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傣族人六月有什么节日

傣族人六月有什么节日

发布时间: 2023-05-25 15:23:42

1、傣族的节日是什么呢?

宋干节,中国傣族称泼水节,是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东南亚民族在海外聚居地──香港九龙城、大埔太和寺、西环、深水埗及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也承袭相关习俗。

整个节庆历时数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重新出发。泼水节首二天是去旧,最后一天是迎新。此节日是新旧历新年及印度洒红节后,第三个在年初庆祝的节日,乃是中国新年后第二个民族性的节日。

每年泰历六月作为一年的起始,泼水节的时间在泰历六月,节日活动持续2天或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宛叭宛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即傣历元旦;中间的一天或二天称作“宛脑”,意为“空日”。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沐浴盛装,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听经,然后青年男女互相泼水祈福,继而形成全村性的泼水高潮。

传说

泼水节的传说:在遥远的年代,西双版纳的人民生活富足安宁,有一天来了一个魔王危害百姓,他让土地变得干旱,农民无法种植粮食。傣王的七个女儿都为父王和黎民忧心。最聪明的小女儿出计:趁魔王熟睡杀了他。

于是七姐妹行动了,用利剑斩下魔王的头。但是魔王的头突然着火,滚到哪里哪里便燃烧。急中生智的女儿们急忙找水灭火。从此,版纳的人民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为了纪念和感谢七个公主的作为,将泼水作为风俗流传至今。

所使用的水按照傣族的习俗应该是最清洁的水,第一天清晨打的水,可以用缅桂树枝从银碗沾水点到对方肩上。

2、傣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三大传统节日
浴佛节
浴佛节,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数拦歼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浴佛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衡州,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西双版纳地区,浴佛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经过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的多次推动,浴佛节被宣传成“泼水节”,成了西双版纳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入夏节
傣语称“豪洼”,意为入夏。时间在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出夏节
傣语称“昂洼”,意为出夏,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时间在傣历12月15日(约在农历九月中)。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故人们称之为“开门节”。忌禁解除后,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拜完薯冲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3、六月年的傣族六月年

西双版纳傣族的新年佳节,就是远近闻名的泼腊正水节。不过,傣家人不叫年节为泼水节,因为互相泼水互相泼水祝福,仅仅是年节活动之一。过新年,傣语叫做“京比迈”。“京比迈”期间,不仅要互相泼水祝福,还要举行盛大的娱乐性集会——赶摆和放高升、划龙船、堆沙、斗鸡、放飞灯与焰火……年节期间的泼水祝福,人人均能参与,场面乎乱壮观,气氛壮烈,民族特色独具,令参与者终生难忘。因此外地友人便把傣族的新年佳节叫做泼水节,并且越叫越响,远近闻名。
傣族的新年佳节,傣语叫做“楞喝桑堪”或简称“桑堪比迈”。“楞喝桑堪”译成汉语就是六月新年。傣族为什么要在六月份过新年呢?其中有着一个神奇而动人的典故。 傣历新年虽然叫做六月新年,但过年时间并非年年都在六月,六月一日也非元旦。元旦并不固定在六月×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之间变动,但多数年份的年节在六月中旬。傣历年来临时,阳历的四月已经降临。由于傣历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年节时间应由精通历法的人按照傣文历法文献《苏顶》中规定的公式推算好,加注在每年年历表的下端。佳节来临,傣家人要购置崭新的头巾、衣裙、花伞着意打扮,杀猪、宰牛、蒸年糕毫萝索、煮米酒,邀请亲朋轮顷悔故旧吃午饭。日子之王来临那天(元旦),人们要载歌载舞地在江河岸边赶大摆,放高升、划龙船、丢包、泼水……赶摆场和泼水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声震天动地,热闹非凡。

4、傣族有哪些节日?生活习惯和服饰的特点是什么?

一、傣族的节日:

1、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

2、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3、泼水节,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

二、傣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点:

1、饮食习惯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也食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有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

2、建筑习惯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一带傣族的竹楼别具风格。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拾级登楼,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纳凉。

3、服饰特点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4)傣族人六月有什么节日扩展资料

傣族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傣族地区的商业十分萧条,商品极少,价格昂贵,奸商又从中牟取暴利。广大傣族人民受尽了剥削。

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地区各州县都建立了百货、民族贸易、外贸、农具、食品、医药和饮食服务等公司。贸易方式由过去的易货贸易、小额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国际汇兑区域会展等多元化、高水平的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傣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等等,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5、傣族都有哪些节日啊?

