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方节日 » 怎么看中国圣诞节

怎么看中国圣诞节

发布时间: 2023-04-15 12:35:50

1、圣诞节在中国的意义?

圣诞节是基督徒的节日,也更是中国人的伤疤。并且,大部分西方节日原本意义到中国后已完全被曲解,变成了“购物节日”"疯狂聚会""狂欢的盛宴"。 当我们津津有味地过着那些洋节日时,也在慢慢地失去属于自己的文化。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应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 若一个民族的群体热衷于另一个民族的节日,说明文化入侵已是极其严重。

2、如何看待中国人过圣诞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下面作文主要从中国人过圣诞节的方式和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叙述,具体如下: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xchange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have been increasingly strengthened, and Chinese people can also view foreign festivals with a more open and inclusive mentality.

 In addition, e to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 of modern people and the increased pressure, people are also pursuing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More and more strongly, therefore, some "foreign festivals" or "artificial festival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shopping festivals and carnivals by people.

China celebrates both Christmas and New Year in the West, and Chinese New Year in a few weeks. In this way, it has two cultural identities: one embodies the ancestral culture and the other embodies the global culture that draws on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译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加强,中国人也能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国外的节日。

另外,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一些“洋节”或“人造节”开始被人们改造成了购物节、狂欢节。

中国既过圣诞节,也过西方的新年,再过数周还要过中国的新年。这样一来,它有两个文化身份:一个体现祖传文化,另一个体现汲取基督教传统的全球化文化。

3、中国人过圣诞节的意义?

