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鸡蛋送礼
1、白族新年礼物是哪些?
拜年所带的礼物一般为饵块、红糖、烟、茶四色礼之类;新婚夫妇则必须带糍粑喜果。凡来拜年,除待以甜茶、苦茶、瓜果、爆米花、米花糖、八大碗筵席之外,长辈要给童辈“压岁钱”。
2、中秋将至,月饼热销,你见过哪些出人意料的月饼馅?
电影《私人订制》中有一个桥段让我印象深刻,范伟饰演的角色想过一把领导的瘾,于是私人定制了一套相关的服务,变身成为一个”领导“,葛优在给“领导”送礼的时候,送了一盒月饼,并且神秘地对”领导“说,这月饼是”扁豆馅“的。打开一看,果然是别有洞天。由此,扁豆馅的月饼便成为了一个梗。
当然,这只是个电影中的段子,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吃到过扁豆馅的月饼,但是确实有其他比较”奇葩“的馅料的月饼,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都有哪些让我们惊呼出乎意料的月饼馅。
01:螺蛳粉馅的月饼
一听这名字,是不是就觉得这个味道怕是有点上头,甜腻的月饼配上气味独特的螺蛳粉,不知道吃在嘴里是个啥感觉。这款“螺蛳粉月饼”是由广西柳州一家螺蛳粉企业隆重推出的,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跟一般的月饼并无两样,但是它的馅料却是酸笋、米粉、豆角等螺蛳粉食材,想来味道应该相当刺激。
02:榨菜馅月饼
月饼本是甜食,榨菜却是咸辣口感,这两样东西碰撞在一起,会是个什么味道呢?重庆涪陵是榨菜之乡,生产的榨菜享誉世界,为了更好地宣传榨菜,他们推出了多种馅料的特色月饼,其中就有榨菜馅的,还有苦瓜馅的。不过品尝过的市民纷纷表示,这个味道有点上头。
03:韭菜鸡蛋馅月饼
由此不由得想起公交车上有人吃的那个韭菜盒子,那可真是一人享受,全车受罪。韭菜味道浓烈,经久不散,配以月饼,这个味道是不是一想起来就觉得难以形容。只能让人感叹,凡事皆可馅,只有想不到,没有包不了。
其他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月饼馅料还有:香菜馅的,撒尿牛丸馅的,酸辣口味的,小龙虾馅的,皮蛋馅的等等等等,只有更奇怪,没有最奇怪。这些奇奇怪怪的馅料的月饼你有没有吃过呢?你觉得那一款是你最不能接受的?
3、送月子礼物送啥子好
1、送鲜花。对于初为人母的女性朋友来说,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去花店为自己的朋友选择几朵红色的康乃馨,娇艳欲滴、芳香迷人,能够让她暂时忘却分娩的痛楚,深深感受到你的用心和呵护。
2、送婴儿服饰或者尿不湿。你的朋友也许由于提前生产或者初为人母对一些宝宝用品准备不充分,你的礼物可谓雪中送炭了。衣服的话你可以送满月服饰也可以送稍微大一点的,切记不要太大,到时候就过时了。送一件婴儿睡袋也是很实用的。
3、送月子鞋。给你的朋友选一双柔软舒适的月子鞋也是非常不多的。中国人的传统还是要坐月子的,那就难免会穿鞋子,这个礼物既实惠又实际。
(3)韭菜鸡蛋送礼扩展资料:
因为辛辣温燥食物可助内热,而使产妇虚火上升,有可能会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等症状,也可能通过乳汁使婴儿内热加重,因此饮食宜清淡,尤其在产后5~7天之内,应以软饭、蛋汤等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和麻辣的食物,例如特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辛辣温燥食物和调味香料。
蔬菜和水果,一直都是被大家归为生冷的食物,通常为被认为对产妇的胃肠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份维生素,以及植物蛋白,对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奶水的增加有很大的帮助。
4、潮汕民俗的象征与隐喻特性及其文化意义
试析潮汕民俗的象征与隐喻特性及其文化意义[摘要]象征与隐喻两大民俗特性在潮汕民俗中具有丰富的表现。潮汕民俗中的象征特性主要有物化象征、符号象征以及仪式象征三种表现形式;而隐喻特性则主要有联想、谐音以及暗示三种表现形式。潮汕人在民俗中广泛应用象征与隐喻,主要是出于驱邪趋吉,追求生活富裕,祈求婚姻美满,多子多福,表示对人、对神的友好、崇敬,显示出一种人情美与理想美。
