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小吃图
1、保山昌宁园中园有什么厂
保山昌宁园中园只有一个厂,在地图上可以查询到,名字叫保山市隆阳区兴盛红砖厂,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工贸园区昌宁园中园。所以保山昌宁园中园只有一个厂。
2、昌宁县旅游景点
导语:昌宁县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于1933年由保山永昌、顺宁凤庆析置设县,取两地名后一字为县名。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昌宁县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北庙湖 AA
北庙湖区最高海拔1912.1米,最低海拔1705米,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067.2毫米,坝址以上河源长15公里,控制经流面积11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经流量6800万立米。 北庙湖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8平方公里,林面3.2平方公里。北庙湖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水产养、旅游等综合效益,现灌溉面积14万亩,防洪保护耕地5万亩,排涝2万亩,年发电量约500-700千瓦小时。 北庙湖是保山具有吸引力的风景旅游区,登上大坝,可览湖光山色,浩淼波光;回首可一眼看到辽阔的保山坝。湖的四周广植云南松、思茅松、果松,建有茶园、葡萄园、果园、花圃园,种茶花、杜鹃、兰花、月季、荷花等各类花卉近百个品种;水库下面栽有大量垂柳、并修建了人工湖、沙滩、旅游池,湖上有快艇、游船,大坝旁有风味小吃,歌舞文化娱乐等服务,是保山较大的休闲度假、观光游乐的地方。
2、昌宁鸡飞温泉 AA
鸡飞温泉旧称“石溜温泉”,距昌宁县城34公里,距《顺宁府志》记载,唐宋时曾有仙人浴于此。这里三山鼎立。两谷相通,奇峰钱叠,怪石峥嵘,如塔、如兽、如笋、如蛙、如钟…姿态各异。 整个景点的奇石异峰有十二属相二十四景观。其中著名的公塔母塔最为神秘奇异,公塔由两巨石相叠而成,形象魁伟,如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母塔玲珑俊秀,塔身有泉水凝结的丝网纹络,如少女披法出浴,被称为“天下第一自然偶塔”。温泉之蒸熏,犹如仙境。大小石锅悬于数米高的岩石顶端,锅内水沸如汤,常年不固;仙人洞洞束腰阔,池中如掌宽,一石将池水一分为二,一热泉如沸,一寒泉洌肤,十分奇妙。 大自然给予鸡飞以特别的恩宠,以其鬼斧神工之笔,把鸡飞雕饰得象一 座瑰丽迷人的宫殿。这里奇峰千叠,万山 峥嵘;泉自石罅0,清光碧溜,沸如春温。
3、昌宁勐统坝芒糯寨
素有昌宁“粮仓”之称的勐统坝,在它的西北部有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叫芒糯寨,它背靠青山,面临勐统河,翠竹成林,林木茂盛。村角河边的小土坎上挺拔着一株饱经风霜的古榕树,它已经历了近二百年的风霜雪雨的洗礼涤荡,已是一株极罕见的苍苍古树,树胸直径长达2.1米,树高20米以上,闻名于茶乡大地的勐统白鹭群奇观,就以它为大本营。白鹭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生活,为富饶美丽的勐统坝凭添出一方鲜活亮丽的风景。清晨,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时,白鹭们就起床从大榕树飞向广阔的田野巡逻觅食。它们有的成群结队,有的三三两两,飞遍勐统坝的每一个角落,精心呵护、看守着千顷良田,为禾苗清除着各种昆虫。那展翅飞翔在蓝天中的身姿啊,是多么优雅怡人。它们捕食害虫,既养活了自己,又看护了庄稼,成为当地百姓最亲密的朋友。当你漫步在田间,随处都会看到油绿的.秧苗间点缀着点点白色,那就是可爱的小精灵——白鹭。
4、昌宁龙潭寺