一、“西风压倒东风”,圣诞节为何来势渐猛
近年来,以圣诞节为主打菜的洋节攻势越来越猛,而中国传统节日相对于洋节则越来越冷清。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年轻人一提到过圣诞就眉飞色舞,而传统的农历春节却越来越觉得“老一套、单调、冷静、越过越没意思……”。圣诞节这种咄咄逼人的局面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
1、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圣诞节,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经济越发达,居民收入越高,居民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对闲暇的追求也就越强,假期和节日就越多。
2、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和西方强势经济的作用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欧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数众多的西方人到中国工作和旅游,西方的很多传统习惯也被更为广泛的带入并产生深远影响。
圣诞节在中国日渐盛行,经济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这样一个根本没有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圣诞节这么风靡,西方的经济、文化的相对强势起了微妙的作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兴起过圣诞节的历史比中国要长,主要就是因为经济更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扩散和传播。
3、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对圣诞节形成了特殊定位
春节是中国人习惯了的重温亲情的时间,讲的是团聚;十一五一是奢侈的休息时间,居民只想着举家出游,或干脆休养生息睡懒觉养精神;而对于圣诞节为代表的洋节,中国的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模糊了它原有的意义,已经把它变成了聚会疯狂开心狂欢的盛宴了。如果从民俗学的角度上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因此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反倒显得是一种负担,而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圣诞节更像是为自己过的。对于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青年人来说,洋节日更加能够张扬一种自由的心情。
4、商家和媒体推波助澜的宣传
商家和媒体从各方面推波助澜的宣传攻势引领了普通大众对节日的幻想和渴望,从而产生出波澜壮阔的圣诞节大军。正如现在的国庆黄金周,民众本来不一定非要出去旅游,但当大环境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行为的条件,当媒体和商家又做好这样一个“美丽的”陷阱后,民众就不得不往里面跳了。当然,让更多的人跳这种陷阱并无坏处,这也是一种节假日经济。
二、中国圣诞节消费的特征
圣诞节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有其特定的适用主体和时空条件。从当前来看,中国的圣诞节消费存在以下特征:
1、圣诞节消费的主体是青年人
调查发现,70%过圣诞节的人为38岁以下的青年人,而他们中的45%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学生和一些比较开放的、直接与脑力相关的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圣诞节的主要买单者。学生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而一些比较开放的、直接与脑力相关的行业,比如网络、商务、教育等等,容易接触到外来的新事物,在这些行业中工作的人自然而然就被职业带进了平安夜,其中突出的是外企白领阶层。
2、发达开放城市是圣诞节消费的集中区域
一个城市是否过圣诞节,怎么过圣诞节,这与城市的文化构成、经济发展、开放程度紧密相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种发达开放的城市,圣诞节已经成为寻常百姓都知道的洋节日,但是西北一些内地城市平安夜的热闹空气十分稀薄,尤其是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中小型城市,圣诞节形同虚设。再到城镇、农村,圣诞节更没有踪迹了。
3、圣诞节娱乐消费时间集中于平安夜
因为没有假期,所以庆祝活动100%都聚集在夜晚进行,忙碌了一天的学生、白领,这些活跃在时尚前沿的人群,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一把。因为圣诞节也是“第二个情人节”,所以高校里的学子们最为热衷于此,尤其是那些热恋之中的情侣,都会选择在平安夜里聚众狂欢。同样因为没有假期,圣诞节完全没有阖家团聚的意义,圣诞节也就止于圣诞夜。
4、圣诞节娱乐消费强调其特有的情调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喜欢圣诞的年轻人的理由是“因为浪漫”、“是一个快乐的借口”等等,其实他们喜欢的是的圣诞节特有的一种情调。
消费者对西餐厅、酒吧、咖啡馆和迪厅情有独衷,据新华社报道,2002年圣诞平安夜,广州市几乎所有的西餐厅、酒吧、咖啡店都人满为患。另据统计,上海城里70%的14-30岁的年轻人在平安夜选择走出家门,狂吃狂欢,其中90%的人会选择像JJ、纽约客等可容纳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厅,去参加通宵达旦的化妆舞会,发泄旺盛的精力。情侣中则有88.3%去排场不大的西餐馆享受一顿浪漫的西餐。年轻人向往的是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他们所向往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文化氛围。
5、圣诞节礼物不可或缺
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很有人情味,对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因此圣诞节礼物被青年人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圣诞贺卡,电子贺卡正在对传统贺卡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三、商家的圣诞节对策
针对中国圣诞节消费的特点,相关商家应该认真研究这一市场,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出准确的定位,以在中国的圣诞节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1、因人而异,为不同消费主体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学生因为没有收入而个体消费能力有限,但是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对圣诞节的认可度又相对偏高,所以学生市场庞大。考虑到学生的群体性,餐饮娱乐服务商家应准备较大规模场地,同时不要设置高的进入价格,内部服务可以拉开档次,但是必须以大众价格为主,薄利多销对于学生群体最为适用。针对学生的圣诞礼品则要充分考虑同学、情侣、师生等之间的互赠需求,而价格也不宜过高。
白领阶层收入水平较高,从而可以以较多的支出来获取较多的个体服务,他们是高档西餐厅、酒吧和咖啡店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高价高质圣诞礼品的购买者,产品和服务价格不菲没有关系,但是必须要保证高的品质。
老年人和儿童这两个群体属于潜力群体,如果商家对其市场需求有把握,可以进行试开发,家庭消费也是同样的情况。对于这些特定群体,有市无价可能是一种真实的现状,商家进行开发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2、因地制宜,把握好市场规模
由于中国地区间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差异,各地区各城市之间在圣诞节消费规模上是有差异的,商家要合理估计自身所在地的市场规模,切不可盲目求大。
3、相时而动,重点放在圣诞平安夜
因为中国圣诞节娱乐消费时间集中于平安夜,所以商家要有目的地扩大平安夜的服务规模,增加平安夜的服务种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礼品经销商要注意库存问题,因为圣诞节当天后,在中国圣诞礼品很难再找到买主。
4、认真研究西方圣诞节风俗,烹饪地道“圣诞大餐”
圣诞树、圣诞大餐、圣诞Party、圣诞帽、圣诞袜、圣诞卡、报佳音、颂歌、圣诞老人以及圣诞礼物,所有这一些构成了西方圣诞节的完整风景,消费者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综合的效果,商家应该充分考虑这种需求,以地道的“圣诞大餐”满足消费者。

4、你如何看待中国人热衷过圣诞节?

