把这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让我们有时间去过这个节日,是很不错的,不会丟了传统节日。
3、外国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反客为主”,而外国人却不过中国的节日,原因是什么?
我自己的经历就是告诉了自己,身边的人总是觉得情人节比七夕节要重要,圣诞节比春节还重要,很多的平时的小节都比不是什么万圣节,这一些的外国节日在年轻的一代身上,是被这一些的年轻人得到很热烈的追捧,这样的事情是为什么呢?
第一,西方文化的冲击
我们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所以我们很多的人都是喜欢在网络上面跟人交流自己的想法,看的最多的就是每当有一个西方的节日的时候,我们就是会选择好奇性的去看看,去体验一下,西方文化一直在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多的名词,行为,我们中国本土本来就有的,但是跟西方文化的相比之下,现在的人更加的愿意接受西方的文化,平时生活里面,大家对于海外的东西也是比较的追捧的,国外的月亮就是比国内的圆,即使是我们很多的人都有这样的从洋媚外的心理,但是现在也没有人需要改变,人类本来就是一个大社会,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不过,西方文化给我们的冲击远远大于我们的文化对外国人的影响。
第二,英语的普及
其实这个也是西方文化对我们影响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因为现在的英语课,已经是成为我们的一个必修课了,就是因为这样,要学好一门语言,对国外的文化肯定是要很好的掌握才行的啊,还有就是我们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是会提及很多的国外的习俗,就包括过节,其实我们现在国内虽然很多的人选择过外国人的节日,那也只是中国人过外国节的一种方式,根本就达不到人家传统的节日的效果,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所以显得不伦不类,而且很多的人都是对英语不是很懂的,然后就为了潮流,时尚就去选择过外国的节日,这是真的很不好的一件事情,我们英语课上,才能真正的听老师讲一讲国外的节日,以及现在的外教的普及,都是这一些的传统的节日给我们造成的影响。
第三,传统文化的没落
我们自己的节日不被人们重视吗?其实并没有,就像我们的春节还是很受人欢迎的,每年的春运,都是可以体现出来,传统的节日被人们的追捧,清明节,端午节,这样的节日其实也是很受欢迎的,至于情侣之间的七夕节,现在人都巴不得天天都是那种适合表白的日子呢,也不是很被影响,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有一部分的没落,因为现在的时代改变了,也没有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很多的人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过年,为什么要过年?年兽除了在游戏里面出现,还出现过吗?端午节吃粽子又是为了谁?很多的人都是不知道的,但是对于外国的节日都是说的头头是道,我想这也是传统文化没落的表现吧。
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先弘扬自己的文化,吸收外国的文化,但是不能过度的吸收,外来的文化未必都是好的。
4、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西方节日?
时下,中国人过西方节日的人数越来越多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有,而且年轻人更多。我们在这个现象的背后能够看到许多,也能随之引起许多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接受这个现实,不要用抵制的情绪看待西方节日,不要认为过西方节日就是崇洋媚外。全球化是现代世界的趋势,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无法必免的。要是一味地抵制外来文化无异于文化领域的闭关锁国,这是不正确的。所以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要有选择地接受外来的文化。
我认为讨论这个问题的心理动机是对外来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外来节日冲击传统节日的一种焦虑和担心,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便是国民的认知没有和国际接轨,眼界没有打开。我们中国的文化脉络是在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一段源远流长而没有被割断过的文化脉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文化有些许的我主文化中心的倾向,这种倾向一直保护着我国文化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纯净性。当打开国门时,我们看到了我们没看到过的文化现象,没见过的文化形式,好奇心驱使着人们尝试并体验更多新的文化,而节日作为集中体现文化的一种良好的载体,是最容易在传播和交流文化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刚睁开眼镜放眼全球的中国人去过西方节日的做法是很合理的事情。
中国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重要的一点是偏重于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人文主义。西方节日更关心人与人之间以及每个人内心的体验,例如感恩节、宽扎节等节日是唤起人与人之间良好社会关系,唤起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的节日,父亲节、母亲节让每个父母有意识的体会到自己身为人父人母的感受,也可以让孩子了解父母,这样的节日很好的补充了我们国家自己没有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体现出这一点,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是大家为了共同的文化元素过的,这些节日探究的是外在的世界,并不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例如端午是纪念屈原,唤起爱国主义精神,清明是祭祖扫墓,提醒孝敬祖先的道德,七夕是赞扬牛郎和织女感人的爱情。这些节日并没有使得过节的每个人有自我存在的心理体验。中国文化就像是山水画,没有多少人存在画面中,西方文化就像是油画,不少存在对每个人的细细刻画。这是文化差异,没有好坏之分。
那么这些节日既然可以传承千年,为什么现在出现危机了呢?我个人认为是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造成的。这些节日生于持续千年的社会制度,成长于持续千年的社会制度,从一粒种子成长为参天古木。如今社会制度巨变,生产关系巨变,这一棵棵参天古木从生长了千年的土壤中被挖出来,又被移植于全新的土壤中,它能不能存活,要有多久才能存活都是不定数。不得不承认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被动摇了。这种文化和社会变迁不协调所产生的断层是一个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严厉考验。而西方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其本是并驾齐驱的,相辅相成的,这种坚实的基础加上西方社会经济方面的优势,西方文化在全球引发文化冲击波,再被震动之后,中国人文化被冲击的危机感随即产生了。
复兴我国的传统文化,捍卫中国的文化纯洁与完整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带年轻人的身上,任重而道远,而且举步维艰。在这方面,我表示悲观,我们教学模式是西方的,课程的经典理论是西方的,管理的核心理念是西方的,整个西方的意识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从前的传统意识形态。为什么西学可以大行其道?说明传统的理念、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中国社会。现状是,国民不怎么注重传统文化生活不会有什么不便,但是实事说明英语、数学学不好,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掌握是失业、饿肚子的残酷实事。就算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发表论文、评定国学大师的标准都死西方的规则和标准。这一且都说明一个实事,我们国家的文话正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
我认为要想真真的光复我国的文化就要取得主动权,就要自己制定规则,让别人去遵守。虽然这个目标不易达成,但是从现在的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成为经济强国是光复我国文化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要较快发展,与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