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特色小吃有哪些
1、太原有哪些美食
太原的面食最为有名,品种多,历史久,制作方法各异,浇头菜码考究。炒莜面、拉面、猫耳朵、搓鱼儿、莜面烤佬、红面糊糊、肉丝炒剔尖、刀削面、炒疙瘩等
珍珠粥
珍珠粥本是寿阳民间普通的小米绿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赞赏。
羊杂碎汤
羊杂碎汤是一道街头常见小吃。在大锅中放入羊肝、肺、胃、肠、心、蹄筋等煮得烂熟,然后加入葱、姜、香菜、粉条、豆腐等同煮,熟后盛入碗中,浇上羊肉汤,再放香菜、醋、盐、辣椒等调料即可食用。该汤香气扑鼻,汤色乳白,热辣鲜美,是冬季常见小吃。
豆沙糕
豆沙糕创制于清末,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相传当年太平天国义军部队驻扎曲沃时,一些济源籍伤残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荣,便不思故乡,留居曲沃,为谋生而经营起豆沙糕生意。
三倒手硬面馍
“三倒手”硬面馍制作工艺复杂,系手工操作,经过3 次倒手,使面粉充分发酵,因而达到了层次分明,圆润饱满,入口醇馨,味美香甜的上佳效果。
阳城肉罐肉
阳城肉罐肉是驰名三晋美味佳肴,是用猪肉、牛肉或羊肉、小米及各种作料煎煮而成的,肉味纯正,软烂可口。同时,阳城肉罐肉不仅制作工艺独特,味纯喷香,而且阳城肉罐还是我国陶瓷工艺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
晋中油糕
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称;因“糕”与“高”谐音,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年节或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过生日、老人寿诞、起房盖屋时食之,故又称年糕、喜糕。
豆腐脑
榆次“三宝”之一的豆腐脑,奇特之处,在于“打卤”。其中尤以白海马的豆腐脑最为著名,白海马的豆腐脑由“三锅”组成。
榆次灌肠
榆次灌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是榆次“三宝”之一。榆次灌肠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制成;白灌肠不用猪血,故呈灰白色。灌肠以荞面制成,入口爽利而筋道,味烈,素淡开胃。
猪血灌肠
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厨为其制作御宴。西太后、光绪皇帝与诸大臣对猪血灌肠赞不绝口,故此成为一道传统名吃。
阳泉飘抿曲
飘抿曲,亦称小河捞,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它长如挂面,细如毛粉,还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
孟封饼
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
油糊角
油糊角创制于唐代,用面粉做成油糊角,里面分别包上鸡蛋、豆腐、粉丝、粉皮、韭菜、芝麻、萝卜等菜馅,然后用油煎炸即可。
面麻片
代州面麻片,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以片薄、质脆、香甜可口著称。
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
文字号: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字号(文元堂、文令堂、文成堂)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
刀削面
太原的面食远近闻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刀削面了。刀削面对厨师的手艺有很高的要求,制作的过程非常具有观赏性。厨师手持一把形状独特的瓦形刀,立于盛满了滚水的大锅前,另一只手托着一块筒状的面团。开始削面以后,面条从上向下飘入锅中,条条相连。成品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再佐以浇头、菜码,吃来光滑筋道。
2、太原美食
太原特色美食如下:
1、山西过油肉
山西过油肉大有来头,相传在在唐朝,明朝的时候,过油肉就很受喜爱,当时被称作“奥肉”,是当时官府宴请和民间酒席的一道“硬菜”,也是晋菜的代表之一!