民俗是人类在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习惯、礼仪、信仰、风尚等民间文化传承的现象的总和,是经群体、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潮汕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潮汕民俗文化固然有其自身的特性,但也与其他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只是表现有所不同而已。本文试就象征与隐喻两大民俗特性在潮汕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作粗浅的探析,以期加深对潮汕民俗的认识。一、潮汕民俗文化的象征特性
象征一般是指非语言的符号表达活动。[1]象征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形象的实物;二是具有代表作用,即它本身代表或表示另一事物。象征手法远在古代的神话、传统故事等许多民俗事象中就被广泛运用。许多民俗事象之所以能历经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而得以流传、保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有生命力,有传承的意义,而象征的采用,正是赋予了、应合了民俗这样一种需求。
民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处于“中介”的文化现象,它既是一种精神现象,又表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并在传统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起着沟通和贯穿的作用。精神是民俗的灵魂和内核,而复杂纷繁的民俗事象则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物质外壳,积淀在民众社会生活的习惯和人们心理深处,并影响着社会和人群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这样,象征就成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因为在民俗文化中,人们总是通过大量的物象、表象、意象、图象等表露出来的某些迹象或单纯的现象,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也就是说,每一种具体事物都有一定的数量、形状、色彩等具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人们通过联想、比较以及运用谐音、会意等方式,赋予它们某些特殊意义,经过长期传承和发展,以约定俗成的惯例,达到人们的心理效应,成为民间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文化。正如德国著名学者卡西尔(Cassirer)所指出的,象征是通过外部物质世界中的符号显示内部精神世界中的符号,或从可见物质世界的符号过渡到不可见世界中的符号。[2]就潮汕民俗的象征特性而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物化象征
物化象征是指借助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物体来表达某种意象。民俗中的物化象征,是民众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民众创造的艺术审美形式,其中寄托着民众对于未来美好的联想,是对天、地、人以及历史与现实的一种憧憬。潮汕民俗具有丰富多彩的物化象征。
1、岁时节令。除夕之夜,阖家围炉吃团年饭,必吃肉丸或鱼丸,象征合家团圆,年年有余;吃血蚶(其壳潮人称“蚶壳钱”),象征新年发大财;食猪脚,象征年年有奔头;农家水缸要存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家家户户摆柑桔,象征吉祥如意;初一早吃波菜(民间称“飞龙菜”)、豆干,象征飞黄腾达,发财当官。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节。潮汕人有人日节食“七样羹”的习俗,这一传统习俗是从古之“元旦造五辛盘来”演化的。[3]潮俗中的七样羹,一般是芹菜、葱、蒜、春菜、大(芥)菜、莞荽、厚合(即“百合”,产于田野,用于喂猪,非中药之“百合”),均谐音取义,以兆吉祥之意。芹菜,谐音勤财,象征勤奋发财;葱,谐音聪,象征聪明;蒜,谐音算,象征有钱算;春菜,谐音春财,象征发大财;芥菜,潮人叫大菜,谐音大财,也是象征发大财;莞荽,谐音缘随,象征有姻缘到来;百合,象征百事合想,万事如意。合起来,成为一句吉利语:勤快、聪明能计算,有缘遇,新春发大财,百事合想,万事如意。如果换入韭菜,那就是“久久发财”了。
