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唐诗
1、七夕的古诗有哪些
导语:关于七夕的古诗有哪些?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关于七夕的古诗有哪些一、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 ——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二、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 王建《七夕曲》
三、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 孟浩然《他乡七夕》
四、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五、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六、 分钿擘钗凉叶下。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七、 西风吹鹤到人间。 —— 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八、 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九、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十、 待付与、温柔醉乡。 —— 刘镇《柳梢青七夕》
十一、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 李商隐《壬申七夕》
十二、 高树数声蝉送晚。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十三、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 王建《七夕曲》
十四、 夜色银河情一片。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十五、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十六、 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十七、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李商隐《辛未七夕》
十八、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 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十九、 鹤钩空带蛛丝卷。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关于七夕的古诗有哪些一、 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 ——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二、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三、 怕闻井叶西风到。 —— 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四、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 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五、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 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六、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 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七、 陈迹晓风吹雾散。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八、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九、 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十、 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十一、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 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十二、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 王建《七夕曲》
十三、 东飞乌鹊西飞燕。 ——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十四、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 —— 张?《夺锦标七夕》
十五、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十六、 乞巧双蛾加意画。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十七、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十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十九、 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 刘镇《柳梢青七夕》
二十、 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2、七夕古诗是什么?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原文: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译文:
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
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
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
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2)七夕唐诗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朱自清《李贺年谱》提到此诗,但未详作年。从内容看,这首五律当是诗人因七夕而怀念所眷恋的女子的抒情之作。据诗人另作《恼公》所述,他们定情之日,正是前一年的七夕。
全诗以构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细以及语言的工整稳贴见胜,与李贺歌诗常见的惊才绝艳、秾丽诡奇多少有些不同。
他遣词造句均是生活中的常语,抒情含而不露,味而愈出。特别是章法构思之妙实足令人折服,全诗从夜半写到天明,又以牛女的相会映衬自身的孤处,天上人间,融处生哀,充分显示出作者过人的功力。黎简《李长吉集评》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此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