龙潭寺原称龙王庙,又称龙洞。相传这龙潭非常奇特,远古时代,这儿只是涓涓细流,旱年则滴水不流,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每逢旱年饮水极难,更难谈引水灌溉。因为缺水,粮食有时几乎颗粒无收,人们只能过着食不裹腹,衣不敝体的苦日子。有一年,又值大旱,眼望着禾苗将要枯死,人们成群结队来这进香求水,他们插上香,合掌当胸,真诚地跪在地上闭目祈祷。不多时,好似有水流的声音,求水的人们睁眼一看,果真有两股清泉奔流而出,善良的人们得救了,他们欢呼着,跳跃着。自此这儿再没闹过水荒,两股泉水从方圆一米大小的洞口喷涌而出,长流不息,久而久之,形成了今日的龙潭。人们认为是有龙护佑,于是建龙潭寺。“望山听泉”亭从250多平方米大的池塘中央拔地而起,高7米,由大小不等的20根柱子支撑,亭税具有浓厚的古艺术,风格,蛟龙抱柱,雕花刻草,砖铜瓦瓴,气宇轩昂。
3、昌宁13街在哪里
11月8日十三街电话是,十三街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幸福横路77,此外您还可以查看十三街的地图、公交和附近热门地点。
4、保山昌宁晚上哪里好玩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龙陵县勐糯镇烧烤一条街在五光十色的彩灯照耀下,热闹起来了,揽客声、谈笑声、猜拳行令声交织鸣唱,搅活一方天籁。晚上来这里吃烧烤、唱KTV、跳广场舞,流光溢彩的晚间消费把勐糯“夜经济”点亮、催热。
晚上吃:傣味烧烤人如织
香气四溢的泡露达、醇香的泼水粑粑,诱人食欲的火焙牛干巴,清香的傣家小缸糯米酒……各式各样的傣家特色风味小吃摆满了餐桌,炭火熊熊,烤台上鲜鱼、鸡翔、洋芋香气袅袅,让人唾津潜溢。“先上两盘撒达卤和泡露达,再来几份烤鲜鱼、牛干巴和3斤紫糯米酒,今晚咱一醉方休……”在满园香烧烤店,客人王先生高兴地说:“我们就爱吃勐糯的傣味烧烤,现在是白天没空就晚上来。以前这里是条‘草皮街’,没有路灯,晚上漆黑一片,现在店铺毗连,霓虹闪烁,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真是为晚间游玩的客人大大提供了方便。”
勐糯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依托域内内蕴深厚的新石器原始遗存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抗战文化和移民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集镇建起了绿色生态餐饮(烧烤)一条街,着力培植“夜经济”,对30多家餐饮店(摊)进行装饰改造绿化亮化美化,安装夜景装饰灯,对集镇内几个文化设施和毗邻集镇的勐糯仙人洞、大海湿地、海头千亩荷花、大寨傣村等几个景区(点)进行了维修改造,使游客“白天有景点转,晚上有地方看”,留住乡愁,留住了客人。
满园香业主石润芹坦言:晚上赚,夜间开张成习惯。晚上生意最好,到园里吃烧烤的客人很多,凌晨一、二点钟都打不了烊,傣味烧烤、冰镇啤酒、饮料、傣家小缸紫糯米酒、热带水果都好卖。许多客人都是冲着傣家美味来的,吃饱喝足了到露天“乐吧”里一展歌喉,或到文化广场跳上几段舞,心情好着呢!据介绍: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平达、碧寨、木城等乡镇和施甸酒房、镇康南伞等地的不少有车族,自驾车到勐糯享受夜生活,火了一方经济。
晚上看:精彩表演不间断
每天晚上8点后,勐糯社区长虹寨农民文艺演出队队长李连美就会招呼队员们带上行头到文体广场开始属于自己的夜生活。此时,勐糯镇文体广场已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居民们把露天舞台围得水泄不通。
合着“跳起不怕脚踏皮”热烈欢快的旋律,队员们舞之、蹈之。“他们的节目土得掉渣儿,但亲切真实,让人打心眼里爱看。”观众这样点赞广场演出。广场一隅,一字儿铺排开的露天饮食摊档人头攒动,叫卖声、侃价声不绝于耳。
在勐糯镇,10多个“泥腿杆剧团(队)”闹活了乡村夜生活。白天种地或打工或经营工贸业的乡村文艺队员们,一到晚上,都带着演出道具汇集到广场上开展演出活动。演员们不施粉黛,不着华服,用歌声和舞步演绎着山村的幸福乐章。
