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怎么称
1、“生日”一词的别称?
1、生辰[shēngchén]
【解释】: 生辰:生日;八字:指出生年、月、日、时所值干支,每项用两个字代替,共八字。指人的出生年、月、日、时。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既要小人回背,用柳木一块,刻两个男女人形,书着娘子与夫主生辰八字,用七七四十九根红线扎在一处。”
【举例造句】: 你今日赶快差人去寿宁宫问明费珍娥的生辰八字,再将罗虎的~,都告宋军师。
2、寿辰[shòuchén]
【解释】: 生日(一般用于中年人或老年人)。
【举例造句】:今天是老太太的八十寿辰。
3、诞辰[dànchén]
【解释】: 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
【举例造句】:我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日。
2、古人对自己的生日怎么称呼?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3、生日的别称是什么?
生日的别称是:寿日、生辰、母难日、Birthday。
相关介绍:
对于生日到底是哪一天,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传统对此定义并不一样。所以东方人和西方人在解释生日上,往往会产生分歧。这是文化差异带来的显著特征之一。中国人过生日的时候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南方人都按照出生那天的公历计算,北方人都按农历计算,也有公历农历都算做生日的。
西方人的生日日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日期就是出生的那一天的公元纪年法的公历日期。这样如果恰好是2月29日生日的话,每逢闰年才会有生日。
在西方的占星术和12星座理论里面,都是用阳历来推断“性格”,未来的“运气”,“婚姻”,“情绪变化”等。西方人过生日习惯使用,并且分成12星座。虽然他们都带有迷信的色彩,但是却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4、生日的别称是什么?
生日的别称是:寿日、生辰、母难日。有些地方的乡间民俗认为,人的出生之日是母亲的“受难日”,这一天,主要是为了报答母亲,也被称作“母难日”。
老年人的生日称为寿日,在50岁以上逢十可称为大寿。在中国的传统中,生日吃长寿面和鸡蛋。现代西风渐进,不少人以阳历计算生日,庆祝方式也改为蛋糕和蜡烛。
中国人新的一岁开始于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就是说除夕过后,每个人就长了一岁。所以新年辞旧迎新也意味里面含有岁数的一定含义。而一般过生日还是习惯使用农历。
所以每个人可以有两个生日,一个农历一个公历。因为中国农历纪年法是一种经过修订的月历,是跟月亮的公转周期有关的,所以每一年农历生日对应的公历日期不一样。
生日聚会的习俗产生于很久以前的欧洲。人们认为在人生日的那一天,魔鬼会闻讯而来。为了使过生日的人免受伤害,朋友和家人会来到他家和他共度危难并带来关切之情和良好的祝愿。赠与礼物能让气氛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把魔鬼挡在门外。这就是生日聚会的来源。
起初只有国王被认为有足够的分量获得举行生日聚会的权利。渐渐地,孩子们也能够在自己生日的当天举行生日聚会。 最早为孩子举行的生日宴会出现在德国,被称为Kinderfests。
5、过生日怎么称呼
过生日的其它叫法
【寿辰】对尊者生日的隆重说法,多适用于中老年人。
【华诞】生日的美称。
【芳辰】女士生日的雅称。
【长尾巴】过生日的俗语。
【母难日】就是自己出生那天,为了报答母亲,有了这个母难日。
【牛一】广东人生日的叫法。
【诞辰】就是出生的时日,是生日的敬称。多用于对已故伟人、名人生日的纪念。
6、生日的雅称是什么?
生日的雅称有:生辰、诞辰、寿辰等。
生辰:指有生之日,生日。生辰八字在旧时中国民俗中应用广泛。
诞辰:诞生的时辰,即出生的时间。现在一般是对尊敬的人的生日,雅称之为“诞辰”。
寿辰:对尊者生日隆重的说法,多用于老年人。
除此之外,对女性生日的雅称也可叫做芳辰,老年人的生日也可称为寿日,在50岁以上逢十可称为大寿。在中国的传统中,生日吃长寿面和鸡蛋,寓意着长寿和以后生活圆圆满满、顺顺利利。
过生日的祝福语:
在你生日的这一天,将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你一年365天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在你生日来临之即,祝你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天天哇哈哈,月月乐百事,年年高乐高,心情似雪碧,永远都醒目。
祈望你心灵深处芳草永绿,青春常驻,笑口常开。祝你生日快乐,健康幸福。
青春的树越长越葱茏,生命的花就越开越艳丽。在你生日的这一天,请接受我对你深深的祝福,愿你充满活力,青春常在。
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祝生日快乐,时时好心情。
7、古代中,生日怎么说?
1、老人的生日叫“寿辰”,但是要称为“寿辰”,至少要到60岁,摆寿宴,吃长寿面,接受家人的祝福。
2、生辰:有生之日,生日。生辰八字在旧时中国民俗中应用广泛,特别在旧时订婚时,男女双方要把各自的生辰八字写在庚贴上互相交换,以推算婚姻是否大吉。
3、诞辰:诞生的时辰,即出生的时间。现在一般是对所尊敬的人,说“诞辰”。
(7)生日怎么称扩展资料:
为生日举行庆祝仪式,俗称“做寿”、“做生日”,一般指十年一次的大生日。新生婴儿满周岁时,会举行“抓周”。孩子10岁生日叫做“长尾巴”,由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送米和衣物鞋帽示庆贺。
中、青年生日,没有请客庆贺之例,俗谚“不三不四”,是说20、30、40岁不庆寿,逢这样年庚,只增加一些荤菜而已。更多的时候往往是父母煮几个鸡蛋就糊弄过去了,这叫“小生日”。
庆贺生日的人家,会先为寿星蒸米粉或面粉做的“寿桃”(寿越高,桃越大)分送给亲族好友,同时告诉他们为家中某老人几十寿庆之喜。祝寿以女婿女儿为主,儿子媳妇陪衬。
庆寿的时候,庆寿的家庭发出请柬,同时布置寿堂,堂前正中挂金色“寿”字,或者挂“百寿徒”,两边挂贺联“福如东海大,寿比南山高”。
摆好寿堂后,寿辰前一天晚上,红烛高照,寿星在焚香拜告天地祖先后,端坐上堂,受子孙和幼辈叩拜礼,这就是俗称的“拜寿”。寿诞日为正日,清晨,鸣放鞭炮,亲族好友登门祝贺,这就是“拜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