过油肉颜色金黄,味道鲜咸,吃起来口味与众不同,具含则有浓厚的山西色彩,选料上十分讲究,上好的猪肉,清水笋,野生的小木耳,红菠菜梗,这些配菜都是查阅古时的典籍得来的,猪肉过油的时候也要控制火候,没有十年的功夫也很难做到口味正宗。
2、山西大烩菜
山西大烩菜真的很能代表山西人民的口味,大烩菜的食材很是简单,但是做出来的味道很奇妙,宛如有魔法一般,吸引着食客的胃,大烩菜带着农家的特色。
大烩菜的主角一般有土豆,白菜,炸豆腐,农家粉条,海带,再来一些菠菜梗就完美了,吃起来的口味很丰掘并富,不管走多远,大烩菜吃起来总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相信每个山西游子心中,都藏着一份对大烩菜的爱。
3、什锦铜火锅
这是山西省大同市的一道民间的传统菜,山西人最喜欢的就是老式的铜火锅,铜火锅的起源要追溯到古时候蒙古攻打大同城的时候,一位厨子直接把切好的羊肉扔在滚烫的开水里炖煮,由此而来。
4、醋浇羊肉
光是听到这个“醋”字,就知道会是山西的特色,醋浇羊肉除了在烹制的时候会用到醋,选取的羊肉在饲养喂食的时候也会喂一些醋糟,肉质吃起来也会更鲜美。
这道菜很适合秋冬进食,热腾腾的羊肉汤冒着热气,酸爽的味道是这道菜的点睛之笔,羊肉吃起来完全没有膻味,醋浇之后多了酸爽的感觉,开胃促消化,一点没有油腻感,吃完之后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5、葱烧台蘑
这道菜里面的蘑菇,选用的是谈散棚五台山上独有的野生蘑菇,相传这蘑菇口味鲜美,立秋之后是吃台蘑的好时机,烧好的台蘑口感十分鲜嫩,有种大自然的菌香,吃起来很细腻,嚼一嚼菌伞上面的汁水全都爆出来了,台蘑的鲜嫩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这道菜如果要品尝,一定得趁上好时机!
3、太原有哪些特产
太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你知道太原有哪些特产吗?赶紧来看看吧!
太原特产一:山西小窝头
山西小窝头是山西太原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窝窝头从16世纪的明代中国开始种植玉米时即有了。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当点心食用,有助于肠胃蠕动,益于健康。窝头实在算不上现代美食中的极品
,但绝对是现代健康饮食中的精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山西小窝窝头了。
太原特产二:平遥牛肉
如果你来太原,一定要品尝下山西特产——平遥牛肉,它以色泽红润,风味独特,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绵香可口而闻名于世。平遥牛肉丝纹络清晰可见,外观十分诱人。吃起来肉质鲜嫩,浓香扑鼻,咀嚼不费齿力。刚出锅的牛肉,刀不切味不出,而只要用刀一拉,顿时浓郁的肉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唾涎欲滴。
太原特产三:汾酒
汾酒是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白酒,始酿于南北朝时代,裂冲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以色、味、香三绝著称,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据说汾酒是杨贵妃的最爱,所以一定要品尝一下!
太原特产四:山西老陈醋
老肆指歼陈醋产于清徐县,至今有几千年的醋历史文化。老陈醋色泽为红棕色,味道以“绵、酸、甜、香”为主,为我国四大名醋之首。产于山西清徐。“东湖”牌老陈醋,始创于明未清初,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系山西老陈醋之正宗。“东湖”牌老陈醋,以其精湛酿造技逗雹艺和色、香、味俱佳的优良口质,驰名中外,居中国名醋之首。
太原特产五:焖面
焖面是山西太原的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焖面主料是面粉,配料主要是卷心菜,豆角和猪肉。其他随自己喜好而加。可以加入蘑菇,香菇,土豆丁,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4、太原的美食有哪些?
山西的美食有刀削面、莜凯拦面栲栳栳、剔尖、拨烂子、羊杂割、山西油茶、过油肉、定襄蒸肉、碗托、闻喜花馍、忻州瓦酥、郭氏羊汤、太原头脑、清徐灌肠等等。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创作出了不少的特色美食,而这些山西的地方特色美食口味基本都是咸鲜、醋香等风味。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可考有2000多年的历史。面条,东汉称为“煮饼”,魏晋名为“汤饼”,南北朝“水引”,而唐朝叫“冷淘”。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原料为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兆早,品种为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有据可盯猜胡查的面食达280余种。
5、太原有哪些特色小吃
太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到太原一趟,一定要尝一尝太原的特色小吃,来看看太原有哪些特色小吃吧!