傣族的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花街节、巡田坝节等。

1、关门节

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如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和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直到3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正常活动。

2、开门节

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与关门节(入夏节)相对应,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 灯、唱歌跳舞。

3、泼水节

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

4、花街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三,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如果情投意合,两人就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掀开青翠的芭蕉叶,只见喷香的糯米饭用鲜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黄一半鲜红,以芭蕉叶相隔一层又一层盛满猪脊肉、油炸干黄鳝、腌鸭蛋等美食。

5、巡田坝节

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三日,傣族男女穿着节日的盛装,汇集在村寨中的大青树下,敲锣打鼓。歌手们端着米酒,唱起迎春歌、四季歌。人们随着鼓点,跳起对扭舞。当金色的太阳冉冉升起,一位长者高声宣布"巡田坝"开始时,陶醉在歌舞之中的人们自动组成一支队伍,由扛着彩旗的八个青年领先,大家一路吹喇叭、敲锣鼓、鸣鞭炮、放火枪,浩浩荡荡向田坝挺进。

6、傣族有什么节日?

傣族的节日有:
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7、傣族六月节日有哪些

问题一:傣族有哪些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大家都要按佛规向佛奉献食物、鲜花、经书、衣物和钱币,全社会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活动色彩。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是傣历新年。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赛龙舟、放高升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1、泼水节:傣族新年。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五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然后互相泼水,除疾消灾。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相传,古有火魔无恶不作,抢走7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侬香,得知了杀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头发把它勒死。魔头成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起火。姑娘们即挑水相泼,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成泼水节。一说此俗源于印度,婆带孝罗门教徒每年此时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恶;年迈者不能下河,子女便为其泼水洗罪。后传入中国傣族地区。
2、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因为这天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返回人间,所以各村各寨都要鸣锣敲鼓,举行盛会,迎接佛祖,同时还要在奘房内向佛忏悔一年来的罪过;和尚们趁此时向青年男女宣传教义。
开门节时,农忙已过,天气渐冷,佛教活动也不太多,青年们便可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这时节是傣族文化娱乐活动最多的时候。人们放火花、点火灯、放高升、环游各村寨,十分热闹。
3、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秒之为“关门节”。
进洼活动经历代沿袭发展,形成了固定的几项活动: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凌晨,奘房(佛寺)击鼓为号,宣布佛进奘房。教徒此时须立即起来,或在床坐一下,当老人把谷花、香、烛、钱纸包成一包,送到奘房佛的后座之后两小时,奘房再次击鼓,教徒才可重新睡觉,老人则信明在奘房守到天亮。十六日众教徒进洼拜佛;第八天,家家送饭菜供佛,然后清和尚念平安经,讲历史故事,听了受到感动,便当场捐功德。进洼活动的三个月中,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家老人要进奘房拜佛一次,头天晚上他们即睡在寺内特设的房屋里,由年轻人送饭去给老人吃。这些活动相沿成俗,以后每到关门节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赕佛(即斋僧献佛)活动,以食物、鲜花、蜡条、货币等向佛奉献。在这三个月内,每七天还要“小赕”一次。
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和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直到三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天常活动。
4、巡田坝节:云南省绿春县骑马坝一带的傣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节期一天。这是当地傣族......>>