大寨社区傣族村民赧文仙和许多青年人一样,每日劳作后,都会到村里的阅览室看书,累了就看看村民打球、排剧,赧文仙告诉记者,家门前的精神乐园让农家的生活不再单调。过去大寨村(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很简陋,只有一个“草皮歌场”,文化室存书仅300多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村民“求乐、求知、求技”的愿望显得更加强烈。每当遇到文化下乡活动,乡亲们都会这么说:“希望你们多来大寨村。现在我们的文化广场建好了,而且距镇文体中心才千余米,到哪里活动很方便。村里组织了自己的文体队伍,把舞台搭在村民家门口,村里能人自己写自己编,自编自演的节目更贴近咱们自已的生活,深得群众喜爱。”
大寨民族文化广场已经有几十人在尽情地踏歌,随着舞曲的变换,跳起了交谊舞、探戈、伦巴,记者不由自主地融入踏歌的行列中,合着欢快的节拍跳起来,感受着山寨歌场大家乐的意韵。围观的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倌老奶感到特别兴奋。他们说,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看到这样热闹的广场跳舞场面,犁田耙地的农夫敲起了锣鼓,围着锅台转的农妇舞起了水袖;白天有球打,晚上有戏看,这日子跟城里人差不多。
晚上玩:农家“艺术沙龙”学技艺
夜生活缺乏,难于让游客留住脚步,也留不住消费。如何让来勐糯过夜的游客多起来?勐糯镇发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依托剪纸、刺绣、染织、篾编四大文化板块,擦亮“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名片。
位于怒江峡谷之中的勐糯,与施甸、镇康、永德一衣带水、隔江相望,构成了“一山观五县(江中山,龙陵、施甸、昌宁、永德、镇康)独特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使勐糯成为通向保山、临沧、德宏以及缅甸的边境区域中心与“水陆码头”。目前,集镇面积已正2.3平方里,集镇人口8600余人。
勐糯镇着力培植文化产业,扶持10余名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起了剪纸、刺绣、染织、民族乐器制作、根雕、篾编等家庭生产作坊10多个,将作品在作坊里展卖。这些农家艺术沙龙吸引了一大批泥腿杆艺术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放飞了一只只艺术之鸟。游客可亲手制作根雕,学习剪纸、篾编、织锦等,过把工匠“瘾”,极大地丰富了游客晚间游玩。勐糯有织机100多台,能工巧匠200余名,她们用机梭编织着憧憬,美化着生活,一米傣锦售价80元左右,一个筒帕(挎包)30元上下,是走俏市场的旅游商品。傣族女艺人杨新芬染织的傣锦和筒帕,饰花缀纹活泼素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产品远销缅、泰、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不少游客慕名到杨新芬的作坊里体验织女的乐趣,机柕声里寻找渐行渐远的历史回声。
被尊为勐糯傣族剪纸艺术“掌门人”的陈安定的作坊里,一方竹榻、一张木桌,案几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彩纸、笔砚、刀剪、镇尺等工具,墙壁上贴满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充盈着浓浓的艺术氛围。出自陈安定之手的剪纸作品不仅在本地流传,还走向周边县市和缅甸。部分精品还被到勐糯采风旅游的省内外艺术爱好者收藏。年近古稀的陈安定说,到了旅游旺季,有不少游客到我的作坊里参观,有买我的作品的,也有即兴剪纸的,不求赚大钱,图个热闹。
5、保山到昌宁自驾要开几个小时
从保山到昌宁大概2个小时左右。详见下图:
安全出行,注意安全,安全到达就是最快的选择。
希望可以帮助你!