太原特产一:剔启歼拍尖
剔尖是山西太原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剔尖是晋语区百姓家庭日常的一种面食,晋语称作剔拔股,签拔股,或剔鱼子等,在北京等地也称作拨鱼儿。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太原特产二:山西小窝头
山西小窝头是山西太原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窝窝头从16世纪的明代中国开始种植玉米时即有了。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当点心食用,有助于肠胃蠕动,益于健康。窝头实在算不上现代美食中的极品
,但绝对是现代健康饮食中的精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山西小窝窝头了。
太原特产三: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太原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原本是平定人在明代宫廷里做的一道菜。山西过油肉据说是全国第一届烹调比赛的金菜式,除了传统的用精选瘦肉经过上浆、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冬笋炒过,还有台蘑过油肉,所制作出来的过油肉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太原特产四:焖面
焖面是山西太原的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焖面主料是面粉,配料主要是卷心菜,豆角和猪肉。其他随自己喜好而加。可以加入蘑菇,香菇改袭,土豆丁,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太原特产五:老鼠窟元宵
老鼠悄羡窟元宵是山西太原的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走亲访友、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尝。老鼠窟元宵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6、太原有什么特色小吃?
太原的面食最为有名,品种多,历史久,制作方法各异,浇头菜码考究。炒莜面、拉面、猫耳朵、搓鱼儿、莜面烤佬、红面糊糊、肉丝炒剔尖、刀削面、炒疙瘩等应有尽有,特色独具。x0dx0a除面食外,当地的风味食品首推特色早点“太原头脑”(八珍汤),其他如“认一力”蒸饺、太谷饼、六味斋酱肉、闻喜煮饼、芮城麻片、太原羊杂碎汤、灌肠、高平烧豆腐、平阳泡泡糕等,都是值得一尝的美味。x0dx0ax0dx0a名吃中,首推头脑,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为医用食品,对人体有着滋补作用,效果甚佳。头脑是太原市特有的一种名早点,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具有滋补、活血功能。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 太原市清和园饭店的“头脑”和“帽盒子”以其独特的清真风味,誉满并州,闻名全国。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x0dx0ax0dx0a山西面食,刀削面、拉面、刀拨面、擀面、剔尖、猫耳朵、河捞等各种面食,“山西面食馆” 具有山西特色而吸引着中外游人。x0dx0ax0dx0a苹果脯: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厂于1979年试制成的著名产品,1985年曾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x0dx0ax0dx0a核桃仁罐头: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厂的著名产品,有咸核桃仁、琥珀核桃仁两个品种,均曾获省优产品称号。x0dx0ax0dx0a太原大曲:是太原市徐沟酒厂产品,属清香型大曲酒。曾被评为山西省商办工业系统优山乱并质产品,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x0dx0ax0dx0a清徐葡萄:清徐县是山西省著名的葡萄产区。裁培历史悠久,葡萄酒更是闻名遐尔。x0dx0ax0dx0a孟封饼: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x0dx0ax0dx0a六味斋酱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者不腻、瘦者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著称省内外。1982年,六味斋的酱肘花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x0dx0ax0dx0a老陈醋:山西酿醋历史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太原市“益源庆”醋厂所生产的名特醋,1987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可谓酸香飘三晋,驰名五大洲。