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方节日 » 古时候情人节什么时候

古时候情人节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 2023-01-24 23:57:46

1、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有哪几个

对于中国情人节,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个是元宵节(正月十五);二是农历三月初三,相比之下,这个更为准确,另一个是七夕节(本称乞巧节,七月初七) 正月十五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此称谓古来已久。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才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七夕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单纯地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就把七夕附会成"情人节",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胜于七夕节

2、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一天呢?

随着西方文化与电商产业在国内兴起,中国的节日一下子多了一倍以上,光是情人节就有中西之分。每年的二月十四号和农历七月初七,便是情侣们最喜欢的节日,在各种营销之下,随处都充斥着浪漫的气氛。

不过,人们崇尚的七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的情人节,情侣们手捧鲜花收获甜蜜时却不知道,自己早就与真正的情人节擦肩而过了,既然七夕不是中国的情人节,到底哪天才是呢?

图片:手捧鲜花收获甜蜜资料截图

一、七夕节是女儿节

关于七夕,民间充满了各种传说,各个版本都浪漫唯美。相传,天上的织女们偷偷下凡,并且在民间湖中戏水。结果,其中一个织女的衣服被牛郎藏起来。

那位织女错过了飞天的时间,便留在凡间与牛郎一起生活,并且生了两个孩子。就在织女打定主意一直留在民间过日子时,天庭却发现了失踪的织女,并且将她抓回天庭。

经过一番周旋,天帝最终同意让这对夫妻每年都见一次面,也就是七夕。为了让他们见面,所有的喜鹊都汇聚到天上,搭成拱桥让他们在桥上相聚。

可能因为这个版本的传说太让人感动,于是人们便把这天当作是情人节,然而翻阅各种典籍都没有确切的说明,这一天就是情人节。与其说这一天是情人节倒不如说是女儿节。在这一天,年轻女子们乞巧、拜织女等等,女儿家在这一天过得非常充实,但是众多项目中,唯独就是没有爱情的影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喜鹊

二、元宵节便是情人节

既然七夕不是情人节,那么中国的年轻男女们是否有表达爱情的日子呢?在余光中看来,中国男女也有专门表达爱情的日子,这个日子正是元宵节。

作为杰出的现代诗人,余光中话中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为什么会发出“元宵节既是中国情人节”的说法呢?这就得从中国的传统习俗入手了。

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中国的元宵节,元宵节与其他节日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他节日有可能是为了某一个人而形成,元宵节却是单纯的顺应节气和地方习俗而来。

如果从这一点出发,元宵节并不能当作情人节,但是,从地方习俗来看,这一天却是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最佳时间。

图片:元宵节资料截图

三、元宵节与爱情

在封建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宵禁”制度,“宵禁”制度规定,每天晚上从“闭门鼓”擂响以后,所有人一律不可以外出,如果实在有紧急的私事,必须得到守夜官兵的同意以后才可以出门。

除了官府办事人员,所有人必须等到到第二天的“开门鼓”响起以后才可以外出。如果没有得到夜巡人员的允许私自外出,轻者挨板子,严重的还得面临刑法惩治,哪怕是在风气最为开放的唐朝,“宵禁”制度同样没有放宽。

在宵禁制度下,人们在晚上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年轻男女幽会的机会也被阻隔。不过,宵禁也不是每天都有的,每年的元宵节就是例外。每年从正月十四这天开始解除宵禁,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恢复,总共有三天的时间。

图片:元宵节解除宵禁剧照

在这三天里,大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随意外出,连那些深闺女子也不例外。这三天也是最热闹的,尤其是在晚上,更是人头攒动。

元宵节还有赏灯和猜灯谜的习俗,到了晚上,年轻男女聚集在花灯前赏灯、猜灯谜,美好的气氛更容易擦出爱情火苗。不管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描写年轻男女在元宵节的晚上寻找爱人的情景。从这些诗词中也可以看出,元宵节确实是古代男女约会的好时期。

在如此佳节,最让人沉迷的,莫过于美人与花灯,早在汉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有赏花灯的习俗了,不过当时的花灯样式简单,时至唐朝时期,花灯的样式开始增多,变得更加精美,花灯除了好看,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它象征着光明,可以驱赶黑暗。

图片:元宵节时人头攒动剧照

作为新年的最后一天,中国百姓每年在这一天都会灯火通明,迎接新一年的开始。除此以外,花灯还有相思之意。

那些还未出嫁的女子,在这一天都会亲手做一个花灯,并且在灯上写上心上人的名字,然后把它放到河里,让它带着自己的思念漂向心爱之人。在社交软件满天飞的时代,这种古老的方式显得更加浪漫而有趣。