问题二:傣族有什么节日习俗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大家都要按佛规向佛奉献食物、鲜花、经书、衣物和钱币,全社会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活动色彩。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是傣历新年。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赛龙舟、放高升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泼水节:傣族新年。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五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蠢坦稿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然后互相泼水,除疾消灾。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相传,古有火魔无恶不作,抢走7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侬香,得知了杀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头发把它勒死。魔头成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起火。姑娘们即挑水相泼,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成泼水节。一说此俗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徒每年此时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恶;年迈者不能下河,子女便为其泼水洗罪。后传入中国傣族地区。
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因为这天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返回人间,所以各村各寨都要鸣锣敲鼓,举行盛会,迎接佛祖,同时还要在奘房内向佛忏悔一年来的罪过;和尚们趁此时向青年男女宣传教义。
开门节时,农忙已过,天气渐冷,佛教活动也不太多,青年们便可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这时节是傣族文化娱乐活动最多的时候。人们放火花、点火灯、放高升、环游各村寨,十分热闹。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秒之为“关门节”。
进洼活动经历代沿袭发展,形成了固定的几项活动: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凌晨,奘房(佛寺)击鼓为号,宣布佛进奘房。教徒此时须立即起来,或在床坐一下,当老人把谷花、香、烛、钱纸包成一包,送到奘房佛的后座之后两小时,奘房再次击鼓,教徒才可重新睡觉,老人则在奘房守到天亮。十六日众教徒进洼拜佛;第八天,家家送饭菜供佛,然后清和尚念平安经,讲历史故事,听了受到感动,便当场捐功德。进洼活动的三个月中,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家老人要进奘房拜佛一次,头天晚上他们即睡在寺内特设的房屋里,由年轻人送饭去给老人吃。这些活动相沿成俗,以后每到关门节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赕佛(即斋僧献佛)活动,以食物、鲜花、蜡条、货币等向佛奉献。在这三个月内,每七天还要“小赕”一次。
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和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直到三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天常活动。
巡田坝节:云南省绿春县骑马坝一带的傣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节期一天。这是当地傣族独特的传统节日,......>>

问题三:傣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浴佛节
浴佛节(傣语“栓兰”),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浴佛节一般在大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西双版纳地区,浴佛节被 *** 宣传为“泼水节”,每年都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德宏地区,浴佛节仍然只是一个宗教节日。
入夏节
入夏节(傣语“豪洼”),又称“关门节”,源于古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习俗,随南传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入夏也是雨季的开始,也就是稻作农业社会进入农事繁忙的季节,古代佛教僧侣们为配合信徒们的农事生产活动,停止了到处传教扰民的活动,集中到寺庙或某处修行,逐渐形成惯例。而佛教信徒们也在僧侣集中修行期间,停止了到寺庙佛屋的一切活动,集中精力搞农事生产,并形成一种习惯。后来,僧侣和信徒形成的这种默契关系被上部座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固定下来,这种宗教形式随上部座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的傣族一般在大傣历9月15日(农历6月中旬)举行入夏仪式,入夏仪式这天就是“入夏节”,傣族村寨的佛寺都要击鼓为号,告诉人们节日已到,佛爷们集中到佛寺念经,信众们准备食物、鲜花、纸币等到寺庙“赕佛”。而后,便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结夏”。结夏期间,禁止僧侣外出讲经,禁止信众远行不归,禁止男女谈情娶嫁,禁止大型庆祝活动,僧侣要安心诵经、民众要专心生产。
出夏节
出夏节(傣语“昂洼”),又称“开门节”,与“入夏节”相对应。
“出夏节”一般在大傣历12月15日(农历9月中旬)举行,象征着三个月的“结夏”期结束,可以解除“入夏节”以来的一切忌禁,僧侣可以出寺传教募化,男女也可以谈情娶嫁。出夏节这天,傣族民众们都会身着盛装,带着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等到佛寺拜佛听经,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燃放烟花、点孔明灯、跳象脚鼓舞等各种娱乐活动。

问题四:傣族节日有什么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关门节为傣历9月15日,开门 节为傣历12月15日。两节相间三个月,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大家都要按佛规向佛奉献食物、鲜花、经书、衣物和钱币,全社会 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活动色彩。
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时间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 属佛教一年之首的宗.教节日,是傣历新年。傣语称为尚罕、京比迈(新年),还有 厚南(泼水节)、佛诞节、浴佛节或花节的叫法。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赛龙舟、放高升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畜两旺。

