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春节怎么过
1、古代人过年吗?
古代人过春节,但是中国历代的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名称也不一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拆岩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 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时间变革
中国历代的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神卜。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游御穗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名称变革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2、古代春节玩什么 古代人春节怎么过?
如今过年的时候,人们或者合家团聚聊天开讲,看看新春晚会其乐融融,或者提上礼物走亲访友,吃喝玩乐联络感情,活动可以说是很丰富了,那么在古代春节人们都做些什么呢,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古代春节玩什么,古代人春节怎么过。
皇室和官员过年做什么《唐六典》卷二所载开元假宁令漏燃:“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后来,宋朝延续了这个天数,元、明、清三个朝代则缩减为三天。但这几天假,并非真的让你不用上朝回家休息。皇上祭个祖拜个神,手下人都得跟着。
正月初一要举行隆重的元旦朝贺大典,献岁启新。皇帝便继续率领一班王公大臣,诣皇太后宫行庆贺礼,以表达孝顺之心及祝福。而下面的臣子也不能闲着,按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层级规则,也要向皇帝觐表,恭贺新春。
清代皇帝还喜欢写字。从康熙朝开始,每年的十二月初一日,皇帝都有“开笔书福”之典,以为民祈福。“开笔书福”也就是由皇帝亲自写福字。张贴在皇宫内廷各处,以示吉祥如意,还把其它的“福”随着奏折颁赐给外任的直省官员,作为新年礼物,以示慰问。
光写几个字肯定是不够的。作为皇帝,迎接新的一年,肯定得表示表示。秉承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就是请客。每到除夕午时铅搜芹,在保和殿会举办隆重的赐宴辞岁的活动,通俗来讲就是聚餐。
直到下午酉时(18:00左右),皇帝的应酬才结束。这时候就该享受亲人的温暖了。晚宴,皇帝会选择和后宫各种娘娘以及阿哥公主一起吃,也就是团圆饭。
百姓过年做什么北宋时期的老百姓过年可以赌博,当时有这样一项政策:“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也就是开赌禁三天,任百姓自由娱乐。关扑是当时的一种赌博类游戏。
不过,过年的最大意义还是在于吃。在汉唐时期,有很多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比如饮屠苏酒(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桃汤,吃五辛盘(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为五辛)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烙饼卷鸡蛋”等食俗也流传至今。
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槐毕应有尽有。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一年辛苦到腊月,老百姓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除夕黎明打粪堆,但求万事如愿。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
如今过年,我们都会把“福”字贴到门上,讲究的,这个“福”字还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可是古代并不贴“福”,而是贴“鸡”。更早之前过年,要在门口杀一只鸡,然后把鸡血涂在门户上,以求驱赶邪佞祈福。后来,人们觉得大过年的弄得太血腥不好,另外鸡血味也甚为难闻,就改成画一只鸡贴在门上。
“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日子。夏朝时为正月,商朝时为腊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为十月。在古代,还有相当的长的一段时间,立春之日便为“春节”。所以,年跟“春”就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为了表达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所以整个正月人们都要穿上绿色的衣服。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后汉书·志·礼仪》
简单点说,就是立春的时候京城的大官要穿上绿色的衣服,地方的小官用绿色的方巾包住发髻,普通百姓家就在门口挂一面绿色的旗帜,祈求春意到来。
立春的时候,人们还会用五色绸缎剪成小燕子的形状,做成头饰戴在头上。最关键的,还要在这个燕子形状的头饰上贴上“宜春”两个字,表达“春天安好”的美好祝愿。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3、我国过年习俗是怎么来的,最早的历法是夏朝的夏历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说到过年,就要先说下每年的十二月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在我国传统的天干地支记录日法起源很早,夏知隐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都是用天干为名字。说明天干作为序数已经普遍是用。夏正雹历就是以一北斗星的斗柄向正东偏北所谓的“建寅”之月岁首。夏代历法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的客观规律,所以直到孔子的时候仍然主张“性夏之时”《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的重要文献,《夏小正》按照每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个月叫元月。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建寅举猛帆”之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和编写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4、夏朝春节爱吃什么?