6、叠水河瀑布的主要景区
当地人士多用“龙洞垂帘”、“久雨不停”来概括它的特点。据《腾冲县志》载:“民国元年松园王姓设织机欲借水力,凿其石,石内现太极图,识沸腾。时邑人张文光为协都督,捐款建石桥。名日‘太极桥’”。此桥以江中大石为墩,上建一小巧玲球之石亭,斗状盖顶,内顶镌“太极图”,亭外石匾镌刻“观瀑”二字,故称石亭叫“观瀑亭”。崇祯己卯(1639)年四月十六日,徐霞客来游,记道:“其水从左峡中透空平坠而下;崖深十余丈,三面环壁。水分三派飞腾:中阔丈五;左骈崖齐涌者,阔四尺;右嵌崖分趋者,阔尺五。盖中如帘,左如布,右如柱,势极雄壮。”“从西崖绕南崖,平对而立,飞沫倒卷,屑玉腾珠,遥洒人衣面,白日间真如雨花雪片。”对此景色,前人有诗云:“非烟非雨望浸浸,电走雷轰势撼山。 疑是银河新缺口,玉龙挟浪落入问。”
叠水河西岸,有寺雄踞峰巅,名为龙光台。为三峰的中峰。明嘉靖六年,知府严时泰到此观瀑,见风景壮美,令人代木建亭子上,题回“龙光”。嘉靖十年,郡人吴津有《龙光亭记》述其始末。万历年间爱国名将邓子龙扩建,一时名土诗人,题咏不绝,亭因瀑作,瀑以亭传,名播四方,远近皆闻。清雍正时增修,至同治间毁于兵火。今存建筑,为民国十一年郡人刘楚湘等重建。
从太极桥前,沿中峰而上,过电站,至山门。大门正面为黎元洪题额“龙光台”三字,
叠水河瀑布楷书,并有小识。背面为著名书法家吴昌硕题的篆书“龙光台”三字,古朴挺秀,为书中佳品。过山门,石径三曲,至现瀑台。台为半圆形,前有石柱凭藉,中有巨松垂盖,下有石桌石凳可以小憩。历代骚人墨客,常在此凭栏观瀑,饮酒赋诗。有的描绘眼前景物:“半空雷撼下飞泉,撞破寒潭一洞天。神雨神风生绝壑,飞花飞雪满晴田。”(刘晋康《叠水河观瀑》)有的结合时代风云,边境形势:“日收雨气千山霁,风送无声万壑摧。洗甲金沙流中冷,诸夷和是将星来。”(邓子龙《龙光台次近溪韵》)有的触景抒怀,倾吐胸中的抱负:“得志应为苍生雨,游仙合住白云乡。蚊龙不是地中物,鼓荡风雷隘入荒。”(李岑《龙光台》)
过观瀑台,达主寺。这是一座中式庭院,两侧走廊壁端嵌有石刻12方。书有关龙光台的诗文,如:《杨慰化洞垂帝》、刘晋康《叠水河瀑布》、王昶《大盈江观瀑记》、陈宗器《龙光亭赋》、吴昌硕《登龙光台观大盈江瀑布歌》等等。叠水河虽远近闻名,但近年来扩修水电站,分水较多,使叠水河流量减少,瀑布减色。春季,瀑面宽约5米,水丰季节,可达8至10米。
叠水河西岸,有寺雄踞峰巅,名为龙光名,为三峰的中峰。从太极桥前沿中峰而上,过电站,至山门。大门正面为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题额龙光台三字,楷书,并有小识。背面为著名书法家吴昌硕书写的篆书龙光台三字,古朴挺秀,为书中佳品。过山门,石径三曲,至观瀑台。台为半圆形,前有石栏凭借,中有巨松垂盖,下有石桌石凳可以小憩。历代骚人墨客、文人雅士,常在此凭栏观瀑饮酒赋诗,并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过观瀑台,来到主寺,为中式庭院,两侧走廊壁端嵌有石刻12方,均是有关龙光台的诗文。 古馔今筵“五滴水”
集汉家与边地各少数民族烹调之长的永昌三滴水,是旧时保山食文化的代表。所谓滴
五滴水
水,即取滴水映日之意,一滴水就是一个佳肴系列。不过,三滴水虽名声显赫,但确曾有幸饱此口福的保山人却十分有限,因为能掌此勺的厨师乃风毛麟角,而寻常人等也是消费不起的。90年代初,有人对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味的三滴水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广访名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整理创制了洋洋可观的五滴水并开店飨客--
滴水之一为凉菜系列十色,其中松篙熏肉为地道的永昌传统风味食品,奇香扑鼻;滴水之二为永昌名莱系列十色,是从明代至民国五六百年间各族民间佳看中筛选出来的,其中有经改进的火烧肉及明末诗僧担当在金鸡村首创的口袋豆腐等;滴水之三为果蔬系列十色,如核桃肉卷、挂霜荸荠等;滴水之四为丸子系列十色,如百合丸子、藕粉丸子、土豆丸子等;滴水之五为风味小吃系列十色,主食有永昌烙饼、腾冲大救驾及佛门豆汤,菜肴有昌宁油鸡枞、施甸水豆鼓、下村豆粉等。
五滴水荟边地数十味美食于一席,雅俗共赏,遂成一时美谈 香椿
香椿是腾冲的山蔬特产。新上市时,为肉类的数倍价。
香椿
香椿性喜高寒,成片生长于腾冲马站乡的云华片区和曲石的秧草塘、长岭山等地,主要于春季采摘。
香椿的吃法很多,鲜吃以炒瘦肉、煎鸡蛋为主,亦可与刺五茄尖、椿头菜同入滚水略煮,捞起放入凉开水里,以盐巴辣椒浸泡二三日取食, 其味更为鲜嫩爽口,且有清火泻滞的功效。
若把香椿放入滚水里略煮,捞起盛人簸箕晾笆,放置阳光下曝晒至六七成干,然后以烧酒、盐巴拌匀,入陶坛内密封腌制,则可保持很长时间,一年四季皆可取食,其香味十分特殊。 气候: 保山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共有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种气候类型。保山气候的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降水充沛、干湿季分明。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气候宜人。 交通
到达腾冲县城后,可步行前往。 门票:10元
7、傣族的风俗习惯资料要短一点
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
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流行招赘上门的习俗。傣族举行婚礼时,都要有隆重的“拴线”仪式,由老人用洁白的棉线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把两人的灵魂拴在一起,并祝福新婚夫妇相敬如宾,白头偕老。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