问题五:云南少数民族六月上旬有哪些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2007-01-24 民族 节日名称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农历) 彝 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 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 族 大理三月街 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节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 祭祀、栽秧、对歌 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 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 庙会、对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 梨园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白族本主会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各村寨不同 傣 族 傣族泼水节 赛龙舟、泼水、歌舞 阳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龙节 祭祀、歌舞 公历一月 傣族关门节 琰佛塔、歌舞 阳历七月中旬 傣族开门节 串寨、放高升、歌舞 阳历10月中旬 哈 尼 族 哈尼族阿玛突 祭祀、歌舞、摆街宴 农历二月属龙日 “苦扎扎”(六月年节) 打秋千、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玛主”节 歌舞、摔交 阳春三月 哈尼族捉蚂蚱节 捉蚂蚱来食用 农历六月 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节 秋千、歌舞 农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 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 农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节 秋千、歌舞 哈尼族苗爱拿节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 族 苗族花山节 爬花杆、芦笙、歌舞 正月 傈 僳 族 傈僳族澡堂会 温泉沐浴、赛歌 正月初二 傈僳族“盍什”节 吃团圆饭、射弩比赛 正月初一至十五 傈僳族刀杆节 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 二月初八 纳 西 族 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 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 二月初八 纳西族三多节 祭祀、对歌、斗牛 六月二十五日 纳西族骡马大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纳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纳西族七月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夏历七月中旬 纳西族祭龙节 物资交流、文体表演 正月十五 拉 祜 族 拉祜族库扎节(年节) 象脚鼓舞、对歌 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芦节 篝火、歌舞 农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阳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 族 佤族拉木鼓节 祭祀、歌舞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布 朗 族 布朗族冈永节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独 龙 族 独龙族卡雀哇(年节)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 颇 族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 族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鲜花节 采集鲜花、歌舞 农历三月十五日 阿 昌 族 阿昌族会街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农历九月中旬 普 米 族 普米族“大年”节 荡秋千、赛马、歌舞 腊月初六 普米族转山会 游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 族 藏族草地 *** 节/藏历年 赛马、野餐、跳锅庄 农历正月 藏族“花儿”会 对歌 农历六月 十四 藏族跳神法会 祭祀、歌舞 藏历除夕 藏族赛马会 赛马 农历五月初五 回 族 *** 古尔帮节 团拜、宰牲 回历十月 *** 开斋节 礼拜、颂经、歌舞 六月 *** 肉孜节 减食 五月二十三日 *** 宰牲节 宰杀一些牛羊、祭祀 回历的十月十二月 *** 圣纪节 *** 教历的3月12日 基 诺 族 基诺族特懋克节 歌舞、串寨、打陀螺 基诺历法一月 瑶 族 瑶族盘王节 祭祀、歌舞 ......>>

问题六:傣族节日是几月几日 傣族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
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珐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傣语称之为“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之为“恼日(空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

问题七:傣族的生活习惯,节日是什么 在汉代,傣族先民称为“滇越”,清代多称“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都从印度字母脱化而来。长期以来,聪明智慧的傣家人用这些文字,记载着傣族深渊的文化和历史。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不同的装饰代表着其支系的服饰文化。
关门节、开门节
傣族的关门节在七月中旬,正值农忙季节。举行关门节就是禁止人们外出,禁止青年谈情说爱,以便集中精力搞生产。这期间,信奉佛教的也要进行宗教活动――赕佛,老年人更为频繁。
到十月中间,持续了三个月的关门节结束,开门节也随之到来。这时,农忙已经过去,人们可以外出,青年人也可谈恋爱或成亲。
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傣历新年,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历时三、四天。原俗在节日清晨男女老少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后男女青年泼水为戏,认为可消除疾病。而现在每当节日来临,不分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此外还举行赛龙舟、放高升等活动,并与赶摆结合,使泼水节更添新彩。

问题八:傣族有什么节日和习俗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日。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关门节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开门节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 *** ,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问题九:各民族节日有哪些? 蒙古族节日
编辑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朝鲜族
编辑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8、傣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傣族的传统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泼水节。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
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泼水节: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花街节:农历正月十三。

(8)傣族人六月有什么节日扩展资料:
傣族是指泰老民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家,中国跨境民族之一。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中国傣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傣族人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因此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9、傣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傣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傣族的传统节日众多,主要有门节、开门节、泼水节、花街节等。
1、关门节、开门节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
开门节(傣语“翁瓦萨”),芹野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傣族的关门节、开门节当天,傣族各村寨的居民们都要去佛寺参加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并且还嫌坦喊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2、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傣语叫做“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其重要程度相当汉族的新年,所以泼水节又被称为是“六月新年”。
泼水节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大概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美好的日子”。泼水节一般举行3天,前两天是送旧,是迎新。
在泼水节的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都会沐浴,然后着盛装前去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妇女们会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之后,青年男女退出,然后相互泼水祝福。
3、花街节
花街节是傣族为隆重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三日。节日当天,傣族的上千名青年男女会身着盛装集聚花街。如果情投意合的话,两人就会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两人一起吃。吃信神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基本定下了。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