此外,还有端午节吃粽子,象征身体强壮;中秋吃月饼、冬节吃汤圆,象征家人大团圆;等等。
2、喜庆之时。普宁洪阳有一习俗,女方受聘后除回敬男方糖包外,还要送上春草二丛,象征草头结发;猪心一个,象征同心;五样种子(稻谷、绿豆、酵母饼、龙眼干、薯粉圆),象征五子登科;香蕉若干,象征招子成行;甜糖乌豆球,象征克绍萁裘。[4]
旧时潮汕人的“生日”活动一般要到六十岁才开始举行庆祝活动。“人生七十古来稀”,健康长寿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因此,潮汕人的寿诞活动也是隆重的。做生日,必定有一道菜——炒“长面”。“长面”谐音长命,象征长命百岁,延年益寿。
3、读书。孩子入学的这天,父母必须操办四道菜:猪肝炒芹菜、一条全鲢鱼(俗称“龙鱼”)、一块四方豆干、一对红色鸡蛋。吃了猪肝炒芹菜,象征聪明,日后做大官;吃了鲢鱼,长大能长进成龙;吃了四方豆干,象征黄金印;吃了一对红鸡蛋,象征连中双元。[5]
潮汕民俗中丰富多彩的物化象征,无论是上述的鱼丸、猪脚、芹菜等这些物体,还是数字、方位、命名(包括人名、地名、标志名、器物名、事件名等),都与人们的心理特点——趋利避害、祈求平安的特质相关联,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二符号象征
符号是人类最早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Geertz)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而符号是“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上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6]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民俗就是一种总的符号系统,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而构成了文化的动态符号。
民俗文化的符号象征,就是运用符号来象征自然变化和人事更替,通过作为符号的各种物体、事象、图象等来表示某种概念或某种思想感情。运用图案作为象征符号的典型例子,是古代的各种图腾。如,狗是潮汕畲族的图腾,狗的图案就一直被作为该族的象征。另外,通过数字、色彩、方位等比较简单的符号来表达象征意义的更是比比皆是。人类之所以创造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是为了把一个复杂的事物以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符号象征在潮汕民俗中有很多方面的表现。
1、文字。文字是最明显的一种符号形式。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文字被广泛地运用于潮汕民俗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如,春节时,家家户户贴上“春”字、“福”字,象征新春如意,幸福美满;结婚时,花轿、婚床、洞房的门上都要贴上“麒麟送子”的红纸条,象征吉祥如意、嘉瑞祯祥、早生贵子……
2、数字。数字也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形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潮汕民俗中,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如,红白事都要送礼,喜事、好事要成双,白事必须奇数。送小孩子生日、“出花园”的鸡蛋必须是两个,寓意好事成双;给死人亲属送纸仪必须是单数,表示死的只有一个人;亲戚或朋友久病痊愈了,前往探访要带十一个鸡蛋(不宜贴红纸),受礼者必全收,不好剩留。鸡蛋十一个,就是象征着今生只此一次,今后没有第二次病了。[7]
3、颜色。颜色也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形式,各种颜色都有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在潮汕民俗中,颜色象征主要集中在红色、黑色和白色。
⑴红色。崇尚红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寄托着美好的祝愿。潮汕人也非常“尚红”,有着浓重的红色情结。红色是潮汕民俗中的第一大色彩,含大红、浅红、紫红等。红色在潮汕民俗中被广泛地应用。
