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春节送礼 » 春节汕头晚上怎么样

春节汕头晚上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5-11 13:54:33

1、汕头春节风俗习惯

一,贴门神、春联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祭拜祖先。

祭拜祖先,是为了纪念祖先,也有意思说是让祖先跟我们一起过年,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三,吃团圆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大都吃火锅,潮汕人说是“围炉”有团圆的意思。

四,送压岁钱。

这是小朋友最最开心的时刻了。在潮汕只有还没工作的人才有压岁钱,工作了的人就要给压岁钱了。潮汕人给的压岁钱很多。人们认为,给得多证明过去的一年里收入多,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多的收入。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谑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禁 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来弥补。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潮汕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与此同时,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近年来由于用上丁自来水,往往是这里在举行封井祭神,那里却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哗直流。因此,盖井禁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本文来自: 潮汕论坛http://www.cr668.cn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cr668.cn/thread-1458-1-1.html

2、汕头海上烟花表演时间

汕头烟花在大年三十的第二天晚上8点开始燃放,时隔15年在汕头举行大型烟花和无人机表演。
汕头2023春节焰火晚会,大年三十第二晚,在内湾与你见面。
为迎接龟毛兔的到来睁迹穗,让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文明的春节,决定于2023年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二)晚8时在汕头市内湾区举办大型焰火晚会,迎接2023年春节。
庆祝重逢,火树银花重现内湾;
焰火悉卜晚会由汕头市委宣传部、市城管局、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人民政府主办,广东联泰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晚会以“为新时代更加光明的汕头而奋斗”为主题,向全市人民表达新州配年祝福,为新面貌而努力,为市民精神而振奋,为海外侨胞的“根梦”而守护,为做好新时代侨务文章,为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追赶磅礴力量。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海内外潮汕乡亲的第一个团圆年,而内湾夜空时隔15年再次绽放的绚烂烟花,也代表着汕头对乡亲们的热烈欢迎、亲切问候和美好祝愿。
“汕头”年味浓,视听盛宴欢迎八方宾客:
据了解,本次晚会具体时间为1月23日20:00-20:30,时长30分钟。具体位置位于内湾原粮食码头外。晚会分为四个篇章:活力特区奋进汕头,爱美侨乡汕头,粤东明珠,美丽汕头,再启航。
演出过程中,“无人机+烟花”将全程无缝衔接。2000架无人机编队、“写意小公园亭”等具有汕头元素的精美人物,最大12英寸的巨型高空礼花弹,将全面刷新汕头新高度,展现汕头新魅力。
同时,晚会还将融合先进的数字激光技术,以中国现代音乐为背景音乐,辅以潮州歌,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为确保安全,部分路段将实施管制:
为确保活动安全、顺利、有序进行,1月20日至23日,汕头中心城区部分区域将实施道路和海上交通管制。焰火晚会当天,交通核心区和控制区道路将实行分区、分时交通管制,分流区配合交通核心区和控制区的管控和科学分流,引导外围车辆有序通行。
请广大市民和游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服从现场公安民警和工作人员的指挥和疏导。汕头融媒体集团将对晚会进行电视直播,汕头橄榄台也将进行网络视频直播,不便出行的市民可以选择在家观看。
目前,焰火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更多焰火晚会进展请关注汕头发布及汕头日报、汕头电视台、汕头橄榄台、汕头城管等官方媒体。

3、汕头春节的风俗

汕头春节的风俗有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七爱吃“七样羹”。

1、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一,大家都要用红色盘子装满象征“大吉大利”的桔子,放在厅中大桌上,再配以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这一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过后,一家大小相互串门拜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主客之间互致吉祥话,共品工夫茶。

正月初二是“女婿日”,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2、初七爱吃“七样羹”

传说中正月初七是始祖“人”的生日,又称“人日”。潮汕地区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制作用七种蔬菜组合而成的“七样羹”。潮汕有句俗语说:“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奴仔(孩子)吃了脸红润,姿娘(小女孩)吃了像朵花。”

七种蔬菜也是各有寓意,按潮汕话的谐音来说,白萝卜为“菜头”,取其“彩头”之意,韭菜取其“长长久久”,春菜取其“万物回春”,葱也就是“聪,聪明”的意思,芹菜的谐音为“勤快”,厚合、大蒜取其“诸事合算”之意。而且,过年期间吃惯了大鱼大肉,在正月初七这天吃一顿健康营养的“七样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4、汕头农村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汕头农村过年习俗

1、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晚上农家水缸要贮满水

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

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

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2、//送压腰钱//

送压腰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

长辈要分钱给后辈

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钱要很讲究地装在利市包中

俗称为“压肚腰”

意谓一年从头到尾

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3、//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其中大桔(潮州柑)是必不可少的

带多带少没关系

但绝不能是奇数

临走,主人会留下两个大桔

取出自家大桔交换

意在互赠吉祥

5、广东汕头元宵习俗晚上能在外面过夜吗?

一般是可以的,建议你问一下屋里的年级大的人。

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芦肢陵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新安县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饥猛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陪戚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