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穷是指什么
1、春节过后,古代还有两个小节日,叫"送穷"和"迎富",迎富指的是哪天,有什么典故? 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一曰“送穷日”、“迎富日”。“送穷日”大约册游因地方不同,具体日期也不一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载,正月五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物察。《岁时广记》说“正月晦日,以芭蕉船送穷”。晦者月尽也,正月晦日也就是正月月末。时人还有一首《送穷鬼》的顺口溜:“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双明辉辉,更有宴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原我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七枚煎饼、一只芭蕉船,就可将穷鬼送走,如真能如此,对普天下的穷人来说,那多美妙啊!“迎富日”乃蜀中州蚂销之俗,清钱大昕《养新录》载,魏华父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才过结柳送贫日(这里还有一个什么结柳送贫的),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已消失的节日-送穷日或迎富日
望采纳 谢谢
2、正月初五有什么风俗活动
送穷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
五祀所谓五祀,即祭土神誉卖、户神、灶神、门神、行神五神。每到过年,人们往往在初五零时零分大开窗户和大门,燃香、放爆竹哗陆、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乱虚顷,迎接五。
破五民间把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也就是说破五之前的诸多禁忌到了今天就都可以破除了。按照旧俗要吃水饺子五天,北方叫“煮饽饽”。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_迷信。
3、大年初六送穷日是什么意思
正月初六送穷日当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送走“穷神”。
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掘哗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大敏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大年初五把财神请进门,自然还要把穷鬼请出去。
大年初六一般指正月初六。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判仿行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
4、破五送五穷!大年初五被称为叫“破五”,五穷到底指什么?
初五,在农村也被叫做“破五”。但今年跟以往的春节都不同,今年的春节被病毒肆虐,大家都因为病毒的存在,拜年、走亲戚、外出都不能够进行,只能呆在家里静静地等待。大年初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在我们的农村把大年初五也叫做“破五”,这是为啥呢?大年初五被称为叫“破五送无穷”,五穷到底指什么呢?下面具体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
一、五穷指的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腊简穷。而穷神在民间则认为是姜子牙的老婆马氏,马氏这货虽然是姜子牙的老婆,但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一个典型的悍妇,欺负的姜子牙是一点脾气也没有,不但是一个悍妇而且是一个倒霉催的,谁挨着她就会倒霉,干什么也是不会行,姜子牙当丞相马氏根本就是不相信,最后姜子牙取得了成功,马氏也羞愧上吊而亡,姜子牙念及旧情,将马氏封为了穷神。
大年初五之所以被叫做破五,也是指在过年的时候很多的禁忌,在初五过后就会被破除,也就没有了过年的那么的的讲究,像过年期间有的地区农村是不能够扫地,不能够洗衣服等等的禁忌,在初五之后都会打破,我们也可以按照平时的习惯开始了新的生活,也有很多村民在初六,就会开始了外出远行打工,很多商店也会在初六开始营业,初五也是打破过年禁忌的日子,所以也被叫做“破五”。
二、大年初五在北方很多地区都会选择吃饺子,在农村把吃饺子叫做“煮老鼠轮老裤”,意思是跟送五穷一样,把饺子当作老鼠给吃掉。那么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家里就不会再出现老鼠,跟老鼠一样被大家所讨厌的还有“五穷”,在初五的这一天也是要被送走的,大家会在凌晨的时候将家里的垃圾、煤灰含搜、燃烧过的蜂窝煤装进簸箕里面,拎着到大街上倒掉,还会燃放鞭炮,或者是二踢脚,寓意着五穷就这样就被送走了,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面,不会在受到这五穷的困扰。
三、初五的送“五穷”,在一些地区的农村,也叫做“送穷媳妇”、“送灶灰”。这里的穷媳妇指的就是姜子牙的老婆马氏:扫帚星。在初五的早晨天色微亮的时候,早早地把这些穷神给送走,我们一年之中就会福气多多,贫穷远离我们,这些习俗随着时代的进程,也慢慢的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现在的农村也禁止了燃放鞭炮,虽然还会进行送五穷,但放炮的流程也取消了。
5、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主要指破除什么?大年初五的风俗
过年的时间过的很快,年马上就要到初五了,传统的过年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期间有很多禁忌。那么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主要指破除什么?下面小编带来:蚂蚁庄园2月5日答案介绍。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主要指破除
正确答案:春节期间的禁忌。
解析:初五为禁忌解除日,传统的过年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期间有很多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到初五这天都可以破除了。