过年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用红盘子装着“大吉”(即柑桔)、贴红对联、挂红灯笼、送红包(即压岁钱)、放鞭炮(红色)。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潮汕人总是以红色来装点欢乐的气氛,以博得“好头彩”——新娘子要穿红色衣服或裙子、红靴子(或红木屐);嫁妆的箱子是红的;灯、碗、筷子、枕头、毯子等都是红色,还要贴红双喜、红对联,挂红灯笼。生子添丁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家里生孩子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喝喜酒,吃红鸡蛋,放鞭炮(红色),而四亲二戚要前来祝贺,给新生儿送红包。乔迁新居(潮俗称“搬新厝”)也要贴红对联、抽红双喜香烟、放鞭炮(红色)。“出花园”是旧时潮汕人的“成人节”,也是人生的大喜之事。男女少年十五岁“出花园”时,要沐浴穿红皮屐,吃红鸡蛋,以祈成人后行好运;游神赛会、进庙拜神的供品上面要染上红色,插上小枝红花(石榴花)。建房子上大梁时,要在大梁两头包扎红巾,以示吉利……潮汕人之所以如此喜欢“染红”,是因为红色能祛邪,象征欢庆、吉祥、快乐。
⑵黑色、白色。黑色、白色为凶色,都与死人的事相关联,或者能够令人想起阴间的勾魂鬼,象征恐惧、凶杀,因而潮汕民间在办丧事时,多用黑色、白色,而在婚嫁、生育、过年等喜庆日子里,则是忌讳穿纯白的、黑色的衣裳,惟恐大不吉利。
总之,潮汕人在其创造的风俗习惯中,大量地运用包括文字、数字、颜色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是为了把一个复杂的事物以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中赋予驱邪避凶,吉祥如意的文化意义。
三仪式象征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格尔兹把仪式称作是一种“文化表演”。 [8]
一套完整公开的群体仪式总是在一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场景中一系列行为的综合展现。
仪式包括礼仪、礼节和礼物等方面的内容。仪式象征,就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把人类的情感、期望心思给予表达出来,表示对人,对神的尊敬、友好、敬重、祝愿,显示了一种人情美和理想美。实际上,仪式对于仪式行为者来说,是因为有“意义”才行为,仪式行为者正是通过行动、姿势、舞蹈、吟唱等表演活动和物件、场景等实物安排构拟出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景,并从这样的情景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都是表达或表现意义的手段。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意义的象征体系。
在潮汕婚俗中,有“新娘跨火烟”的仪式。迎娶当天,在新娘到夫家之前,夫家要准备一捆稻草放于门槛。当新娘走到门前时,由迎接的青娘母把稻草点燃,烧出浓烟,再由她陪着新娘,口念“新娘跨火烟,千子万孙”,或“烟呀烟,烟到明年生豆孙(即男孩子)”。念毕,新娘举步跨门槛走进夫家,进入洞房。这一仪式的意义在于期望新婚夫妇早生贵子。[9]
在潮汕丧俗中,参加葬礼之后,要用“红花”(即石榴花)或加上“抹草“(又称仙草、瑞草)放在脸盆水里洗脸,然后连同洗脸水一起泼倒在外面路上;参加葬礼后,主人必须送客人红糖果、红缯线,其意义在于驱邪怯秽,还以“清气”(即干净)。
在潮汕礼俗中,馈赠礼物本身是一种仪式。馈赠礼品是要有物质的,但在民俗文化中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赠送礼金,通常要用红纸包着,赋予它一种美好的外形,象征美好的祝愿——给小孩子的压岁钱是红包,期望孩子平安成长,给老人祝寿的礼金也是红纸包着,祝愿老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亲戚朋友有喜事,送的猪肉、喜糖、鸡蛋也必须是红色的,象征吉祥、快乐。
此外,潮汕的生产、饮食、游神、祭祀、游艺等民俗活动都有一套套完整的仪式,各有其象征意义——吉祥如意、平安发财、喜庆欢乐。
二、潮汕民俗文化的隐喻特性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特性。所谓隐喻,是将本来的意义隐蔽在某种标志物后面或者经过某种比喻,曲折地反映某种信义的象征。[10]在语言文字进入高级阶段之前,人们只是直接用有某种约定成含义的标志语性质的品物相交往,以互相传递信息,更多的隐喻是在古代诗歌文学和民俗礼仪中。
