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外省返长治有什么规定吗
1、春节返乡31省份防疫要求汇总2022过年回家要做核酸检测吗
临近春节假期,而各省市也公布了最新的春节返乡防疫要求,并且近期国内疫情也较为严峻,多地发布最新通知:倡导就地过年,那么2022春节返乡都有哪些要求呢,过年回家需要做核酸检测吗?
春节返乡31省份防疫要求汇总 2022过年回家要做核酸检测吗大部分地区都是要做的,主要还是看自己要回的地区发布的相关通知。如果是省内回家,低风险地区,一般是不需要做核酸检测的。
但如果回家属于跨省类别,一般来说是需要做核酸检测的。另外,如果从中高风险地区到低风险地区,也是需要做核酸检测的。
3、河北石家庄
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出行,来石返石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山西太原
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
5、内蒙古呼和浩特
中高风险地区历销来返人员一律隔离14天。
6、辽宁沈阳
全市城乡居民近期非必要不出市,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沈人员需隔离14天。
7、吉林长春
建议市民近期不要前往疫情发生地区。
8、黑龙江哈尔滨
非必要不离市,确须进出主城区的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9、上海
春节期间非必要不组织年会、节庆聚集,非必要不离沪。
10、江苏南京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宁返宁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1、浙江杭州
非必要不流动,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
12、安徽合肥
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肥人员,分类实施48小时核酸查验、集中隔离、居家健康监测。
13、福建福州
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省。
14、江西南昌
中高风险地区返(抵)人员,实施“14+7”,建议24小时内不少于1次的核酸检测。
15、山东济南
高风险地区人员暂缓来鲁。
16、河南郑州
中高风险地区闷烂雀来返郑蚂早人员隔离“14+7”天。
17、湖北武汉
中高风险地区返(抵)人员,需集中隔离14天。
18、湖南长沙
非必要不前往有病例报告地区。
19、广东广州
建议抵达后48小时内主动核酸检测。
20、广西南宁
抵邕后24小时内建议就近主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1、海南海口
非必要不要前往有疫情发生的地市,外地旅游、出差返琼人员建议返回海口侯主动开展1次核酸检测。
22、重庆
对高、中风险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和外省(区、市)确定的特定时段、特定空间高风险人群,施行几种隔离医学观察14天。
23、四川成都
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川人员需隔离14天。
24、贵州贵阳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黔人员进行“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12次核酸检测”。
25、云南昆明
非必要不前往有本土病例报告地区,从外地到昆返昆侯,建议48小时内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
26、西藏拉萨
中高风险地区返(抵)需提供2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并进行“7+7”隔离。
27、陕西西安
所有来返人员需48小时之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8、甘肃兰州
中高风险地区返(抵)人员,核酸检测和居家14天。
29、青海西宁
需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30、宁夏
非必要不离宁,就地过节。
31、新疆乌鲁木齐
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一律隔离14天。
来源:中国小康网,亲亲宝贝
2、2021春节返乡六不准返乡措施不能擅自加码
随着春运的来临,春节也距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但是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不少的市民对于春节疫情的防控有着很大的关心,返乡之后是否需要进行隔离,核酸检测要求究竟是什么,居家监测对象又是哪些呢。
春节返乡防疫要求返乡防疫要做到“六个不”,地方执行明显违反的要通报整改
“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各地要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不得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擅自“加码”、“层层加码”,不得在工举桥迟作中搞“一刀切”。具体来说,对于北京市以外的省份,要做到“六个不”:
①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②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
③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
④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⑤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
⑥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
各地应该及时纠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执行政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消搏。
居家监测≠被贴封条据新华视点报道,有群众反映,其从低风险地区返乡前咨询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幸福里社区防控政策,回应是不隔离,但返回后家门却被贴上封条,严禁外出,社区说这是当地政策。国家卫健委规定,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鸡西这种“一刀切”式管控政策之下,疫情风险等级划分还有什么意义?
对明显违反返乡加码“六不准”的地方正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来源:中国政府网、央视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