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
破除各种禁忌的“破五节”其实也是在宣告:“年”走了,不用忌讳了。破五”有“送年”的含义,过迟纯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按照旧的习惯,家家户户要在破五这天吃饺子、放鞭炮。同时也是店铺开张、祭祀财神的日子。
破五习俗寄托了老百姓祛邪、避灾、祈福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了民间百姓对轿旦陵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大年初五的风俗
1、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2、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在古时候还不只是吃一天,有些人家是要吃两三天的,不过时过境迁,很多习俗都改变了,只有吃一次饺子了。也有的地方是要吃搅团的,搅团是啥?就是用杂面或是洋芋制作而成,比如玉米搅团、洋芋搅团,是一种地方特色小吃。
3、扫房子。
大年初五,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闭戚。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
6、唐·韩愈《送穷人》全文
作品原文
送穷文1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2,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3,缚草为船,载糗舆粻4,牛系轭下5,引帆上樯6。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7,鄙人不敢问所途,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8,子啜一觞9,携朋挈俦10,去故就新,驾尘彍风11,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12,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欻嚘嘤13,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14,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15,包羞诡随16,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17,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18,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态碰轮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19,糗粻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20?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21,转喉触讳22,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23,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24,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25,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26,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27,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28。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琰29,易一羊皮,饫于肥甘30,慕彼糠糜31。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32。[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送穷: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后人在正月的晦日(月末)这一天,把稀饭和破衣陈列在吵雹门外祭奠他,号为“送穷”。穷,这里是困穷的意思,是说在社会生活中不得意。
元和六年:即公元811年。元和,唐宪宗年号。乙丑:这里指正月三十日。晦:每月最后一天。
主人:指作者自己。使:派。星:奴仆名。结柳作车:用柳条编结成车。
糗(qiǔ):古代的一种干粮,米或麦炒熟后磨制成的粉。粻(zhāng):米粮。
轭(è):驾车时架在牲畜颈上的曲木。
引:牵引。樯:帆船上的桅杆。
闻:听说。子:您,指穷鬼。行有日矣:马上要走的意思。
子饭一盂:请您吃一顿饭。饭,这里作动词用,吃的意思。
啜(chuò):饮。觞(shāng):酒器。
挈(qiè):领,带。俦(chóu):同伴,同一类人。
彍(kuò)风:乘风。彍,张大。
底:停止。滞:逗留。尤:过错。
砉(xū)欻(xū):声音细碎。嚘(yōu)嘤(yīng):声音夹杂。
孩提:幼儿。
我叱我呵:即呵叱我。
包羞:忍耻。诡随:不得不假装顺从,也是忍气吞声的意思。
我非其乡:我不是这个地方的本地鬼。
朝齑(jī)暮盐:形容饮食清苦。齑,切碎的菜。
齅(xiù):“嗅”的古字。
不:同“否”。
捩(liè):扭,转。覆羹:把汤翻到地上。
转喉:说话。触讳:触动忌讳。
矫矫:方正的意思。亢亢:高尚的意思。
摘抉:研究。杳(yǎo):深远。微:微妙。
戛(jiá):敲打。
讹(é):谣言。讪(shàn):毁谤。
跳踉(liáng):跳跃。偃(yǎn):仰面跌倒。仆:俯身跌倒。
黠(xiá):机灵,狡猾。痴:呆笨。
琬(wǎn)琰(yǎn):美玉。
饫(yù):饱食。甘:甜帆信。
糠糜(mí):糠粥。
延:引进。上座:贵宾的座位。[1][2]
白话译文
元和六年正月三十日,主人让名叫星的仆人结扎柳条为车,捆草为船,装上干粮,套好牛车,升起帆船,向穷鬼三次作揖并对他们说:“听说你们即将起程,不敢问你们要走哪条路,悄悄准备了车船,装了干粮,今天是吉时良辰,去哪里都是吉利的。请你们吃一顿饭,喝一杯酒,带领你们的朋友伙伴,离开旧寓去住新的住所,车扬尘,风鼓帆,比电光还迅速。你不至长久住在这里长久怨恨,我有资助送行的情谊,你们是否打算马上就走呢?”
