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清明的顺序是什么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代高适《除夜作》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宋代陆游《除夜雪》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三、清明节(冬至后的第104天,一般是农历三月上旬)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六、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24个传统节日的顺序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节日并没有24个,只有17个。
1、春节:农历一月一日;贴对联、洒扫除尘橘轮、吃饺子、拜年、放爆竹。
2、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吃元宵、花灯会、祭神、走百病、舞狮、踩高跷。
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祭社神、吃龙食、采龙气、剃龙头、起龙船、使耕牛、开笔写字、引田龙。
4、花朝节:农历二月二日;祝神庙会、游春卜伍弊扑蝶、种花挑菜、晒种祈丰、制作花糕。
5、寒食节: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清明节前一日);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
6、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或六日;踏青、扫墓、植树、放风筝、吃青团、插柳、拔河、荡秋千、射柳、蚕花会。
7、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缠五彩绳、喝雄黄酒、避五毒、躲端午、贴午时符、佩豆娘、画额。
8、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香桥会、接露水、祭拜鬼神、祈求姻缘、斗巧、听悄悄话、结红头绳、净水视影。
9、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
10、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赏月、祭月、吃月饼、喝桂花酒、燃灯、花灯会、观潮、烧塔、玩兔爷、摆宴席。
11、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秋游、祭祀鬼神、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
12、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以扫墓、祭拜等形式为祖先送寒衣。
13、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修斋设醮、祭祀祖先、祭祀神灵。
14、冬至节:公历十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享祀先祖,办宴席等。
15、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吃腊八醋、吃腊八蒜、吃冰、吃腊八豆腐、吃腊八面。
16、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打扫屋子、沐浴、吃灶糖、祭祀鬼神。
17、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年夜饭、贴年红、燃爆竹、祭祖、守岁、挂灯笼、压岁钱型族。
3、一年中所有的节日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中国传统节日顺序是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
4、清明节 中秋节 七夕 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端午节 春节的排列顺序
按时间排序: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四月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春节
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宽简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清明节
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昌腊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中秋节
我国的传统佳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菊花盛开之时,观秋菊,喝菊花酒。四是食重阳糕。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参考资料:中国节日-中慎迅裤国网
“节日”介绍及具体日期-网络
5、中秋节、 端午节 、 清明节、 春节、 的按时间顺序怎么排?
按照时间顺序是这样的:袜好旅春节,袜槐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上古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远古时代,已发明干支历法,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告凳的历法。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代文献文记载确定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在其著作《三命通会》论干支源流中有详细记载。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6、十二个传统节日顺序是什么?
按先后顺序,分别是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2014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7、端午,重阳,春节,中秋,清明的正确时间顺序是什么?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
2.清明(每年阳历的4月6日左右)
3.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4.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5.重阳(农历九月初九)
6.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
8、中国传统节日顺序是什么?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等。
备注: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
如:清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等,这些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日也有很重要的传统文化习俗在其中。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