1、腊八粥
春节要吃什么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培渣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配滑悄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让裤粥的习俗。
5、古代人过年都有哪些风俗?有哪些一直延续到现在?
古代人过年都有哪些风俗?有哪些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春节的第一个大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因为它不仅是传统佳节里最重要的节日,而且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但是传统节日不是一个人、一种习俗、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就可以传承下去的。而且传统节日之间有很大差异,如果不加以整理和宣传往往会被人们遗忘。
所以我国有很多地方和国家都是重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如上海、苏州等都是这样流传下来的。那么春节历史悠久,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了?春节在我国历史悠久,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比如商周时期就有了“夏历”。这也成为了我国最古老的历法之一。而后来逐渐演变成夏朝的历法。再到后来历法不断完善、演变才形成了现在的农历新年。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春节最早的来历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国古代,为了驱除鬼怪,人们会放鞭炮来驱鬼。其实人们之所以放鞭炮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让鬼听到了自己的声音才不敢出来作恶,给家人一个好彩头。因为鞭子一响会让鬼魂吓得躲到床底下或者家里其他地方,如果没有放炮这东西会很危险。还有的时候因为鞭子一响会发出很大的声响,而鬼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人在床下或其他地方作恶非常害怕。
除了吃和玩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过年了。因为每年过年期间各种禁忌都会被取消或者改为禁忌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统治者觉得这些习俗都是迷信行为。比如“驱除百鬼”就是其中之一;再比如“压岁”就是因为这些习俗很可能影响到了春节的习俗。比如春节除了上述“祭灶”和“压岁钱”以外,还会有各种“压岁钱”和“压岁酒”。其实从这些习俗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过春节肯定十分重视;尤其是“压岁钱”这种习俗在唐朝时就已经很普遍,甚至是很多人都知道有压岁钱。
6、古代有哪些朝代过春节
早在夏朝《腊祭》中记载,传说在腊月里,人们杀猪祭祀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跳又唱,这便迹基是春节的一种雏形。《尔雅》中云:“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商,又冬无宿雪姿携谨,春节未雨,百僚焦心。”亦是关于春节的记述。
当然那时候过年不象现在这样,也没有固定的日子(也可能是历法的原因)。到了周朝春节的日子才固定下来。
古六历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历法,依次为夏历、殷历、周历、黄帝历、颛顼历、鲁历。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殷历以丑月为岁首,周历以子月为岁首,颛顼历以寅月为岁首,据说黄帝历以寅月为岁首,估计鲁历以子月为岁首。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我国的夏朝和汉朝直至辛亥革命前都称为元旦,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隐简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日”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做“春节”,因为“春节”一般在“立春”前后。
现在的春节即农历岁首,从前叫元旦。我国有些朝代元旦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复复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后历代至辛亥革命前相沿未改。民国始行公历,于是元旦以公历计算,原农历元旦就改称春节,此习俗延续至今
7、春节传统习俗的简介
一、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二、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年夜饭(团年饭)
三。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四。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五、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六,迎春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 在晚上11时正。不过,现代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
七。红包(压岁钱)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八。新年赠橘
在我国的广东地区流行着新春佳节互赠橘子的风俗,这个风俗是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的。在民间,人们习惯上把橘字写成桔字,而桔字和吉字又很相近,新春时节民间用橘子相互馈赠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
九。新年放爆竹
十。拜年
十一。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十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8、春节什么时候出现的?在古代和当今社会,北方人民是如何过春节的?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哪扒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现在的北方人,过春节当然离不开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的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至于
互相拜年宴请,则起自汉初,对此《通典》有所记载。
古代春节食俗
※东汉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据崔提《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滚缓衡,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南朝时期,春节阖家互相拜贺、饮宴,并开展娱乐活动。据粱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还有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大做戏。
※唐宋元明清时期春节食俗中的礼仪成分逐渐加重。据南宋吴自收《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酒肉异常丰盛。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至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纳福”,对于前来拜年春,“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谓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矣”。
春节各地食俗
汉族的春节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九、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 欢度春节
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欢度春节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1]
历史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 油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2]
9、春节从哪个朝代才开始
春节是从夏朝才开始的。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习俗:
1、扫尘。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
2、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3、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