7、送穷什么意思
送穷是旧时驱送穷鬼的一种习俗。
带有送字成语解释:
1、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蔽皮盯节,秋为金。秋风带来宏和了凉意。
2、送暖偷寒:元曲中指暗中为男女私情牵线撮合。也指男女偷情苟合,幽会叙情。后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3、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4、送往事居:往:死者;居:生者。礼葬死者,奉养生者。
5、送往迎来: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6、养生送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7、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8、旬输月送:形容赋敛繁苛。
9、养老送终: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
10、养生送终: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同“养生送死”。
11、迎来送往: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12、雨后送伞:比喻事后献殷勤。也比喻帮助不及时。
13、送眼流眉:犹言眉来眼去。指男女以眉目传情。
14、偷寒送暖:暗里照顾寒暖。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习惯风俗,中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常见的春节习俗有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在春节期握扮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腊月二十三的晚上,要把灶王爷和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不过,祭灶时要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让灶王爷别说坏话。
8、正月初五送五穷,指的是那五穷?
“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回五种穷鬼。在传统年答俗中,过年要把五穷赶走。人们烧鞭炮,到处串门,喜庆气氛带旺人气,赶走牛鬼蛇神,还要拿起扫帚把垃圾清扫出门,意指把脏东西都赶出去,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9、大年初六为什么送穷鬼 大年初六送穷鬼什么意思
大年初六为什么送穷鬼 大年初六送穷鬼什么意思
大年初六送穷鬼的由来,相传是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为了防止春节期间穷鬼进家,门上挂红挂笺可以防穷鬼。正月初六“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键中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思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另一种说法为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正月初六怎么“送穷”
①送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②垃圾是“穷鬼”象征,要打扫干净;
③送穷要送得远远的,可放鞭炮“崩穷”,也可出门郊游;
④休息几天,今天努力干活,称“恨穷”。送走穷鬼才有好财运!
各地送穷习俗
晋西北地区,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
晋北地区,民间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晋东南地区,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上古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烂裤,生活上吊儿郎当,后来惨死在巷外。民间扔衣以祭,称为“送穷鬼”。送穷节,也有的地方传说是仿石崇送穷船之意。还有的地方,习惯在初五日早上,取炉灰少许于筐,并剪五个纸人,送到门外,焚香、放花炮而还。称之为“扫五鬼”。
广东人以年初三是“送穷日”,客家语则根据“送穷”二字的谐音称此日为“三重日”或“生虫日”,福建人也有相同的说法,以为这一天是“穷鬼日”(或称为“赤鬼日”)。俗传进入元旦后,人们至少要到了初三才能扫地。在此日把家中的垃圾向外清理或倒入河沟里,带有把“穷鬼”清理出门的好意头。
大年初六的其他习俗:
1、开市
大年初六,大部分商家酒楼开始营业,而且要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热闹。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粗搭2、挹肥
挹肥这个词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比较陌生,其实这个说法在古代就有出现了。因为初六是马日,这天开始生意和工作。这一天要把家里的污秽之物全部清扫干净,称之为“挹肥”。也代表劳动人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3、抢财神
这一天最受欢迎的,那就是年满12岁的男孩了,因为12是6的2倍,也就是六六顺的意思,也都是图个吉利。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那就是“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所以在这一天12岁的小男孩,就会让他们打扮成刘海的模样,背着用纸剪成的小人上街,谁抢到了小人,就说明谁抢到了财神,这就意味着这一年会有好运,财源滚滚。
4、三六九,岩亮拿朝外走
这一天是一家人外出游玩的日子,一般都会去热闹的地方,毕竟过年都需要个热闹的气氛吗。外出游玩也要设定好路线,尽量按照一个圆圈的路线去游玩,这就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圆满幸福,团团圆圆。
10、送穷日是什么意思
送穷日是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
广东人以年初三是“送穷日”,客家语则根据“送穷”二字的谐音称此日为“三重日”或“生虫日”,福建人也有相同的说法,以为这一天是“穷鬼日”(或称为“赤鬼日”)。
中国传统年俗,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键行渗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带雹、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节日活动: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
流行地区:广东福建。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节日起源
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唐姚合《晦日送穷》诗之一: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稿脊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送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