x0dx0ax0dx0a刀削面:尤以太原酱园巷饭馆的刀削面有名,面条根根粗细均匀,柳叶形,筋软爽口。山西刀削面口感绵软筋斗,配以各种荤素浇头、打卤,味道一级棒!x0dx0ax0dx0a羊(牛)肉蒸饺:是太原的著名风味小吃。认一力饺子店的蒸饺皮薄、味香、佐以老陈醋、味道绝佳。可谓肥而不腻馅成丸,一家蒸饺万家赞。认一力饺子 用精粉做皮,以肥羊肉为主料,加适当的大葱、生姜、香油、桂皮,并配有砂仁、豆蔻、白芷、陈皮等十多种中药材,x0dx0a具有增香、除膻、开胃、助消化之功能。并且肥而不腻,鲜香可口,营养丰富,素有“一家蒸饺百家香”之誉。x0dx0a羊杂割:是山西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这种小吃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颇受欢迎,尤为冬令美食。x0dx0ax0dx0a提浆月饼逗迹、五陪逗仁月饼:是太原食品三厂生产的名点之一,素以皮酥馅足、甜香绵软而久负盛名。1985年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x0dx0ax0dx0a桃酥:是太原食品三厂生产酥点中独具一格的品种,成块整齐、色泽金黄、裂纹均匀、油润香甜。x0dx0ax0dx0a沙维康:是山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太原食品饮料厂共同研制生产的。1986年被国家体委评为第十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队专用饮料,同年获国家级新产品开发奖,1987年获全国夏季饮料民意评选“健民奖”。x0dx0ax0dx0a稍梅(烧麦):是太原著名风味小吃,用特制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食后齿颊留香而闻名山西。精粉做皮,虾仁、蛋白、肥肉、香菇、冬笋做陷,形如梅花朵朵,皮薄,陷鲜、味厚,是面点中的上乘。x0dx0ax0dx0a鸡蛋醪糟:太原市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选用晋祠江米为主料,用甜曲酿制而成,食用时也可冲入鸡蛋,酒香扑鼻,有健胃消食之功效。x0dx0ax0dx0a太原号腐干:是山西省著名的“三腐”之一,早在宋代已有名,迄今800多年的历史。此品由“太原豆腐干”演变而来。这种号腐干质地密实细腻。x0dx0ax0dx0a金银枣:是太原市传统名点,历史悠久。炸制好的金银枣,外黄内白,酥脆而无硬心,味美香甜。x0dx0ax0dx0a沙棘琼浆:是清徐露酒厂生产的一种高营养、高档次的甜型水果酒,是一种高级饮料酒。1987年第二次全国沙棘产品质量评比获金杯奖。x0dx0ax0dx0a清真什锦细点:始于清宫光绪二十年,选料精细,配料严格,装璜美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全套点心由夹糖糕、桃酥、烫面包馅,起皮包馅四大类组成。规格整齐、甜而不腻、新颖美观。x0dx0ax0dx0a荞面灌肠x0dx0ax0dx0a特点:特点是软滑带筋,荤素皆宜。x0dx0ax0dx0a灌肠与肠毫无关系。它是用荞麦面蒸熟制成的碟形薄片,即可冷食,又可热炒,质嫩而筋,味美适口。灌肠是将肠划成菱形小块,浇以由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葱、姜、蒜、辣椒配制的卤汁,用以冷食;将灌肠块配以绿豆芽、蒜苗或韭黄,用油炒出,谓之热食。灌肠价廉物美,为太原人特别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x0dx0a栲栳栳x0dx0ax0dx0a特点:入口粗糙、有嚼头、越吃越香x0dx0ax0dx0a猫耳朵与拨鱼儿x0dx0ax0dx0a猫耳朵和拨鱼儿是山西住户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调味的好坏,就很难有一定的标准。一般而论,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猫耳朵是把面和得软软的,搓成大拇指的条子,再压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在开水里煮熟它,捞起来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汤汁,味道饱和,吃起来十分鲜美。配料各随其便,一般人家爱用韭菜肉丝和虾米,就很够味,讲究的用虾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随心所欲,没有止境的了。x0dx0ax0dx0a拨鱼儿和中国南方人煮面疙瘩大体相同,不过做功要细致些。面是和得很稀的,锅里烧好一锅汤(荤素都可以),山西人用枝竹筷,顺着碗边把向下流的面浆,拨乱成细长条,落进沸汤里(南方人用汤匙舀,成为不规则的块子,所以称为“面疙瘩”),随下随熟了。直筷子在圆碗边乱落面浆,总是两端尖中间胖的面条,在沸汤中翻动,就像游鱼一样,所以便叫做“拨鱼儿”了。我也看过一次不用筷子拨,而是由厨司凭手法控制面浆流量的。他把面浆像纸片一样,落进滚汤中,受热便自然两边卷缩起来,成为一条延续不断的空心面,堪称绝技,据说再没有第二人了。x0dx0ax0dx0a柳叶儿和杭州的“片儿川”形式相似,把面擀成薄片,然后切成狭长的斜方形,像柳树叶一样,再用高汤烹烩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