民俗文化中的隐喻往往是复合的。即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交融与重叠,是一种双重的交叉。例如,火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无论在婚礼上还是在丧礼上,或者是节日中,火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人们的心目中,此时的火已不再是实体的火,而是光明、吉祥、兴旺的同义语,是一种信念的凸现、凝聚,是抽象意义的具象化。也就是说,具体的事物经过人们运用特殊的思维方式,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特殊的理念和特殊的系统。隐喻虽然与比喻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比喻是一种修辞术,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强化描述另一个事物。例如“归心似箭”,是一种修辞,它是在“归心”与“箭”这两个事物之间作比喻。比喻惯于在两个形象之间进行比较,以突出描述其中之一的特点。隐喻则是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的概念,由此及彼,从而实现意义转换的一种方法、途径。通过隐喻方式,使抽象的意义更加清晰而准确地凸现出来。就潮汕民俗文化的隐喻特性而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联想隐喻
联想的隐喻是从作为“比”的某一品物的某种属性去引导人们联想到被喻事物的相应涵义,由“隐”而到“喻”。
旧时小孩子过生日、“出花园”、第一次上学都要吃两个红鸡蛋,这是潮汕较为普遍的风俗。其意义有二:第一,两个鸡蛋,寓意好事成双;第二,红色的鸡蛋,寄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对于未来的希冀。在人们心目中,小孩子吃下的不仅仅是鸡蛋。一个鸡蛋代表一只鸡,但人们的想象自然不会到此为止。因为能吃掉一只鸡的小孩,必定体格健壮,将来长命百岁;另一方面,“鸡鸭”之后就是“鱼肉”和“山珍海味”,而能吃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的人,其富贵自不待言。“长命百岁”、“荣华富贵”,几乎成了旧时老百姓做生日的口头禅,而在民俗中,所有这些祝愿,对于小孩子来说,两个鸡蛋就足够了。
二谐音隐喻
谐音隐喻在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十分普遍,可以说是运用得最多、最广泛的一种隐喻方式。谐音隐喻是根据谐音、假借原理,言此而即彼,实现意义的传递、转换和扩张,使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成为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谐音是诙谐之下乘,然而是高等文明之始基”, [11]正是此意。谐音隐喻成为吉祥语形式的一个重要分支,大量地活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口头语言之中,出现在各种民俗事象、尤其是婚喜吉庆和岁时节令的喜庆气氛之中。在潮汕民俗中,谐音隐喻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人生礼仪中表现得最集中、最明显,可以说贯穿人的一生,自始至终。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主要为传宗接代,其源远流长。《易经》云:“天地继韫,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女。人承天地,旋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潮汕人“广继嗣”、“求子生子”的意识也十分强烈。以谐音隐喻生成的“求子”意识从生育的第一步——婚嫁就大量存在。如,新娘嫁妆必有灯,因灯与“丁”谐音,隐喻婚后添丁生子;有的嫁妆带有莲花、吹笙童子的画图,隐喻“连生贵子”;而元宵节潮汕各地的开展的“营灯”活动,更是隐喻人们的“求子生子”愿望。