实在是非常的不能理解,毕竟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节日可以好好的庆祝一下,为什么过一个外国人的圣诞节要如此的隆重呢,实在是太本末倒置了,我不建议这种做法,还是应该好好的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

5、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谈谈如何看待中国人过圣诞节现象?

真正有文化自信的人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看待中国人过圣诞节的: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我不过圣诞节,但是你过我也不说什么,因为我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充满自信,所以不会视外来节日如洪水猛兽。

我认为当前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并没有足够的自信。但我的论点不在过圣诞节的人身上,而在极其反对过圣诞节的人身上。

每到圣诞节,网上很多人就要骂过圣诞节的人崇yang媚wai,huang皮心,甚至指责他们不ai guo。

甚至连学校都贴出了“中国人不过圣诞节”的口感

说实在的我认为大可不必,这些过激反应的产生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文化不自信。

首先说为什么年轻人现在很多过圣诞节。这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圣诞节对商家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营销机会,还没到圣诞节他们就开始营造氛围,就是为了能在圣诞节这一天大赚一笔。有了商家的带动过节的热度当然会增加。

年轻人过圣诞节主要目的是在于社交需要,年轻人借着圣诞节互赠礼物,约会,聚会,既增强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情侣间的爱情。借着圣诞节聚餐大吃一顿,也能满足肠胃需求。

恕我直言现在有几个人还关心圣诞节原来的主旨是什么呢,人们关心的只是圣诞节约几个人去哪里吃和玩。

这就是中国文化强大的同化能力,外来的东西到了中国都要被中国化。

所以我们大可以不要那么自卑,不要看见别人过圣诞节就畏之如虎,一个劲的指责,站在道德制高点责骂,我们应该自信点。

即使自己不过圣诞节,也没必要把众多帽子戴在别人身上。

真正的强大应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对中国人过圣诞节都有什么看法?

中国人过圣诞节应该是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体现.因为:
•中国人能宽容、大度地接受一切新事物.
——改革开放后,引进一些外国的东西,情人节,平安夜,圣诞节……
这些新事物,立即被敏感的年轻人接受并逐渐流行.开始,大家有些不可思议,认为是"崇佯媚外"。随着改革开放步子加快,,国际的交流程度加深,外国人在中国的数量增多……
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的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看法逐渐淡化了,人们逐渐理性地,宽容大度地对待这些"洋节"并参与年轻人的活动。
•与中国人快节奏工作,需要放松身心的需求分不开的.
——圣诞节时值年底,高度紧张,辛劳劳碌一年,同事朋友,老板员工……也借此机会聚会一番:吃团圆饭、k歌、蹦迪……借此表达"感恩"之情,祝福来年合作愉快,吉祥好运……同时也彻底放松紧张了一年的疲惫心身.

7、各位对中国人过圣诞有何看法~~

首先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大部分的中国人不信奉基督教,更不明白这专个节日的真正含义属。

眼下的国人,热衷庆祝的节日不仅有西方的圣诞节,还有情人节,感恩节等等。并且再过这些节日的同时,却淡忘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在受着别人的对你的精神摆布,而你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这实质上就是一种侵略,文化,精神的侵略,是西方的软势力在我国的渗透和扩张的一种体现。

(7)怎么看中国圣诞节扩展资料:

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是无意识的。就是因为中国人意识不到保护自己的文化,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节日本就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能忘却了自己的文化,更不能让外来文化占了主导地位。

因此应该有选择的过洋节,像母亲节父亲节这些情感类节日可以有选择的庆祝。但有些节日,例如:复活节、万圣节等,实际上是西方的宗教节日,我们不应在不了解某些西方节日的意义的情况下盲目过这些洋节。

8、怎么看待中国人过圣诞节?

其实外国的节日是属于外国的一种文化,圣诞节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节日。而我们中国呢,虽然有些也过圣诞节,不过那仅仅限于追求潮流的心态,只是为了给生活一点乐趣,和朋友一起闹闹开心一下罢了。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