古人在元宵节表达爱意的方式,不像西方人那么直接,但是,古人的爱意却像正月十五的明月一样,虽然没有太阳那么耀眼,却更显温柔。

在这良辰美景,男男女女聚在一起赏灯猜灯谜,比七夕更加妥帖,和有情人在灯火下相会,比鹊桥相会更有温度,也更加浪漫。

图片:花灯在河里漂流剧照

四、三月三,古人的情人节

除了元宵节以外,农历三月初三也被古人视为情人节,这个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也就是当时的上巳节。上巳节有水边祭祀与沐浴的习俗,每年到上巳节这天,百姓们都要到水边祭祀,还要用熏香沐浴。

古人之所以会有这个活动,主要是因为三月三是春夏交替之际,这时的阴气是最为旺盛的,也是人体最容易生病的时候,他们祭祀与沐浴,就是为了洗掉厄运,乞求女巫带给他们健康。

三月三还是春游的好时节,春深之际草长莺飞,动物们开始寻找爱侣,年轻男女的心也开始萌动,不管是踏青还是祭祀沐浴,都可以看到很多少男少女在谈情说爱。

趁着时光正好,连官府都鼓励百姓们光明正大的追求爱情,如此看来,上巳节也是男女们谈情说爱的好日子,把这个日子定为情人节并不为过。

3、谁知道中国古代情人节是哪天

三月三抄

农历三月三庆祝活袭动

三月三的情人节:三月三的情人节由来已久。有诗为证,李白诗云:“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中国的情人节是多么的浪漫:一对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艳阳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何等境界?!不仅如此,我国在很久很久以前,亲人相别,友人相离都有折柳相赠的习惯,也有诗为证:“垂柳无端馈赠别”。由此可见,情即为柳,柳即为情以成定式。老百姓将多情人的浮浪叫做寻花问柳,即源于此。今天我们虽然已看不到古人的定情物和结情的场面,但是却有着无数的情诗和情歌,足以让我们享用不尽。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间,至今还保留着三月三赛歌会的习俗。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许许多多的靓男少女成群结队对歌定情,互赠信物,幽会密林深处,这场面和欧美国家的情人节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4、情人节不只西方有,我国古代也有浪漫的情人节,你知道是哪一天吗?

七夕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一、七夕节的来源

七夕节来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户贫苦人家,家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牛郎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嫂子一起度日。嫂子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

一天,有许多美丽的仙女下凡游玩,在河里洗澡。牛郎听了老牛的提议,偷偷取走了织女的衣裳藏了起来,织女找不到自己的衣裳,没有办法和其他仙女一起回到天上,便留在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结婚以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知道了这件事,勃然大怒,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生生把一对恩爱的夫妻给拆散了。老牛不忍牛郎妻离子散,就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谁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坚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也动了恻隐之心,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二、七夕节的流传

从那以后,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就会有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架起一座鹊桥,牛郎带着儿女在鹊桥之上与织女相会。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七夕之夜定情长生殿,立下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后人,从此,七夕定情的风俗就流行了起来。

5、谁知道中国古代情人节是哪天

今日听说元宵节也是情人节,那么还有2月14日和七月七日,这样说来一年就有三天是情人节了,那么究竟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是哪天?

让我们追溯一下历史:

元宵节之中国情人节: 据说, “中国古代的女子,基本上是足不出户的,只有元宵节赏灯时才可出门,也只有这个机会,有可能结识梦中情人。所以,这里未出阁女子最盼望的日子了……也是古代最浪漫故事发生最多的日子”

七夕之中国情人节:七月初七,是由于民间传说的一个美丽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爱情故事…… ,这样的故事已经几乎家喻户晓。

6、中国古代情人节是?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每到元宵节的时候,人们会举办隆重的灯会和猜灯谜的活动。这一天待字闺中的女性也可以趁观灯的时候与男性接触甚至定情,因此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形成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据说是从我国古代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演变而来。根据历史资料和民俗传说的说法,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是一个受到人们重视的节日,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经正式成为了一个民俗节日。

七夕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7、中国古时的“情人节”是什么节日?