鱼具有极大的繁殖能力,于是,古代人以鱼作为丰收、繁衍和生命的象征,以鱼作为求爱和生育的隐喻。从古代民歌到现代的礼俗中,鱼都作为典型的吉祥语形式保存下来。潮汕濒临大海,又有众多江河,潮汕人嗜好吃海鲜,鱼在潮汕民俗中具有十分活跃的角色。过年过节要吃鱼,婚宴离不开吃鱼,生日宴会不可能没有鱼,孩子要入学读书的第一天要吃鱼……究其原因,盖因鱼谐音“余”,隐喻岁岁有余;而民间喜欢鲤鱼舞,则是因为它多春(即鱼子),隐喻多子多福。
此外,七样羹的谐音,“长面”谐音长命等等,也在某些程度上属于谐音隐喻的范畴。
三暗示隐喻
暗示隐喻是联想隐喻与谐音隐喻的综合。潮汕民俗中有很多方面表现了联想、谐音和暗示的隐喻意义。
每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围坐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餐桌上一般都有鱼。这个例子就充分表现了联想、谐音和暗示三种隐喻的结合——鱼谐音“余”,隐喻岁岁有余;而岁岁有余,使人联想到子孙满堂,暗示着生活的富足。
潮汕沿海渔民吃鱼时,吃了上边要吃底面,必将整条鱼骨拉开或将底面的鱼肉剔出,不能将整条鱼翻过来。若真的要吃底面则要说成顺过来,不能说翻过来,因为人们往往会与翻船相联系,这是渔民最为忌讳的。翻鱼使人联想到翻船,暗示着要驱邪趋吉。
潮汕村庄多有种植榕树和竹子,是谓“前榕后竹”。就是说,榕树要种在屋前面,竹子要种在屋后面。潮语叫榕树为“成”,“前榕”暗示有所成就;竹与“足”谐音,即富足的意思,暗示后能富足。[12]这也是暗示隐喻的体现。
由于复合隐喻形式逐步程式化、规范化和固定化,其内容逐渐为人们熟知,“隐”的成分自然逐渐减少,从而成为相对隐定的格式化吉祥语。吉祥语又称“吉利话”、“口彩”,是民间在逢年过节、结婚祝寿、乔迁开张等喜庆日子或隆重场合使用的,认为能给人带来好运的词语。[13]吉祥语表达了民众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希望和祈求,并为节日庆典增添了喜庆气氛。
其一,由语言形式转化为直观形式,形成大量程式化的装饰纹样,这就是所谓“装饰图案”,或者称之为“吉祥图案”。
旧时潮汕人尤其是小孩有穿肚兜的习俗。肚兜虽小,但人们充分利用这一小小的肚兜,绣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在达到装饰美化的同时,表达他们的良好期望和意愿,如绣上公鸡、寿桃、白头翁等,隐喻“功名富贵”、“长命富贵”、“白头富贵”;而女子出嫁,往往在肚兜绣上喜鹊、石榴、莲花、麒麟等图案,隐喻的是喜庆快乐,婚后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在盛产石榴的南澳古镇深澳,人们结婚用的眠床和新房的布置,都喜欢用石榴花和石榴的图案做装饰,取其“石榴多子”之意。
上述所列的潮汕人结婚时各种嫁妆,经常画有童子戏鲤鱼,隐喻多生贵子;画有莲花与吹笙童子,隐喻连生贵子;画上喜鹊,隐喻喜上眉梢;都是吉语转化为“吉祥图案”的表现。
其二,吉祥语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交际中的频繁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配合礼仪行为的祝福方式。由于民众中的喜庆吉祥口彩,言简意赅,朴实生动,朗朗上口,作为约定俗成的形式受到民众的欢迎,并世代相传。
在揭阳、普宁一带广为流传着行彩桥习俗。人们在活动中往往说一些充满期望和良好祝愿的吉利话。读书的孩子摸狮鼻,隐喻“摸狮鼻,写雅字”;少女摸狮头,隐喻“摸狮头,事事贤”;未结婚的青年男子摸狮肚,隐喻“摸狮肚,找雅亩”;怀孕的妇女摸狮耳,隐喻“摸狮耳,生阿弟”。 [14]
过年过节,人们喜欢说“新年大吉”、“吉祥如意”;结婚时喜欢说“白头谐老”、“早生贵子”;祝寿时喜爱说“长命富贵”、“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乔迁新房时喜欢说“安居乐业”、“出入平安”;游神活动的标旗上喜欢写着“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财丁兴旺”;店铺开张时,喜欢写着“开门大吉”、“货如轮转”;等等,都是民间十分流行的吉祥语。综上所述,象征与隐喻这两大民俗特性在潮汕民俗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潮汕人在其民俗中广泛应用象征与隐喻,主要是出于驱邪趋吉,祈求婚姻美满,期望生活富裕,从而表示对人、对神的尊敬、友好、敬重,显示出一种人情美与理想美。潮汕民俗中的象征与隐喻,反映着潮汕农业社会祈求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洋性、精细性、存古性。
5、今天是什么日子姐姐要给弟弟买礼物。面条,鸡蛋,韭菜,鸡蛋还是66个?
今天是不同的日子,姐姐要给弟弟买礼物过生日了。
6、北方人年夜饭都吃什么呢?