傣族也食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
傣族有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酒为傣族人民所嗜爱,一般都是自家酿制,度数不高,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傣家竹楼室内用篱笆将房屋分成两半,内室较小,是卧室,禁止外人入内;外室较宽敞,靠里部分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设有火塘,是取暖、做饭的地方。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傣历年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
傣族文学主要是叙事诗。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长篇叙事诗。傣族有传统的傣戏。傣族舞蹈种类繁多。西双版纳傣族称舞蹈为“凡”。傣族民间乐器有嘎腊萨、玎、筚、多洛、象脚鼓、铓、排铓和傣镲等。傣族的特色乐器葫芦丝是舌簧乐器。武术,西双版纳傣语叫“芬整”,德宏一带叫“戛拳”。过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岁,一般都要学会几套武术动作,作为防身、御敌、防野兽之用。
傣锦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傣族是制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西双版纳、普洱镇远等地是黑陶的主产地。云南傣族地区的剪纸,一般多用于刺绣样稿以及装饰门楣、灯彩、旗幡和供品等。题材多是几何形纹和花草鸟兽。傣文书法是以傣文字体为表观内容,以最初时的火炭笔、白泥巴笔以及后来的“列占”(铁锥笔)、蕨笔、钢笔和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傣族的医学也很发达。傣医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风、土、水、火“四塔”,而人体同样由风(气)、水(血)、火、土“四塔”构成。
宗教方面,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有宗教职业者“波勐”和“师娘”,代人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区,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此外,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语称“丢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
(7)昌宁小吃图扩展资料
为废除傣族社会的封建制度,党和政府根据傣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领导傣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运动,同时在傣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至今共成立了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具体如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立、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还成立了一批民族乡,包括楚雄州永仁县万马傣族乡、永兴傣族乡,武定县东坡傣族乡、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芒宽彝族傣族乡,昌宁县湾甸傣族乡、红河州红河县勐龙傣族乡、临沧市云县糯洒彝族傣族乡、普洱市翠云区龙潭彝族傣族乡等。
8、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昌宁县属于什么区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于1933年由保山永昌、顺宁凤庆析置设县,取两地名后一字为县名,属保山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坝谷相间的地貌状态,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个气候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6℃。年平均降雨1259毫米,无霜期253天,有右甸河、枯柯河、勐统河、更戛河、大田坝河、漭水河等八大水系。保山市隆阳区东南。[1]
云南省昌宁县是一个年轻的多民族山区农业县,地处滇西大理、临沧、保山三地结合部,属保山地区,山区面积97.05%。昌宁县绝大部分地区适宜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生长。东部及中部约70%的温凉山区、半山区适宜种植茶叶、嫁接核桃。南部及西部20%的低热、温热河谷区适宜发展甘蔗、种植西瓜、香蕉、芒果等亚热带水果。全县林地面积为总面积的71.4%。森林覆盖率为39.42%。境内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
9、云南保山有什么景点?
云南保山的景点有:太保公园、火山公园、和顺古镇(和顺侨乡)、腾冲热海、霁虹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