中国古时候的情人节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元宵,一个是七夕。元宵因为有灯会,所以平时的各种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才会出门,与情人相见。

8、情人节在古代是什么日子 情人节在古代是哪个日子

1、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国古代并没有专门为爱情而设立的节日,不过却有节日因为特殊的原因而被人们定义成中式情人节,那就是七夕节。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古代元宵节与情人节有相似之处。

2、七夕节最开始是由星宿崇拜诞生的,后随着时间的发展牛郎织女这个与七夕爱情故事出现,才使得七夕节蒙上了一层浪漫色彩,并让它在人们心中变成了象征着爱情的节日。

9、中国传统情人节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一年中的2月14,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现已成为世界各国青年人流行喜爱的节日。舶来品节日诸如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日渐在我国的年轻人中深受重视,有些中华传统节日可以不知道或者忽略,而这些西方节日却是每每一定要在朋友圈冒冒泡,给知心爱人道个节日问候。。。咱就不就这个现象吐槽什么痛心疾首,扶华灭洋之类的话题,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中国古代三个传统的情人节:一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是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三是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古人的浪漫与多情,往往总是寄于优美动人的诗词之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在月与灯之间,等眼眸明亮的伊人。然而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人牵得意中人共游花灯盛会,有的人却弄丢了最爱的人,望着街上恋人双双,暗自神伤。真不愧是情人节的经典场景! 辛弃疾也在《青玉案.元夕》记录了自己元宵节撩妹的传奇历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的晚上,好不热闹,车马、鼓乐、灯月交辉,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观赏花灯的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意中之人——却总是踪影难觅,那个急啊,火烧火燎的,找了一遍又一遍,绝望的几乎要上网络发寻人启事了,突然峰回路转,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然后,辛老前辈去撩了还是没撩,咱不得而知了。 在古代,一年中的平常日子,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特别的节日如元宵节,才可以出门。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结伴游玩,为自己物色对象,于是元宵节便成为了一年中的第一个情人节。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上巳节这天,长安水边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不仅颜值高,而且皮肤白身材好,怎么看都是男性的梦中情人。既然美女都有了,那肯定有才子闻风而至,纷纷吟诗作对,尽显风骚,以求佳人欢心。 上巳节:相传,黄帝的生日就是三月初三,有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庆贺黄帝生辰,人们会在三月三这天出门春游,或者在水边宴饮。汉之前更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兴起,野合的习俗消失,但当时男女的交往还是比后世自由,年轻男女依然会在当天到郊外踏青游玩。到南宋时礼教变得森严,上巳节就在汉民族文化中式微了。在《诗经》中,上巳节被称作中国情人节,如果这样算起来的话,那咱们中国的情人节可比西方的情人节整整早了1000年!时到如今,上巳节这么个古老而浪漫的节日,现代只有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才能看见这个节日。 鹊桥相会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鹊桥仙 》)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夕节起始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其实,七夕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源自星宿(婺女星)崇拜,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又称“七姐”、“七娘妈”等。七夕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也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织女的诞辰。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七夕节乞巧是向七姐(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满。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古代男女过情人节,其实很含蓄,他们顶多就一起看看风景,吟诗作对,而且往往是一群人,很少有单独相处的机会,否则会传出闲话的。 古时的男子又是怎么样“撩妹”的呢?不同于现在的男子追女子,大多数是是“单刀直入”。古时男子追求女子更加讲究“套路”。含情脉脉的男子可能解下随身的玉佩赠与女子以表达自己的爱恋,而含苞待放的女子则会温婉地留下自己精心缝制的香囊、荷包、手帕等小物件以传达自己的心意。 现在社会再重现不了古代热闹集会的景象了,商场虽然更高端但却没有那种浪漫的感觉,并且相较现在鲜花加巧克力的传统情人节礼物,古人互赠的贴身定情信物也要更有意义,这么看来,古人虽然含蓄,但过起情人节来要比我们更加浪漫。 中国传统情人节日2 中国情人节的来历和意义 七夕的由来 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那2月14呢?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所以这么称呼。 七夕含义: 其实,乞巧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蛛丝乞巧则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得巧多少;明清时代流行的投针验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除了穿针乞巧,还有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后来这个“乞巧节”还被传到东南亚以及日本和韩国。 中国传统情人节日3 真正的中国情人节是哪一天? 农历七月七日通常被人称作中国情人节。 中国情人节的由来: 1、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 2、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在古代星宿体系中。 3、“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 4、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 5、“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9)古时候情人节什么时候扩展资料: 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习俗: 1、香桥会: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 2、接露水: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拜七姐: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新中国成立前,“七夕”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