民间谚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北方人的年夜饭也是丰富多彩的。
【大年初一】
1、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2、万年粮——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3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饺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4、汤圆——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5、面条——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6、鸡汤——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
7、甜食——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大年初二】
1、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
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2、大年初二是女儿(偕女婿)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东西,比如鸡,年夜饭是要把头,翅,脚,尾留着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
有年夜的饭要多煮,留下年饭初二开吃。必有腊肉香肠,鱼和面。
3、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大年初三】
1、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2、俗话说:初三合子往家转,合子是中华面食中的一种,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区流行的一种面食。比较常见的是韭菜、茴香、鸡蛋、猪肉,以韭菜+鸡蛋、茴香+猪肉、韭菜+猪肉的组合最常见和最受欢迎。
合子的面皮一般不用发酵的面,而是用烫面和冷水面这两种。合子皮薄、馅大、味道鲜美,因此深受欢迎。
3、北方有些地方流行在“初三”也吃饺子,由于一部分人此时需要提早出门,赶往工作地点,民俗、民风的名言是:“出门饺子、进门面”。也就是说:亲人离开家门时,吃饺子保平安,来年再团圆,家中亲人的祝福都包在饺子中。
【大年初四】
折箩——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烩食,残羹剩饭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
【大年初五】
饺子——“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老北京有讲究,“破五”吃饺子的肉馅儿,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馅儿也要自己去剁,这样的话,就是预示着来年一切都很顺利。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有了。“破五”的饺子讲究馅儿是一个肉丸的。饺子的形状是扁圆的,它和古代象征财富的元宝的样子很相似。一家人团圆吃“破五”饺子,那么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头,可以增加财富,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
【大年初六】
“年关”已过,一切恢复往常的生活。因此可以像往常一样吃什么都可以。
7、梦见包韭菜饺子的预兆
1、梦见包韭菜饺子的预兆容易成功,达到目的,境遇安固,身心健全,名利双收,威权显达,运势昌隆。【大吉昌】
吉凶指数:98(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包韭菜饺子的宜忌「宜」宜发红包,宜出游,宜擦玻璃。
「忌」忌分享旅游攻略,忌承认差距,忌欣赏高雅艺术。
3、梦见包韭菜饺子是什么意思梦见饺子,预示着全家人身体健康、自己会心想事成。
怀孕的人梦见包韭菜饺子,预示生女,南方忌动土。
梦见包韭菜饺子,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举圆核色彩是白色,幸运数字是8,桃花位在正东方向,财位在东南方向,开运食物是苦瓜。
本命年的人梦见包韭菜饺子,意味着诸事不顺,慎防朋友背信、陷害、惊险。
梦见韭菜,凶兆,会得病。
梦见包韭菜饺子,今天是个跑腿的日子呢!你座的你最好一大早就让自己吃得饱饱的,冲劲十足!家中需要你帮忙的事情会很多,买东西,交费,送礼,免不了要被长辈们吆喝来吆喝去。要想开开心心过年的话,就把自己当成任劳任怨的乖乖小孩吧!反正这样的机会也不会很多呢,表现得好还很容易有点额外收入哦!
做生意的人梦见包韭菜饺子,代表顺利得财、慎防过刚冲动败事。
恋爱中的人梦见包韭菜饺子,说明家和万事兴,不听片面之辞可圆满。
怀孕的人梦见韭菜鸡蛋饺子,预示生男,春夏占生女。母体保养好防风寒。
怀孕的人梦见包韭菜鸡蛋饺子,预示生男,慎防流产、忌动土。
梦见韭菜鸡蛋饺子,今天的你无论是在正掘学业还是工作上,都会有新的尝试。不过这种姿态往往是比较低调的,你不太愿意别人看出你改变自我的倾向呢!同时,你会对探究心理有较大的兴趣,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因此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来反腔洞省或观察别人哦!
梦见韭菜,凶兆,会得病。
本命年的人梦见吃饺子包饺子,意味着劳苦多,有坚忍之心,可望有好结果。
梦见与家人一起包饺子,预示着家人会团聚,家人关系会处理融洽。
做生意的人梦见韭菜鸡蛋饺子,代表有利仲介、中盘商,得财利。慎防盗贼、失物。
出行的人梦见摘韭菜准备包饺子,建议有风雨则延期外出。
上学的人梦见韭菜鸡蛋饺子,意味着落榜三次最后胆利考取。有恒心者成功。
梦见韭菜饺子,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黑色,财位在东南方向,桃花位在正东方向,幸运数字是4,开运食物是向日葵。
梦见韭菜,凶兆,会得病。
本命年的人梦见吃韭菜饺子,意味着贵人扶助顺利如意,慎防小人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